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选“全国十大”的山东滕州岗上遗址,贵族四人墓悬念重重,考古负责人独家揭秘

备受瞩目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31日公布,山东滕州岗上遗址重磅入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5000年前后)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节点,作为海岱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岗上遗址大型城址的发现,连同一批显示了社会剧烈分化、财富集中于大墓、突出器物箱的棺椁制度及一整套陶玉骨牙器为代表的礼器等,为实证海岱地区以至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新黄河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岗上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朱超先生,请他详解岗上遗址的考古传奇。

发掘区远景

海岱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

新黄河:朱老师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岗上遗址的概况和发掘情况。

朱超:滕州市地处泰沂山脉西南麓延伸地带,北、东、南三面均为低山丘陵,西为地势低洼的微山湖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史前聚落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聚落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天然屏障,岗上遗址即位于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

遗址总体平面图

岗上遗址的考古发掘其实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遗址最早发现于1952年,比大汶口遗址发现得还早。从1952年一直到1999年,考古人员对岗上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探性发掘,认识到了这场遗址的重要性。1999年到2018年岗上遗址没再进行过相关工作。

2018年至2019年,为配合当地政府对岗上遗址进行保护规划,为制定保护规划提供最基础的考古材料,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勘探。这次勘探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海岱地区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

南区墓地出土的典型玉器

从2020年开始至今,作为“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继续对岗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区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位于城外南部岗地,北区位于城内东南区域。前者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后者为大汶口文化中期墓地和居址。合计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包括1圈夯土城墙与壕沟、31座墓葬、7座房址及大量与房址相关的柱坑或柱洞。

四人合葬大墓

墓葬等级分明,四人合葬墓悬念重重

新黄河:发掘的墓葬有什么特点?

朱超:2020年我们首先发掘的是南区墓葬,南区发掘了16座大汶口文化晚期早段的墓葬,第一感觉是墓葬等级分明,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主要表现在墓葬的体量、葬具结构及随葬品等方面。具体来说,墓葬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型墓分布紧凑,葬具齐全,往往有器物箱或棺下放置枕木。随葬成套的陶器和玉器,陶器明器化,实用器极少,以宴饮器为大宗,器型小,多轮制而成,标准统一,同一器型往往成堆码放。男性均随葬玉钺或石钺,女性随葬玉器以饰品为主,其中绿松石最多。中型墓多为一棺,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多无葬具和随葬品。

出土玉钺

新黄河:能随葬玉钺或石钺,是否说明墓主人地位很高?

朱超:是的。南区高等级墓葬表明了该墓地性质应为聚落中掌握权力的上层家族的专属墓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区有一大型4人一次合葬墓极为特殊。该墓长3.3米,宽3.2米,葬具为三联棺,带有头箱及边箱,随葬陶器数量超过300件。4人除一名儿童性别特征不明显外,其余均为男性,自北向南年龄呈递减之势,而随葬玉钺从类型、数量、玉质及大小等方面也表现出递减之势,不同墓主间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差异。

为了搞清楚合葬墓中的四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还特别从人骨中提取了DNA。虽然发掘时人骨保存得还行,但毕竟年代久远,DNA提取难度很大。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对DNA进行检测,看看他们是否是世袭贵族的关系。多人合葬的情况虽然此前也曾在其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所发现,但这么高等级且陪葬品如此丰富、复杂的情况,还是相当罕见。

新黄河:会不会是当时的一个权力家族遭遇了变故?

朱超:我们也考虑过这种情况,但是如果是被颠覆,那么墓葬不可能这么讲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高等级的随葬品。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这4人应当是同时埋葬的,但他们是不是同时死亡的,死因又是什么,却都还是未解之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联棺、器物箱等葬具结构均是目前最早的发现,与鲁北地区焦家遗址棺椁俱全、随葬品以实用器为主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区域间葬制发展的不同路径。

房址

房子都朝向城中心

新黄河:从发掘的房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居住的?

朱超:2021年我们的发掘主要集中在北区,北区房址排列比较有规律,分布错落有致,多近方形。可分为基槽式、基槽与柱坑结合式、柱坑式及柱洞式四类,除年代略早的柱洞式房址面积较小外,其余面积多在25-35平方米左右。较为特殊的是,房址基槽、柱坑、柱洞体量及深度远超普通房址,柱坑有一人多深。这说明该聚落的建造房子的方式更加原始。

由于目前发掘的并非是所有的房址,所以还看不出整体的布局,但从现有的房址看,是成圆弧形排列的,从可以辨认的门道来看,房子多为朝西或朝北,因为发掘的房址集中于大汶口文化城址的东南区域,所以可以看出,所有房子都是朝向大汶口文化城址的中心方向而建。

发掘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烧土堆积,也有白灰面墙皮以及木骨等建筑构件,但是由于房址开口层面很浅,房址当时的活动地面已经不存在,所以具体到房子内的功能区划,目前还无从知晓。

随葬品体现出明显的讲究礼制的特点

新黄河:北区的墓葬又有哪些特点?

朱超:北区墓葬集中分布于这批房址西部,12座竖穴土坑墓葬具均为单棺,明显分成三组,西北部2座为单人二次葬大墓,东部10座中7座双人一次合葬墓紧凑成团,3座为单人一次葬。另有3座瓮棺葬位于成人墓东侧房址附近。7座合葬墓都是年龄相近的成年男女双人合葬,有随葬龟甲器、猪、狗的现象。单人葬规模略小,均见彩绘陶器。瓮棺葬葬具为倒扣陶鼎,人骨经鉴定均为不足月胎儿,初判为流产所致。

觚形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次葬大墓1座带有脚箱,棺下均有枕木,除出土大量陶器和较多玉器外,另有鹿角锄、鹿角叉形杖、鳄鱼骨板、骨杖形器、陶鼓、龟甲器等礼制随葬品。这些随葬品明显不是生产工具,而是象征礼制的礼器。这些礼器或和墓主人权力有关,或和墓葬礼仪有关。

出土彩陶

出土陶器

北区墓葬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和南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两处墓葬都可以看出明显的讲究礼制的特点,因此我们推断这是礼制的重要发祥地。

鳄鱼骨板出土状态

新黄河:我们注意到北区墓葬还出土了很多鳄鱼骨板,这些鳄鱼骨板有什么特殊“功用”?

朱超:此前出土的鳄鱼骨板大多在龙山文化时期,我们这次在北区2座大墓中发现的235块鳄鱼骨板,是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一座墓中的90块鳄鱼骨板出土时和一个陶鼓离得比较近,因此很可能是以鳄鱼皮来做鼓皮的,另一座墓中的145块鳄鱼骨板和牙器等放在一起。具体用途还不好说,但很可能和礼制有关。

为实证海岱地区以至中华文明五千年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新黄河:岗上遗址的价值最主要体现在哪里?

朱超: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5000年前后)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节点。岗上遗址大型城址的发现,连同一批显示了社会剧烈分化、财富集中于大墓、突出器物箱的棺椁制度及一整套陶玉骨牙器为代表的礼器等,为实证海岱地区以至中华文明五千年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充分说明海岱地区是中华礼制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考古现场照片

从南区和北区两处墓地看,不同类墓葬分群现象格外清晰,这是墓地空间布局经过规划的结果,对研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地性质、家族人群结构及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量明器化陶器批量化生产及高等级玉、石、骨、角器的出现,显示了岗上大汶口时期聚落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加上以岗上城址为中心的区域聚落群的调查,有助于在社会生产和区域聚落形态上理解岗上的中心属性。

岗上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朱超

新黄河:考古界把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期称为古国时期,岗上遗址和章丘的焦家遗址是不是可以认为是距今5000前后的两个古国?

朱超:这么认为也可以,两个遗址有着不同的棺椁制度,礼制有所不同。如果以考古学中常用的“都邑聚”的层级划分,两处都应当都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中“都”一级的。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编辑:赵珊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岗上“汶”城——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社会考古视角下的偃师商城——以聚落形态和墓葬分析为中心
文史知识 | 于孟洲 李泱泱:三星堆文化兴起前成都平原的文化与社会
岗上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力证”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海岱地区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
骑行湘北鄂南-16,三元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