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曾捡到一堆“废纸”,当时卖了几毛钱,如今单本价值1020万

“宣家坟”的规模有7000多平米,坟前又有石坊、石翁仲、石兽等地面建筑。那个年代宣家坟被破坏,作为“宣家”后人,祖坟被破坏成这样,宣奎元心里挺难受,其中一座坟坑满是污泥,大概是年代太久出现了渗水情况,棺椁早被人劈碎了带走,只留下了满坑的纸张书籍。宣奎元心中不忍,将古书一本本捡出来,然后回填了这座坟坑。

那些古书被扔在屋檐下晾晒。再说“宣奎元”,他本身不识几个字,捡回这些书不过是心理安慰,没什么实质作用;因此,天长日久后他又将晒干后的古书胡乱塞进了进门后的柜子里。

一直到1972年,上海旧书店的工作人员被分配到各处下乡征集老书刊。

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无意间听说了“宣家坟”的事,于是就找到“宣奎元”,说明来意后,宣奎元打开门后的破柜子,多年后的一堆旧书更惨了。

这些书本来就是从泥水中捞出来的,宣奎元又没妥善保管,如今的老书除了当年的泥污之外又被老鼠、虫子等啃咬得不成样子。

工作人员翻捡了半天才从“一大堆废纸”中选出了“一小堆”相对完整的旧书,以3毛的价格收购;剩下还有一大堆怎么办?宣奎元干脆将剩下的旧书都抱进厨房,当了引火之物。

这名工作人员收获颇丰,回来的人中就数他收来的旧书最多,旧书店的相关专家(那时的上海旧书店还属于文化部门下属的机关单位)也赶来看热闹。

翻捡了半天,旧书上的字迹虽然大多模糊不清了,但专家还是看出这些是古代唱本;忽然有一位专家失声惊叫“这可是宝贝,明代刊刻的珍本!”

这里稍作解释,不少人都听过“唐诗宋词元曲”这类话,殊不知后面还有一个“明话本”,这些都是两千多年来,历代盛世王朝中最为流行的文化载体。

现场的人都懂行,听专家说这些古书是“明话本”后,一个个惊呆在现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处理;专家一见这情景,又气又笑地催促道“还愣什么,赶紧再去找宣奎元,把其他旧书也收回来呀!”这次专家亲自出马,再找到宣奎元说明来意,得到的结果却是“没了,都烧了!”

原来,这些泥水中捡回来的旧书晾干后依然沾着污泥,引火很难点得着;宣奎元来了气,大把大把地将“废纸”扔进火里,一顿饭的功夫,这些古书就被烧了个差不多。

专家一听急了“都给烧了?就没留下一点?”宣奎元带着专家去厨房看,柴火堆上还有一小堆“废纸”,心疼的专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宣奎元不以为然地说“就剩这么点,还没2斤重,你们也不能要啊!”

专家从柴火堆里捡出大约十几本旧书,宣奎元究竟烧了多少“明话本”已不得而知;之后,专家将剩余的旧书全部带走,竟然留下了5块钱,这让宣奎元颇感例外。

宣奎元心里嘀咕“之前几十斤重的旧书才给了3毛钱,如今不到2斤竟然给了5块,难道废纸越烂越值钱?”

他哪里知道,这些古书在地下埋葬了五百多年,又不知在水中浸泡了多久,出土时早已粘连在一起,甚至结成了块状;现场难以处理,专家着急回研究所,这才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宣奎元。

后经鉴定,这批明代话本是明成化年间官方刊印的“原版书籍”,500年后早已消失,如今再次出现可谓弥足珍贵。

“明话本”的出土也引起了考古队的兴趣,后经发掘,确定古书应属于明代“西安府知事”宣昶的妻子之物。

宣昶在史料中算不上什么知名人物,他的妻子就更少有笔墨描述了,唯有《嘉定县志》略有记载,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这批明代话本被运回上海,“旧书店”没有相关技术处理这些粘合在一起的纸张;于是这批古籍又转至当时的上海博物馆处理,由于被破坏程度太高,用一般的水泡法或水蒸法竟然也无法揭开。

连博物馆的专家也被难住了,难道就没办法将这些纸张揭开了吗?自古“民间藏高人”,专家解决不了的问题,竟然被民间的一位裱画艺人解决了。

这位“民间艺人”的日常工作就是装裱字画,他有一种祖传药水,说来也怪,“艺人”将古书浸泡在药水中,药水不仅将粘合物全部溶解,还能不使字体褪色、纸张似乎也没有被破坏。

这种神奇的药水只有这位裱画艺人有,而且密不外传,博物馆专家想要却被婉言拒绝,究竟是什么宝贝呢?直到今天也没一个标准答案。

再说那些粘合在一起的“古书”,即便被药水溶解开也需要较长时间,这位民间艺人就在现场盯着,纸张被药水溶开一点,他就揭开一点,而且还要不断的更换药水漂清。

说得挺简单,实则一页页揭开纸张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极稳的手法,裱画师傅这手技艺,就连文物修复专家也自叹不如,果然称得上“民间高人”。

当然,这些古书毕竟是500多年前,且长时间在水中浸泡过的,想恢复原貌已不可能,专家只好根据内容重新装订成册;1973年,这批古书被重新影印,仅供专家研究之用、1979年被重新装订成书,名为《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概括来讲,这批明代话本为研究明代社会、文学、艺术、戏曲、版画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其价值不可估量,甚至有人将其与“马王堆”相提并论。

以市场评估,这批500年多前的“明话本”很难准确估价,仅单本就曾拍出1020万的天价;当然还有曲目分类、保存完整度等因素来影响其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区门口从收废纸的手上买来的旧书之一
那些淘旧书的日子
衲寄云林清海怪 泉移蛟窟照僧闲 白蛇传故事流变
从进城农民工到国宝探寻家:刘邦玉 从进城农民工到国宝探寻家:刘邦玉|俱乐部成员-孔夫子旧书...
把书柜扔掉,整理点旧书,当废纸卖一半,留一半,堆在角落,书复读很
旧书市场上的书,有人视之为宝贝,有人鄙之是废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