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吃一百多颗地雷,四千鬼子伪军被打死饿死,哭丧调唱得真有意思
“要想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充分发动群众,实行全面抗战以外,别无他途。”这是曾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王新亭在回忆沁源围困战时做的总结。
1955年,王新亭任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并授衔上将。在抗日战争中,他先后担任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86旅政治委员兼太岳军区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沁源围困战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饿走了伊藤,又来了斋藤,饿走了斋藤,又来了木村,谁来都不好使,我们曾在一天之内请他们吃了150地雷,吓得他们最后只好龟缩在据点杀马充饥。
1942年冬天,太岳军区粉碎日寇推行的“蚕食”,挫败了他们的大“扫荡”,但是死不要脸的日寇在撤出主力部队后,又留下一部分小股鬼子,在沁源县城关、沁源县城东之阎寨、城西之中峪店、城北之交口和柏子等几处交通要道上的较大村镇中修建了一些新的据点,并叫嚣这些据点就是钉在太岳地区“钉子”,认为缺少重武器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拿这些坚固的碉堡炮楼无可奈何。
驻守这些据点的,是日军第六十九师团第六十旅团伊藤大队和第五十九旅团第八十四大队,为虎作伥的,还有两千多名伪军。
鬼子一个大队有一千多人,再加上伪军,太岳军区面对的敌人有四五千之多,而且依仗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弹药,确实很难进行歼灭。
1941年8月,八路军总部命令陈赓以386旅、决死一纵队、212旅及决死二、三纵队一部组成太岳纵队,并任命陈赓为纵队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当时他的对手是三万日伪军。
陈赓指挥太岳南进支队在安泽县疙瘩沟、沁源县将军沟连战连捷,这才迫使鬼子撤出大部分主力,只留下一些杂鬼假鬼来恶心人。
陈赓大将的风采,读者诸君当然印象深刻,面对四千死赖着不走的日伪军,他召集第三十八团和沁源县的领导同志分析形势:“我们太岳、太行、晋察冀等山区根据地,都是插在华北敌寇心脏中的尖刀,冈村宁次为了消灭这些山区根据地,要在沁源搞实验区。总结出经验以后,再到其他山区根据地推行。日军以沁源为中心,是对我太岳区采取中心突破,逐渐向四周扩张的策略,以达到其逐步'蚕食’我太岳区之目的。”
陈赓最后坚定地说:“日寇嘛,总是要千方百计蚕食我们的土地,但是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如意,要千方百计把他们赶走。当然,也不能硬打,要用围困的办法。”
按照陈赓的指示,太岳军区组建了“沁源围困指挥部”,以三十八团、二十五团、五十九团、洪赵支队各一部为骨干,结合全县民兵和基干队,组成了十三个游击集团,准备打一场大的围困战,将鬼子和汉奸饿死在沁源。
抗日军民说干就干,他们藏好粮食,填死水井,一万五千多百姓在几天之内全部进山,鬼子据点十里以内、运输线五里以内,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鬼子和汉奸是不能算人的。
老鬼子冈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你三万人尚且奈何陈赓不得,留下这四五千喽啰,岂不是刀俎之下的鱼肉?
冈村送肉,陈赓当然不好意思不吃,他下令以用“冷枪战”对应鬼子的袭扰:挑选出军队和民兵中的神枪手,每天埋伏在日寇进山奔袭的大道、小路旁边的山头上,专打冷枪。
在一些“抗战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头发油光铮亮、身披黑皮大衣的“狙击手”,拿着美军德军都没有的“狙击步枪”飞檐走壁,那其实是对抗日英雄的不敬。
狙击手一词,在抗美援朝的时候也还没有出现,抗日抗美战争中进行精准射击的叫“神枪手”或“冷枪手”,后来还出现了“冷炮手”,惜神剧导演如果真了解那段历史,肯定会编出“狙击炮”的故事来。
当年的“冷枪运动”,已经超出了神剧导演的想象:游击小组把住进山的路口,在夜间插上当地一种名叫“红眼针”的高大多刺荆棘灌木,鬼子白天来拔,冷枪手就在山头上用“三八大盖”点名——鬼子的三八式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在我军都是可以当狙击步枪来用的。
打冷枪并不是单打独斗,往往是一个小组几杆枪齐放,打中一个大家立功。据抗战老兵回忆,打冷枪基本靠运气,再高明的射手,也不敢保证一百米距离百发百中——当年根本就没有放大几倍的瞄准镜,膛线都快磨没的枪膛,射出的子弹也没准头,风向和湿度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会用表尺的就是好射手了。
虽然装备极差,但是凭着对鬼子汉奸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太岳军区还是涌现了一大批神枪手,民兵英雄任燕一个人就打冷枪干掉了二十多个鬼子和汉奸。
除了打冷枪,八路军和游击队还不停地用各种办法袭扰鬼子的运输队:白天日伪军刚修好公路,他们就在晚上去埋地雷、三角钉、荆棘刺,冬天就在陡坡和转弯处泼水结冰,鬼子的汽车不是爆胎就是摔进山沟,换成骡马运输,又会成为冷枪手的活靶子——骡马目标大好打,打完还能吃肉。
秋天果子成熟了,鬼子和伪军也不敢去摘:民兵们早就在据点附近果树上拴了手榴弹,敌人一摇树枝就当头爆炸。
严冬到来,民兵们又摸入据点放火烧掉柴草,让他们热乎半天挨冻三个月。
鬼子龟缩在城中,八路军也不肯放过,三十八团的一个连,摸到沁源城边,对城内正在出操的日寇,突然开火,一次就毙伤日寇40余人。
八路军和游击队越战越勇,据点里的枪支、弹药、军用品经常失踪,鬼子也不知道是被抢走还是被伪军拿去换粮食了,只好对着伪军小队长一顿耳光加“八嘎”,最后才发现是打错了,那就是游击队摸去的——有一位老情报员,带了两个民兵摸进交口日寇据点内,打死敌人哨兵赶出六十多只羊,日伪军追出据点,才发现据点周围的村庄以及道路、岔口,到处都插着“此处有地雷”的木牌子。
从1942年10月2日,到1943年1月24日的三个多月内,沁源民兵共参加作战872次,毙伤日伪军444人,缴获大牲畜123头,羊1000余只,躲进深山的老百姓过了一个好年。
“不见鬼子不挂弦”,在太岳军区也是成功经验:踏拉雷(即前边的踏上挂弦,后边爆炸)不炸被逼走在前面的民夫,专炸走在后面的鬼子伪军;日伪军听见雷声,经常会滚向大道两旁的水沟,民兵们又发明了连踏雷,让地雷在沟内连续爆炸;鬼子工兵用上了探雷器,民兵们又研究出雷下雷,当日伪军刨出上边的地雷后,让下边的地雷爆炸。
伊藤老鬼子被炸得不敢出门,几十匹战马也被杀光吃掉,最后走后门“换防”,让“斋藤大队”来接盘,没过多久,斋藤也饿跑了,最后换上了“木村大队”。
木村是很嚣张的,他刚接过“二藤”的防区的时候也很嚣张:“你们八路军没有攻坚武器,我有坚固据点护身,我大日本皇军,赖在沁源不走,你奈何我不得……”
嚣张的木村遇到专治各种不服的陈赓,那就是不服也得服:“我能把伊藤、斋藤赶走,你这个木村也休想赖在乌龟壳里不走!”
王新亭回忆:从1945年3月中旬开始,抗日军民在沁源与交口两据点的周围和二沁大道上埋设五千多颗地雷,仅4月9日一天,从沁河到河西村的五里路之内,就踏响了60多颗地雷。同一天,从沁县窜出1000余日寇向沁源救援,结果在二沁大道上,触炸了90多颗地雷。
一天吃了150颗地雷,鬼子和伪军被炸得晕头转向,宁肯挨饿也不出去运粮,就更别说抢粮了,他们整天就是趴在炮楼里唱哭丧调:“送粮怕进鬼门关,背粮怕走沁河滩。”“过了圣佛岭,进入鬼门关。如若死不了,就是活神仙。”
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1945年4月11日,木村率部逃窜,三个大队的鬼子和伪军,前后有四千两百多被打死饿死,最后连哭丧歌也没心情唱,就那么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雄的沁源 英雄的人民|日军|抗日
沁源围困战
上万日军占领一小县城,却仿佛进入无人世界,只有400条野狗狂吠
日军强迫绅士当会长,绅士提2个条件,日军无可奈何
「作家工场·小说」李廷柱|砍不死的八路军战士卫金柱
劫敌英雄史载辕:在日军澡房内埋地雷,从敌军据点内搬走子弹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