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冷门纪录片,展示了一群文物医生,如何为古籍续命,守望经典

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ID:erduolidebowuguan)

作者:朵朵编辑部

有一部比较冷门,目前在豆瓣上不到100人看过,但90%的人给出了满分,它向我们讲述了一群给古籍“治病”的医生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书籍也不例外。
 
尤其是古籍,它可以代表历史发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张会在虫蛀、鼠咬、污垢、霉烂、水湿等情况下,变得残缺不全。
 
为了不让历史流失,古籍修复师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了。趁着周末,朵朵要向你介绍这群人,和这部纪录片——《古书复活记》

它让你相信,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总有一些行业并不是用速度和效率来衡量的

1
修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这是一所看不见针管,闻不到消毒水的医院,最年轻的病人,也经历过一两百年的风雨。手术台是常见的办公桌,这里的'医生’不救人,而是为古籍续命。”

纪录片《古书复活记》中的这句话,道尽了古籍修复师的使命。

修复古书,本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浩大工程。

不管是善本还是竹简,抑或是戏曲抄本,都是祖先留下的珍贵文献。让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得以传承,是古籍修复师存在的意义

据《齐民要术》记载,书籍修复的方法,至少在一千五百年前便就已经出现了。

《古书复活记》这部纪录片,便是把古籍的修复技艺和修复师这个职业,一起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背后的英雄故事。

这部纪录片采访、跟拍了数十位国内一线古籍保护工作者,他们有的人让残损的古书复活,有的人让遗失的书籍回归,还有的人数年如一日地研究,只为精进修复古书的技艺。

在他们的眼里,古籍是有生命的,心怀敬畏,全力抢救,才是真谛!

所以,纪录片拍出了很多细节,比如精细的修复技艺体现。

修复古籍残页时,需要小心翼翼地揭开纸张,经过时间的浸染,已经脆得像点心皮一样的书页,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保持全神贯注。

补上纸张也是一个技术活,不仅下手要“稳、准、狠”,还要选好纸张,有“以旧补旧”的效果。

竹简的修复也是如此精细。

出土的竹简价值连城,但想要看清竹简上的字,就必须清洗掉淤泥。如果处理不当,损伤到竹简表面,就会给历史留下不可逆转的遗憾

除了这些修复的细节,纪录片中,还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修复工作,如深入藏地,去寻找传说中的书卷,充满惊喜,亦充满艰辛。

还有那些在民间被收藏着的珍品,如画像、戏曲抄本等,都是古人智慧文明的体现。

2
修复,是一场心怀敬畏的征途 

“每一位修复师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尺子的刻度,是微妙且独特的个人经验。”

除去专业的技术,还要有慎重的态度、极致的耐心,以及恒古的情怀,汇聚一起,便成了独一无二的古籍修复师。

在时光的蚕食下,竹简会失去本来的样貌。如原本长23厘米,宽5毫米,厚2毫米的竹简,不经过处理,放在自然环境中保存,最后会变得如“牙签”一般。

在其他环境中,也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法肯定其本来样子。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则变成了一堆如“泥巴”一样的东西。

尽管大家也不能确定这就是竹简,也并未擅自清理。等专家组确定这就是传说中的竹简后,才松下一口气。

 

如果没有严谨的态度,那这最为宝贵的东西,将会被清理掉。

所以,每一次修复,都需要慎重的对待,从清理、剥离、扫描再到修复,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核对、推敲,再小心翼翼地动手。


细心和耐心,也是修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为稍微的不仔细,就极易让之前的努力都失去意义。

纪录片中,曾是皇家藏书的《事文类聚》,经年的侵蚀后,如今已变得糟朽,书叶很脆。

“保存不当的古籍,时常会受到虫蛀、受潮或霉菌的侵害。”
 
久而久之,成为残缺的样子。
 

所以,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师的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分寸,都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比如要修复《天禄琳琅》时,要把它一页页揭开,然后再加固、修补,最后完成装订。这是十分考验人耐心的一道工艺,若没有对古籍的敬畏之心,没有对修复工作的热爱之情,很难成为真正的“匠人”。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唯有热爱,才能带着满腔情怀,秉承匠人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已经在国家图书馆工作46年的修复杜伟生,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敬畏之心,藏着烂漫情怀的人。


已到退休年纪的他,依然寻求着修复用纸的突破。

因为已传承千年的造纸技艺,在每个朝代,均会有些不同。所以不同时期的古籍,在修复时所用的纸张也是不同的。

合适的修复用纸,则能更大程度复原破损的古籍。

杜伟生找到一所纸坊,与纸坊主人一起,花费了两年的时间,通过古纸制造工艺,最终找到了适合修复唐代典籍的纸张。
 
 
修复既是如此,每一道工序,不能马虎,每一种用料,不能大意。
 
这场征途,从不容易。
 
3
修复,是一种历史的再现 

古籍,记载着当时人们的思想,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是如何齐家、治国,又是如何生活。
 
所以,修复古籍,既是历史的再现
 
如在竹简的修复中,通过修复师精细的操作和化学用品的作用,弯曲的竹简慢慢舒展,上面的字迹也逐渐呈现。


这本就是令人惊叹的一幕,但竹简上的字更让人惊喜,这是一篇属于《论语》的文章,名为《智道》。

 
在现有的《论语》中,并没有记录这一篇。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次发现啊
 
历史在时光的打磨中,虽然已经变得模糊,但古籍带来的重现,总是会让它的某个地方,熠熠生辉,让人心激荡。
 
难怪有网友戏称,《论语》的这番更新,等了足足2000年
 
如果没有修复师的“起死回生”,这将会成为永远沉睡的“秘密”。


不只深埋在地下的文物古籍,遗落在民间的它们,也需要修复。

天津王守仁家里,收藏着历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十三幅祖先画像,被视为珍宝的它们,还是因为年岁的久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破损。

修复师为它们带来了生机,它们也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被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征献部


从这些文物古籍文献的身上看历史,和小说、电视剧中的历史完全不同。

这样的历史,是没有任何加工色彩的,它把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展示出来,让我们更客观地去看待历史

所以,《古书复活记》这部纪录片开播以来,好评不断。
 


这样一部记录片,是适合带孩子观看的纪录片。

它可以让孩子了解古籍的来之不易,明白默默守护古籍的修复师们,才是最值得钦佩的人。这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匠人精神,还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得到感悟,是教育的最高级形式。

趁着假期,找个时间和孩子一起看看这部纪录片,享受轻松的亲子时光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绝了!
让文化血脉永远流淌 从纪录片《古书复活记》说起
纪录片《古书复活记》 分类:人文历史 集数:6
出土了一本古书---《六韬》
一本非常冷门稀缺的古籍,园冶欄干抄图,传统木作匠人教科书
尹光华:在古籍修复中延续千年文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