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议功甫帖——关于年代的疑问

小议功甫帖

近日功甫帖真伪之争沸沸扬扬,我注意到翁方纲先生的跋文中对此帖的考证,翁方纲先生的跋文自然已经是很完善了,关于郭祥正又有很多过人的见闻。不过在对功甫帖确定年代时,对比苏轼尺牍以及宋代史料时,我又有一些疑问产生。愚以为具体年代是否可以再商榷?

根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的记载,熙宁五年1072年,此时郭担任武冈县令,当时正从章惇在梅山开发边疆地区。1073年郭以“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的身份遭到贬谪,按宋史记载,是年郭当以殿中丞致仕,回到了家乡当涂。苏轼在1071——1074年终担任杭州通判,杭州与当涂相近,与郭尺牍往来有之。翁方纲先生认为此帖当在熙宁四年或五年中,熙宁四年,1071年11月苏轼初来杭州,无需与远在武冈的郭“奉别”。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被差往润州(今镇江)参与救灾赈饥。熙宁七年,即1074年苏轼离任杭州去往徐州,根据孔凡礼先生的考证,郭于1074年左右其活动轨迹依然在当涂一带,并于1074年春在桐城担任县令,因而此帖有可能是在苏轼在熙宁七年(1074)年即将离任时,向郭祥正作别时所书,郭的身份此时是以殿中丞致仕,按翁方纲先生的考证,奉议郎虽对应郭的品秩,但奉议郎是在元丰三年改制后才复而出现的官名,此散官于隋初设,唐沿用,宋初又改为奉直郎。苏轼在江上帖中所书“知县朝奉阁下”,朝奉乃是宋初由朝议郎所改,这表明苏轼不会混淆改制前后的官职称呼。因此苏轼对郭祥正的称呼,“功甫奉议”这样的称呼表明此帖应该是在元丰三年改制以后所书。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湖州离当涂也较近,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上京,在牢狱中度过数月,元丰三年,即1080年正月即赶往黄州赴任。苏轼于牢狱中自然没有必要寄出这样的信件,元丰三年,官制改革,殿中丞等三职为奉议郎所取代,。在1077年,郭祥正曾再次辞官,闲居当涂,于1081年担任远在福建的汀州通判。在此期间,郭依然当是致仕的身份。苏轼极有可能是在1080年初赴黄州途中向依然在当涂的郭祥正作别而寄出此信,故有“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之语。

此帖中,较为罕见地出现了苏轼以全名自称的情况。在《次辩才和尚韵诗帖》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眉山苏轼上”的字样,郭祥正长苏轼二岁,告别之时,以此表示敬意,或为妥当。苏轼的尺牍中,议字在《归安丘园帖》中也有对照。

此帖为立轴,左方为翁方纲小字题跋,其字不过绿豆大小,尤见精神骨力,自然与翁大字风貌不同,以翁氏对郭祥正生平之了解,绝非一般作伪者所能模仿。右下方又有骑缝印一枚,为装裱后所裁,故而只有一半,想此帖仅仅九字,或者右边本有其他字迹在流传中损毁也未可知。正下方六印,其色泽润枯明显各有其异,不知为何上博研究员们认为色泽相同?传世晋唐宋法书中,此种情况较为常见,不应该成为质疑条件。

此帖短短九字,却能与苏郭交游的历史相吻合,以我的愚见,帖子的真实性是毫无疑问的,至于现在的墨迹本究竟是真迹还是摹本,有待于上博公布的最新报告以及苏富比的鉴定结果解开疑问。

附:

翁方纲跋文

近日历樊榭《宋诗纪事》小传云:「元丰中知端州,元佑初阶至朝请大夫,请老帰。」

予考《东坡集》有郭祥正覃恩转承议郎勅云:「朕丕承六朝,陈锡四国。」此是哲宗元佑初也。

《宋史;文苑传》:「熙宁中从章惇察访辟,以殿中丞致仕,后复出通判汀州。知端州,又弃去。隐于青山,卒。」

予尝于端州石室得功甫手题云:「元佑戊辰(1088)二月廿有八日,当涂郭祥正子功来治州事。」即明年,以其日上书乞骸骨,此是元佑四年(1089)请老归。则所谓元丰中知端州,元佑初以朝请大夫、请老归者皆失之矣。

此迹称「奉议」,宋时职官第二十四阶奉议郎,正是殿中丞之秩。则是元佑初以谭恩再转承议郎,乃出汀、端耳。

章惇,熙宁初以王安石秉政,用为湖南北察访使,亦正与《郭传》熙宁中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相合也。坡公集中与郭功甫尺牍五首,皆倅杭时作。

先生以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正是功甫以奉议郎致仕之时。则此迹党在熙宁四、五年间,坡公年三十六、七时也。

神采奕奕,照映古今,信苏书中神品,亦所谓两行可压三万籖者邪!秋史侍郎持以见示,爰为考其大略,识于其后而附缀以诗。时乾隆五十五年(1790)秋九月十有二日,北平翁方纲书于宝苏斋。

宋史 郭祥正传

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塗人,母夢李白而生。少有詩聲,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歎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也!」舉進士,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度判官。時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有異議者,雖大臣亦當屏黜。神宗覽而異之,一日問安石曰:「卿識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恥為小臣所薦,因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從章惇察訪辟,聞之,遂以殿中丞致仕。後復出,通判汀州,知端州,又棄去,隱于縣青山,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涂诗人郭祥正,竟是李白转世?《宋史》上有记载此事
廷平郭君帖(苏轼传世书法)
苏轼《致至孝平郭君尺牍》
北宋苏轼《次韵三舍人诗帖》《廷平郭君帖》
从文献角度也说《功甫帖》
李之仪:一曲卜算子,两花并蒂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