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小楼最后一张照片

我的外祖父杨小楼已经故去世60年了,这张照片是他最后的留影,面对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使我不觉回忆起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情景。

(从左至右)刘宗年、友人(名字不详)、刘砚芳、杨小楼、(前站者为本文作者)、作者母亲、刘宗杨、侯海林

  记得是1938年1月31日(阴历的腊月三十),外祖父在吉祥剧院演出了封箱戏《康郎山》。这是日本鬼子占领北京后的第一个春节,具有民族气节的外祖父一直心里郁闷,曾与梅兰芳相约不为日本人演戏,并在1936年拒绝到通县参加大汉奸殷汝耕寿辰的堂会演出。北京沦陷后,他决定告别观众再不演唱了,但他不能无视和他同台演出多年的同仁。

由于战争的原因,有些人已经到了过不去年的光景了,尽管他年底病得在台上吐了血,但他还是坚持了演出。演出结束时,已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地上一片洁白。外祖父胸中似乎松泛了些。第二天大年初一,天气晴朗,雪后空气清新,间或响起一串鞭炮声。外祖父虽一夜未睡,但兴致极好,打电话叫来了父亲刘砚芳和母亲,并特意嘱咐把我们几个小弟兄带上,有大哥刘宗杨、二哥刘宗年、徒弟侯海林,当然更少不了外祖父最喜爱的我了。从外祖父家出来,没有坐车,走廊坊头条、前门大街,过箭楼直到天安门。那天雪真大,一步一个脚窝,大家走得很吃力,都冒出了汗。外祖父大跨步地走在前边,不时拉着我的走,兴致勃勃地问我戏学得怎么样了?

乐元可

  大家看外祖父心情这么好,也顿时欢快起来,一扫近半年来心上的阴云。自从“七·七”芦沟桥事变以来,还没有看到他老人家有如此高的兴致。同仁堂的东家乐元可也前来赏雪,大家都是熟人,互相拜年后,他用随身带的一架小型照相机,在午门前照下了这张外祖父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我们全家与外祖父唯一保存下的合影。此后不久外祖父终因气愤积郁,含恨而亡。那天是正月十五日,仅仅半个月时间,一代戏剧大师就此永远告别了舞台,与世长辞了。

  时光虽然已流逝了60个岁月,我丢失了许多珍贵的纪念物品,但这张照片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从这里我又看到了外祖父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感受到了外祖父对我的慈爱,也使我追忆起外祖父的一些往事来。虽然当时我还年幼(10岁),但从一些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了外祖父的为人,特别是他的民族气节和大义凛然的精神。

记得“七·七”芦沟桥事变那天,城外打了一天炮,到处传说日本鬼子要在北京城里放毒气,家里一片惊慌,外祖父端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外祖父的唯一爱女(我的母亲)陪着他,父亲刘砚芳则到外边打听情况,准备找个安全地方让外祖父躲一躲。当晚我们都围在收音机旁听消息,开始还不停地播送“义勇军进行曲”,到后半夜就听不到了。一大早就听到街上轰隆隆的声音,我们小孩子好奇,就跑出去一看,不得了啦!满街都跑着日本鬼子的坦克车,吓得我扭头就往回跑,给家人报告了情况,大家都惊恐不安,这时父亲急匆匆地回来了,说:“现在很多人都往东交民巷的法国医院去避难,我已联系妥了,他们愿意接待像您这样的名人。”

杨小楼的妻子(周氏)与爱女杨桂子合影

  外祖父听了,不动声色,阴沉着脸,巍然不动。这时母亲就跪在外祖父面前,苦苦请求,要他去躲一躲。母亲是外祖父最心爱的女儿,平时母亲提出什么要求,外祖父无不应允,可是这次外祖父却不听从母亲的劝说,他对着父亲大声地说:“我宁可与全家人死在一起,也决不奴颜婢膝地去求外国人的庇护,我是个堂堂的中国人哪!”

  这件事已经过去60年了,至今仍刻骨铭心,它影响了我的一生,他教导我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堂堂正正地做人。

  外祖父一生光明磊落,技艺绝伦,已有不少前辈记叙他的往事了,成为伶界学习的楷模,今年恰逢他诞辰120周年、逝世60周年,拟此小文,以寄托我的哀思。

  (摘自 《中国京剧》 1998年第2期)

文章来源 || 《中国京剧》&咚咚锵

图片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往事】永远不能忘却的怀念
【内蒙】杨可心《奇怪的外祖父》
【杨备战】秦 豫 缘
【稷山文苑】怀念我的外祖父杨怀丰先生(连载一) //稷山 杨立明
溥仪母亲与京剧泰斗殉情自尽--谁造了这条谣言?
我的外祖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