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研制原子弹期间,犹太商人送来稀缺材料,幸亏被他识破陷阱
众所周知,我国有23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但是,鲜有人知的是,他本该是第24位。
这个人就是杨承宗,他是居里夫人的弟子,是开辟中国原子弹研究的引路人,更是有着满腔热血的国之栋梁。
杨承宗
当年犹太商人送来稀缺物资,是他慧眼识破阴谋,让国家免去巨额花费。
他还是周总理点名任命的高技术人才,他曾亲自提炼出原子弹生产至关重要的原材料。
对于他而言,荣誉和勋章并不重要,杨承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事情能完成就好,其他的不要去想。”
中国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差点被犹太商人的算计?杨承宗又是如何帮助中国原子弹走上正轨的?
1951年6月,巴黎大学正在举行博士论文的答辩,一份名为《离子交换分离放射性元素研究》的论文,获得了全场的最高评价。
杨承宗
这篇论文来自居里实验室,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居里夫人的弟子——杨承宗。
这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折服了在场的法国学者,居里夫人对于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5年前,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35岁的杨承宗被严济慈推荐给居里夫人。
怀揣着学成归来,回报祖国的想法,他只身踏上了前往法国的轮船,开始刻苦的求学之旅。如今学有所成,居里实验室开出了55万法郎的年薪聘用他,这几乎是同龄研究者中的顶薪!
出国前,没有人规定他要在海外求学多久,也没有人强制他回国,法国巴黎的风花雪月很难不让人陶醉。居里实验室充沛的研究经费和各种昂贵的实验器材,也能让他的学术水平快速提升。
居里夫人
毫无疑问,留在法国,他将前途无量。但杨承宗拒绝了,因为他有一个不得不回国的理由,他听到了祖国的召唤。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威军威达到了新的高峰,能够正面击败地球上最强的美军,足以证明中国军队的实力。
但中国没有盲目自大,清楚这种强大并不踏实,在群狼环伺的国际社会,中国没有一个足以威慑全球的武器。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一枚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弹,顷刻之间,七万多名日本人瞬间被高温蒸发成气体,死得连灰都不剩!剩下还有大量遗害百年的核辐射,更是导致数十万日本人留下大大小小的后遗症!
广岛原子弹事件
这种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强大武器,当时只有苏联、美国、英国拥有,手中掌握了原子弹,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
有了原子弹,将没有人敢真正跟中国撕破脸皮,中国永远有威慑世界的实力,那个时候中国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
中国曾求助于苏联,希望从他们那里学习原子弹的研制,购买所需的原料、技术和生产设备。
苏联当时跟中国的关系很好,援助中国搭建了各种工业基础,可就是原子弹,苏联人是一丝一毫都不愿意透露。
中苏友好宣传画
人心隔肚皮,在苏联心里,他同样也害怕一个掌握核武器的邻国,更不用说这个国家幅员辽阔,还有数以亿计的人民群众。
我们不相信,没有外人的帮助,凭中国人自己就搞不了原子弹!许多之前派到国外的学者和专家纷纷回国,开始秘密筹划中国核武器的研发。
1959年,中国原子弹研发计划悄然开始,杨承宗接到了来自故乡的消息。一封由核武器领域的专家钱三强发出的电报,没有明确说出原子弹研发计划,只说明希望留学生们早日回国,并会托人送上5000美元的采购经费。
钱三强
杨承宗收到5000美元经费后,开始匆匆准备回国的事宜,还花光了自己在实验室获得的薪水,购买大量跟自己所学知识有关的书籍、仪器和设备。这些东西买了整整13个大木箱,承载了杨承宗浓浓的爱国之情。
回国后,他看着贫穷落后的祖国,跟法国一比确实穷酸了许多,但他没有丝毫失落,反而更燃起熊熊的动力。杨承宗要亲眼见证这个国家的崛起,这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件事!
原子弹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其根本原理就是让中子去轰击原子,从而使原子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且这股能量会在轰击其他原子的过程中,发生指数级的增长,产生毁天灭地的威力!
可说来简单,最基础的第一关就把中国人给难倒了。
原子弹所需要的原子必须是同位素为235的铀原子,并且得是高度浓缩的,简称浓缩铀235。这是极为稀缺的特殊资源,这是拦住中国的第一大关!
而一些拥有浓缩铀235的国家,完全不可能公开售卖,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原子弹的重要原料,他们恨不得垄断原子弹研制,怎么可能把它落入其他人之手。
在中国原子弹研发小组一筹莫展之际,几名犹太商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是一伙从美国来的犹太商人,他们声称手中有浓度极高的浓缩铀235,如果消息属实,这将解了我国的燃眉之急。
如果是其他民族的商人,中国或许还不会抱太大希望,但是犹太商人的手眼通天是公认的,而且还是美国的犹太商人。
美国从政界、商界到科技界,犹太人的能量都是巨大的,搞不好这些犹太商人手中真的有浓缩铀235也说不定。
众所周知,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其主要技术人员就有大批犹太人,而且有着“原子弹之父”美誉的曼哈顿计划执行人奥本海默就是犹太人!
不管如何,眼前的浓缩铀235如果能拿下,那就一定要出手!
这件事已经通知到了中央常委,经过缜密的讨论,决定跟这些犹太商人见一面,先验验货再说也不迟。
奥本海默
可是犹太商人自知奇货可居,竟然要求中国先付定金才能验货!哪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可是犹太人摆出了一副除了我,你其他地方买不着的嚣张态度。好说歹说,经过漫长的谈判,终于愿意让我国先验货,但价格却被抬到十几亿人民币的高价!
拿到这份不知真假的“浓缩铀235”后,中央命杨承宗来负责样品的检验。
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旦杨承宗没有真正辨认出真假,往小了说我国得亏损十几亿人民币,往大了说那就是葬送了我国的原子弹事业,那可是要被唾弃晚年的!
杨承宗
杨承宗临危受命,其实这项任务对于他而言并不算困难,毕竟在局里实验室工作多年,接触过的同位素检测任务已经数不胜数。
但是问题在于,以往在法国,他有一种名为“重同位素谱制仪”的实验仪器进行检测,而在中国根本没有这种条件!
当时这种仪器只在很少数的国家拥有,而且这些国家对于仪器的垄断比之铀235更甚,根本有没有购买渠道。即便是向苏联老大哥求助,也不会有任何回应。
所以说原子弹的研制可以说是步步谨慎,步步险阻,尤其对于科技基础薄弱的国家,从原材料到最基础的检验仪器都能被难住。
杨承宗
西方国家惯用的伎俩,就是搞出一个新技术后,迅速建立起垄断壁垒,卡住后来者的脖子。对于中国这种崛起中的大国,更是不会透露半点,只能靠我们自己!
而杨承宗很有勇气,就算没有“重同位素谱制仪”的协助,他也向中央打下包票,一定检验出样品的真伪。在他眼中,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事情谁都不能阻挡!
虽然没有相应的检测仪器,但是杨承宗知晓其中的各项原理。他开始将手中现有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全部梳理一遍,计划了一份详细的检测流程,来对这份样品进行检测。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杨承宗确定了,犹太商人提供的铀235浓度根本不够。
杨承宗
甚至只比天然的铀矿石浓度更高一点。完全达不到制造原子弹的要求,犹太人显然是专程来敲打中国的。
将检验结果送到犹太商人面前时,厚脸皮的犹太人没有任何歉意,纯粹的商人从来不会在意脸皮。只是笑了笑,默默离开了中国。
这不由得让人细想犹太人的动机,可能不纯粹是为了坑中国一把,反而是在探测中国人对核研究的真实水平。
若是中国连着铀235都无法检测出问题,那只能证明中国离研制出原子弹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杨承宗
但中国若是能检测出,足以证明中国人里面真的有懂行的,搞不好还真能让中国人研制出来。
谁都不知道这群犹太人真实的来历,他们到底是代表哪方的势力。
但是巧合的是,就在1960年,苏联方面突然中断对我国的援助协定,撤走了全部专家。
这让我国的工业发展受到巨大打击,要知道原子弹研究与其他重工业发展也息息相关,从原子弹运输到发射这一流程中,牵扯到大量工业技术。
但是中国不会有丝毫退步,原子弹必须研制出来,不管前路有多么坎坷和崎岖!
苏联援华专家
1961年4月,中国原子弹事业陷入了瓶颈,四处搜寻无果,中央确认要想取得浓缩铀235唯有靠中国人自己!
因此,周总理将提炼铀235的重担交给了杨承宗,这项任务可比检测铀235样品,困难程度远超百倍千倍!
但杨承宗没有犹豫,挑起重担,并被任命为铀矿选冶研究所的副所长,全权负责铀235的提纯。
首先,中国必须先将开采出来的铀矿进行基础的处理。
杨承宗
事实上,铀矿在中国并不稀少,2022年4月就在内蒙古发现了一处储量巨大的铀矿,储量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但这是现在,而不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
当时中国的勘探技术有限,本身能找到的铀矿都十分有限,并且储量不高,杂质极多,这为杨承宗的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
其次,要知道铀235在天然铀矿中,只占到千分之六左右,相当稀少。杨承宗必须将这些铀235提取出来,提炼成达到原子弹标准的高浓度。
任务艰巨,好在杨承宗艺高人胆大,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堆浸法”来提纯铀矿,不仅工序少,而且时间短。
杨承宗
说来轻巧,但是要是知道杨承宗为了研究出这一套提纯方法熬了无数的夜。而且,长期跟具有强大放射性的铀矿相处,即便做了充足的防护工作,长久以往也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杨承宗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导致右眼视力受损,一开始只是看不清东西,到后面几乎已经完全瞎掉,整个右眼球的视网膜不可挽回地开始脱落!
但是他没有停下工作的节奏,只要左眼还能看得见,那就继续干!就算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他让人口述数据参数,也要接着干!
在杨承宗提纯的浓缩铀235帮助下,中国原子弹事业终于走上正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发工作。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国产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的荒野上引爆。
中国首次原子弹试爆成功
巨大的蘑菇云让所有人欢呼雀跃!而此时,杨承宗还在忙着写汇报日志,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状态在不断下滑。
因此为了让后来接手的人可以更好了解“堆浸法”提纯的全流程,他更细心谨慎地书写工作日志,希望以后即便自己无法再工作,也不会耽误铀矿提纯。
要知道,现在只是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要形成有效的核武器威慑,必须拥有足够的核弹头,一颗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他继续马力全开,整日泡在铀矿选冶研究所中,领导着科研人员提纯了上百吨铀矿,并最终得到2.5吨的浓缩铀235,保证后续原子弹生产的原材料供给。
杨承宗
到此为止,杨承宗终于是长舒一口气,他的右眼已经完全失明,却以高昂的工作态度站到了最后一班岗。
“任务顺利完成了,我可以向周总理汇报了。”
功成身退后,杨承宗一股脑扎进了高等人才教育中,他清楚中国要发展,必须有更多人才涌现,他甘愿以自己为蜡烛,点燃更多有志青年。
但后来由于牵连到人事档案等特殊原因,终身无缘院士和“两弹一星”勋章,只能说是非常可惜。
杨承宗与中国科大少年班学生
杨承宗老先生,在2011年5月27日于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杨承宗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贡献,值得所有人永生铭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4年筹备核弹,犹太商人“好心”送来稀缺物资,还好被他识破
我国研制核弹期间,犹太商人送来紧缺物资,多亏他及时识破陷阱
中国筹备制造原子弹时,犹太商人送上浓缩铀,周总理:查明真伪
我国研制原子弹时期,犹太商人送来稀缺物资,幸好被他识破陷阱
1954年犹太人携浓缩铀来华,周总理派一人研究,竟戳破惊天阴谋
1951年此人回国,法国开出55万法郎高薪,中国却是每月1000斤小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