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十二时辰》还原唐代收纳器物之美
收纳王子2019-07-15 21:24
+订阅
好消息,今晚《长安十二时辰》加更啦!
《长安十二时辰》的好,这段时间已经有太多人夸过了,今天我们来说点别的。
知微见著,细节决定成败,《长安十二时辰》是这几年里最注重细节的影视剧了,哪怕只有一两分钟的镜头,也绝不马虎!
福特锐界L 预售开启
广告
导演曹盾说,“我们就是想还原大唐的一天,包括场景设置,造型,服装,道具......”
为了这一句话,剧组在开拍前花了7个月的时间搭建场景,打磨道具,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剧中除了建筑、造型、服装、风土人情等进行了大量的还原,各种器具器物也尽可能忠于唐代天宝年间,几乎每个设计都能找到对应的历史文物,满满的全是硬核知识点,佩服!
金鱼袋
在剧中,何监和焦遂的腰上都配有金鱼袋,虽然只是简单闪过的几个画面,但剧组并没有因此就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地参考了历史。
马伯庸在《这就是长安》里对鱼袋的解读:
鱼袋是唐朝特定的一种官绅认证制度,进皇城得有“身份”,鱼袋里装的鱼符就是官员证明身份的物件,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作伪。
鱼符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颁发的,一般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
唐代规定是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衣配金鱼袋,五品以上官员穿绯衣配银鱼袋,如果圣人特别喜欢一个人的话,会特赐他紫金鱼袋。由此可见,鱼袋在唐朝是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
到武则天时期,曾改佩鱼为佩龟,因为玄武是龟的意思,所以武则天就弄了一个龟袋。
后来这个龟袋到了李商隐时期变成了一个典故:钓金龟婿。为什么叫金龟婿呢?因为身上配着金龟,非富即贵,不是朝中大员就是王公贵族,钓到这种女婿,说明家里要富裕了。
收纳Tips
古人对于像金鱼袋这种特别重要的物品,都会有一个固定位置,比如别在腰上。
而像鱼符这种象征身份的物品,会套在专门的鱼袋里进行收纳,确保外出时不会弄丢。
鹦鹉螺杯
从小到大看过这么多古装剧,鹦鹉螺杯的本尊这还是第一次见,可它的镜头不过才几十秒。
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唐代刘恂编撰的地理杂记《岭表录异》中也有记载:“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名。壳上青绿斑文,大者可受三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
► 南京象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出土的鹦鹉螺杯
鹦鹉螺杯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九曲杯”。北宋陶谷写的《清异录》中曾有记录:“九曲杯,以螺为杯,亦无甚奇。惟薮穴极弯曲,则可以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
剃须盒子
《长安十二时辰》在道具上有多用心?就连狼卫剃胡子时师傅手上拿的小盒子都大有文章。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修面剪发可以剃,但不能扔,用小盒子来装剪下的须发,这种几乎没人留意的小细节也不放过,两个字,讲究!
茶碗
剧中何监房内的茶具出现过很多次,其中茶碗取自唐代越窑,是如法门寺的出土品。
但有博主指出,此处茶釜用的是日式茶釜,这一点有失偏颇。完整的唐代饮茶器可参考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藏的唐代石制茶具一套。
► 图中分别为唐式风炉、座子、茶瓶、茶釜、单柄壶、茶碾、茶碗两件、茶托两件、盘、茶台。
收纳Tips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古人对饮茶的重视,茶具收纳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收纳方式。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唐朝时茶事所用的器具,其中都篮作为茶具收纳工具,是唐代文人雅客饮茶必备。
别看这个箱子看上去很普通,实际上它里边可大有乾坤:打开时,可以看到它里面是一个布局紧凑、自成一体的工作小天地;而合上时,它比任何一个整洁的箱子都更具装饰效果,里面的物品被“藏”得丝毫不露痕迹。
► 《十八学士图》左下角有一个都篮
除了都篮,具列也是很好的收纳茶具的工具。随着异地举办茶会或朋友间茶聚越来越多,茶具收纳成为了茶人必修的课程之一。
执壶
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在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其后在唐宋两代是作为金银器中的一种酒具。
► 北京故宫藏唐代越窑青釉执壶
唐代执壶多偏向于短嘴(即短流)。因唐代工艺上的缺失,如果壶嘴偏长,那在烧造的时候就容易塌下来,所以唐代的壶嘴都是偏短的。
剧中香铺场景中出现的唐代白瓷短流执壶和檀棋房间桌上的执壶都是标准的唐代样式。
琉璃器皿
元载与封大伦喝酒时,中间置有一琉璃胡瓶。
这个琉璃胡瓶的原型为日本正仓院藏的白琉璃瓶,注口,接直柄,细颈圆弧腹犹如后世胆瓶,是唐代进口中国的波斯萨珊玻璃器皿。
► 正仓院藏白琉璃胡瓶
两人举杯时用的是琉璃高足杯,这个是仿制日本正仓院藏的伊斯兰蓝色琉璃杯。据说,高足造型的杯子在隋唐时期很受文人雅客欢迎。
► 正仓院藏蓝色琉璃杯
收纳Tips
古人的生活很讲究,所有日常用到的生活用具都根据不同需要,分工明确、用途专一。
比如北宋时期一套完整的酒具组合是:酒瓶、酒注、温碗(注碗)和台盏。这些器具件数多,又是易碎的瓷器,怎样才能简捷、快速地完成盛酒、温酒、饮酒等过程呢?
► 北宋蓝田吕氏墓葬出土的素面铜托盘
这个托盘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它其实是一种用于收纳酒具的敛器。酒具摆放在盘中,既可以随时在杯具中酙上美酒,又可以在使用完毕后将酒具归纳入盘中收藏而不至零乱。
唐镜
唐镜源于西域,在继承汉魏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边疆民族的艺术成就,并且对外来文化中铜镜制作的优秀部分也是兼收并蓄的。
► 剧中化妆用的是素背铜镜,稍微有些朴素了。
在造型上,唐镜早已突破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
►唐代葵花形盘龙镜
首饰盒
而剧中元载送给王韫秀的装有珠钗的木盒,其图案正是来自于正仓院藏臈纈羊木屏风。
臈纈是一种蜡染工艺,先用蜡于布上描绘纹样,再浸入染料中,蜡脱而留其纹样,最后蒸而精制乃成。由于蜡凝结收缩或加以揉搓后会产生许多裂纹,染料渗入裂缝,花纹往往产生不规则纹理,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正仓院藏臈纈羊木屏风
收纳Tips
关于铜镜和珠钗的收纳,我们在之前推送的《令人惊叹的古代收纳术,老祖宗比我们讲究得多》中曾经讲到过,古人发明了镜匣(又称妆奁),既可以用来装梳子、首饰、粉黛等物品,又可以用来对镜梳头和化妆。
镜匣(妆奁)在这部剧中也有所展示。
为什么古代每样东西都能有独特的收纳?
因为古代物品数量非常有限,所以古人对每一样物品都非常珍惜,会用有仪式感的、专门的收纳工具来收纳各种物品。
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好处:第一、物品不容易遗失;第二、有助于物品使用更长久。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获取物品的途径和方式变得更多了,这导致我们在购买物品时很少会思考,现有物品是否超过适量原则。
事实上,物品太多的话,我们是没办法很好的一一处理过来的。借古观今,如果你想要更精致的生活,那就从减少你的物品开始吧。
广州初级报名开启
实践收纳士报名开启
福利
为了给各位“纳豆”带去更好生活习惯
同时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交流
我们专诚创建了微信群
给大家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
我们的收纳师也会在微信群中
为大家在线解答各种收纳难题
同时科普超多实用收纳知识
如果你也向往更加舒适的生活
并备注“纳豆”
进群交流哦~
点击下列图片
掌握更多收纳技巧
— END —
文案&编辑 六一
部分文物资料来自@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收纳王子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私藏了一张长安舆图,你愿意同我共度十二时辰吗丨藏拍周有娱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种鹦鹉螺杯,此杯在这座陵墓出土,秘密都被揭开
展览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海棠杯的前世今生
这样的卫生间收纳,太牛叉了,值得...
【器物】那个盒子里,装满了我的童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