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家族之汝南袁氏:坚守荣耀却疯狂坠落,袁世凯也出自这一支?|孙权|汝南|袁术|袁氏|袁绍

汝南袁氏,只要您各位看过几眼《三国演义》,就一定不会陌生。

其实严格来讲,汝南袁氏并不属于三国时代,但在东汉末年,袁家的影响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举个例子:在董卓乱汉时,袁绍、袁术两兄弟背向而逃,可各路诸侯却纷纷打出袁家的旗号,共推袁绍为盟主,此后短短数年,袁家兄弟一个称霸北方,一个称雄淮南,我相信,即便是“四世太尉”的弘农杨氏之后也做不到。

为何袁家能如此受推崇呢?咱们从根儿上开始聊:

一、源起传说时代

据考证,袁氏出自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舜(咱不纠结对“五帝”的不同说法)。如果按这个逻辑往上推,甚至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燧人氏。

我帮您捋一捋:燧人氏生伏羲,伏羲生少典,无论轩辕黄帝是不是少典生的,都脱不开伏羲这一支,而舜又是黄帝的八世孙,所以袁氏……算了,华夏民族,同宗同源。

话说回来,舜可是道德文化的鼻祖,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说法。至其后人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地,建立陈国,算正式安了家

妫满的名气不大,但他的老丈人您一定知道,就是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

正所谓孔子的后代能让梨,那么虞舜的后代自然也不会差(我就这么一说,您听听就好,不然后面不好聊),妫满在位期间,以德服百姓,以武抗外敌,使陈国发展成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妫满死后,谥号胡公,由于封地在陈,也称陈胡公,据考证,陈胡公,也是陈氏的得姓始祖,也就是说,陈、袁两姓,同为妫满的后裔。

顺便一提,王氏的一支——元城王氏,也出自妫满,过程就不详述了,只说这一支有个超级牛人,就是号称“穿越第一人”的新朝开国皇帝——王莽。

但以“袁”为姓,又从何而来呢?历史上说法不同,最被大众接受的,是改“辕”为“袁”:

妫满的十三世孙中,有个叫辕涛涂的人,他以祖父“伯辕”中的辕为姓,再到后来,辕涛涂的后人辕政,将“车”字旁拿掉,便有了“袁”这个姓氏。

袁政十一世孙袁爰,于西汉时被封贵乡侯,并举家迁往阳夏,成为那里的大户,被称为“陈郡袁氏”。

阳夏这个地方曾经非常有名,他不仅是吴广的故乡,还是西汉开国功臣王陵之母自刎的地方,我想,《三国演义》中徐庶的母亲自缢那一段,大概就出自这里吧。

待到天下动乱,袁氏后人袁昌,携家眷南下,定居汝南,被视为汝南袁氏的始祖,而他的儿子袁安,不负期待,成功跻身“三公”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汝南袁氏崛起

袁安,早在出仕之前便已贤名在外

一年冬天,大雪不断,洛阳令前去拜访他,却因院子里的雪太厚而不得入,便叫人清扫开来,进屋一看,袁安正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他为啥不请人来帮忙,袁安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这个“干”是打扰的意思,您别想歪了。

这就是“袁安困雪”的典故,也叫“袁安卧雪”,袁氏后人为感念先祖,就有了“卧雪堂”这一堂号。

袁安最初担任汝阳县功曹,后被举为孝廉,担任阴平县长,不久升任任城县令。由于为人庄重而有威信,官吏百姓无不爱戴。

至公元70年,袁安受三府之托,审理“楚王刘英谋反”一案,期间,力排众议,以宽仁判案,汉明帝受其所感,下令释放了受此案牵连的四百余户,从而名动天下,不及两年,便被征为河南尹。

袁安的性格,看似非常符合光武帝刘秀的治国政策,但其在任十年,政令非常严明,助东汉“明章之治”得以延续下去。同时,他的政绩也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于83年升任太仆,太仆为九卿之一,再进一步,便是三公了。

这一步没等太久,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6年,袁安晋升为司空,仅仅一年之后,又升任司徒一职

自此,汝南袁氏开启了“四世三公”之路。

这里插一段封建迷信,我知道您各位最喜欢看这个:袁安父亲去世时,母亲让他去访求墓地,道遇书生,在得知袁安意图之后,指着一处说“藏此地,当世为三公”,说完人就不见了,袁安诧异,但还是将父亲安葬在了书生所指的位置,结果累世隆盛。

这段记载可不是出自《搜神记》,而是正儿八经的权威史料——《后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坚守家族荣耀

袁安升任司徒的第二年,汉章帝去世,年仅九岁的汉和帝刘肇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幼帝继位,东汉也逐渐进入了外戚横行、宦官专权的时代。

袁安不畏强权,接连上书声讨跋扈的窦家人,后来得知书被扣住,不达天听,便摘掉帽子,于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众人都怕他因此被杀,可他却镇定自若,毫无惧色。

袁安的三子袁敞,是最像父亲的那一个,廉劲而不阿权贵。和帝时,袁敞累迁东郡太守、太仆、光禄勋,116年官拜司空。可惜,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因为违背外戚邓氏的旨意而被免官,这令袁敞极为愤慨,随后自杀明志。

在东汉这段动荡的时局中,汝南袁氏坚守初衷,他们或强言直谏,或辞官隐居,对能人大加提拔,对小人严厉苛责,这才攒下了几世的美名。

至东汉末年,已有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四世五人位列三公,且其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朝廷不少官员都受过袁家的恩惠,这为袁绍、袁术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插一段小故事吧,没有袁安那么神奇,却表现出了袁家的高士之风:

袁安的次子,也就是袁绍的曾祖父袁京,厌倦了朝堂的尔虞我诈,辞官南下,于袁州刈茅结庐,荷锄躬耕,一日回家探望双亲,走到家门口,竟然被当成了叫花子,因为此时的袁京,衣衫褴褛,面容清瘦,与公子哥的形象相去甚远,好在他的乳娘正要出门,才认出了他。

相聚之后,袁安见儿子执意要走,想送些布匹钱粮给他,但袁京却说:我能耕种,要这些钱物做什么,我有双脚,可以安步以车。

当袁京病逝时,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便把他居住的地方命为袁山,并改宜春郡为袁州府,此后,宜春、袁州,两个名字改来改去,可人们对袁京的敬仰却始终不改。听说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前往袁山公园去扫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站得高摔得惨

汝南袁氏太有影响力了,所以袁绍、袁术,甚至山阳太守袁遗,都能迎来大批的拥护者。这恐怕是曹操做梦都想要得到的:当袁绍靠脸就能称霸一方时,自己却不得不靠实力。

正是这份荣耀,让袁家兄弟迷失了方向,他们在拯救东汉的的军事行动中畏首畏尾,却在虚无缥缈的政治权利上勇往直前。最终,一个想功成名就,一个想登基坐殿,却都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不知死后如何面对袁家先烈。袁绍叔父袁隗依附董卓的事就不提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一个家族,总有那么几个败家子。或许这是天道循环,不可抗拒的吧。

虽然袁绍、袁术的下场凄惨,袁绍的三个儿子统统被杀,汝南袁氏从此隐没,但不意味着家族的灭亡,而且袁术的儿子袁耀就活得很好,他在袁术死后,辗转投靠了孙权,袁术的女儿袁夫人也成了孙权的嫔妃,只是膝下无子。

与袁氏联姻的也都是名门望族,除了孙权,还有弘农杨氏中的杨彪,以及有“天下模楷”之称的李膺之孙李宣等等。

在汝南袁氏的后人中,袁恕己是最出名的那一个,他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后,曾在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位,一度封王拜相,却被小人嫁祸,惨遭虐杀。简单提一句,唐时宰相很多,以仆射为宰相之首,袁恕己官至中书令,也属宰相。

再后来,袁家的牛人就要提到袁世凯了,有关袁世凯是否为汝南袁氏这一支的话题,一直就没断过,只知其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听说现在的科技手段可以根据DNA来推测家族传承,在看过几个案例之后,我从“怀疑”,到半个字都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有关汝南袁氏的故事,当然,仅仅一篇文章是说不尽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名门望族,但显赫了大半个东汉王朝的汝南袁氏,自有专属的荣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袁氏家族是怎么发家的?
癸卯年汝南袁安公祭祖大典(10.13.晚会)
袁绍为何是三国初期的“大佬”,只因他的祖辈精研一部“奇”书
小议东汉袁氏家风之变迁
袁姓
袁绍:一个“家奴”的逆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