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故宫(三)养心殿(中)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标签: 杂谈
历史
文化
娱乐
旅游
分类: 北京中轴线
西暖阁。
西暖阁位于养心殿明间西侧。分南北前后两室,南部被隔成三间。东间为过渡间,有门通后室。当中的一间最大,面南设坐榻,坐榻上方的墙上悬有雍正皇帝写的匾额“勤政亲贤”,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西间为三希堂,额为乾隆御笔,因内储晋代书法大家王氏的三张书帖而得名。
后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乾隆间设佛堂于此,养心殿西耳殿为“梅坞”,为乾隆39年添建。殿面南,1间,黄琉璃瓦硬山顶。
因这里是皇帝与军机大臣们商谈军政机密要事之地,所以又在南窗外抱厦的柱子之间安装了半截板墙。
中间两个窗户就是勤政亲贤殿。
政亲贤殿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勤政亲贤”匾、“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联均为雍正御题。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两句话出自张蕴古给唐太宗的《大宝箴》,原文说:“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据说,这个“勤政亲贤”匾原来悬的是“为君难”。“为君难”三字大概是雍正登基之初的内心写照,作为警惕自勉。雍正还命臣下镌刻私印一枚,寿山芙蓉石,螭龙为钮,朱文双龙抱字“为君难”。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雍正不断下达旨意,又制作了10方“为君难”宝。
这是雍正帝即位后,最早制作、最大的一方“为君难”印。
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
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六府赖修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八珍有费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皇帝批阅殿试前列十卷也在西暖阁。乾隆时,西暖阁西门上张贴各省文官督抚以下、知府以上,武官将军以下总兵以上的官员姓名,西壁上张贴全国各地缺分繁简单,标注某地政务的繁简程度,以便选用官吏。
雍正帝胤禛(1678-1735),为康熙帝四子,在位13年,期间用兵西北、创设军机处、实行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推行摊丁入亩、实施西南改土归流、密建储君,推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堪称一个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时代。雍正帝是康乾盛世的关键推助者,其本人更以勤于政务、雷厉风行、个性鲜明的皇帝而著称。
雍正皇帝是一个少有的勤奋皇帝,他“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于处理朝政,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只有他过生日的时候,他才给自己放了半天的假,不批折子了。
雍正皇帝在养心殿的13来年间,他自己亲书各种各样的文件,用朱笔批的文件,后人收集他在位的期间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他的文字量达到了1200万字之多,也就是说每天平均他要用朱批写2000个字,这个工作量实在惊人了。
通过现存于世的奏折来看,雍正看完奏折后往往会先来一句,“知道了”,这甚至比今天领导们在批示时写下的“已阅”两字还更通俗明白。“朕安尔等好吗?”“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复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雍正笔下的“朱批”呈现出了一个性格率直,鲜活可爱的雍正形象。
据考证,这个霸气的批示,故事发生在雍正二年(1724年),主角是田文镜,时任河南巡抚。当时,朝廷要从山东、河南两省买小米,运往江南卖。这时田文镜上奏,说江南一带不吃小米,改运小麦为好,于是雍正批准了。而时任左都御史朱轼和时任户部尚书张廷玉说,小米煮粥也挺好喝的呀。雍正就照后者说的办了。结果山东运到江南的小米卖不出去。皇上气得够呛,又不能说是自己错了,于是指责朱轼、张廷玉是在故意为难田文镜,并表扬田文镜“实心办事”。
于是田文镜在给雍正的回折中,极尽感激奉承之语,比如“不胜感激涕零”“知遇之隆超越千古”“生生世世捐糜顶踵犹恐不足以仰报”,同时也说自己“愚昧无知”,能把事情办对“此皆叠蒙圣恩多方教导”。
雍正收到回折,自然得意,便写下了这条著名的批示: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在养心殿里,雍正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洗漱完毕后会去早读,之后是“御门听政”,也就是上早朝,七八点钟才会吃早餐,而在吃饭的时候,雍正帝也是闲不住的。
在吃饭的时候,他还会做一件与理政活动相关联的事——翻牌子。怎么回事呢?就是一些大臣他要求见皇帝,要把自己的名牌——写着自己名字的一个竹签,王公是用红头,大臣是用绿头,从外奏事处递到内奏事处,在皇帝在用早膳的时候呈上这些名牌,皇帝在吃饭的时候,从里面挑选今天他要接见谁,就把谁的牌子翻过来,所以这个牌子又叫膳牌。
勤政亲贤殿西边就是三希堂。
三希堂只有不足8平方米,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南面是内室,北面为外室。
站在内室看外室。可以看到北墙上的壁画和墙边的座椅。
三希堂外室西壁的壁画和壁前的座椅。
从勤政亲贤殿的小门向三希堂外室望去,貌似外室西墙外面还有个月亮门的花园,但是走近看发现,那只是西墙上的一幅画。这种画叫贴落,也叫通景画。这幅贴落叫《平安春信图》,画的正是乾隆皇帝和他的老爸雍正皇帝,那时乾隆皇帝还是宝亲王弘历,一老一少在竹下欣赏梅花。
然而这幅画的绝妙处是月亮门下画着的那些地板砖。它们和贴落跟前地上的地板砖花色一样,融为一体,这就造成了一种纵深感,好像地板砖又向西铺了几米,显得房间顿时宽大了不少。其画面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和纵深感,与室内真实景物结合,令人难辨虚实。
这种画法在西方叫“线画法”。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重要画家都曾为教堂创作过。1605年意大利罗马的圣伊纳爵堂,由于资金短缺,没钱修圆顶,就由画师用“线画法”的方式,绘制了壁画和天顶画,使平面的屋顶从下面看上去变成了圆穹顶,效果极为逼真。
罗马圣伊纳爵堂。
故宫的很多殿堂的壁画都采用了线画法,除了三希堂外室之外,在宁寿宫乾隆花园玉粹轩里迎门花罩下的通景线法画贴落《厅堂婴戏图》,则取仕女婴戏题材,人物置身暖阁之中,家具陈设完全模仿室内实景。
还有一幅厅堂婴戏图通景画贴落,位于乾隆花园玉粹轩明间西壁,画中所绘楠木垂罩、隔扇、壁纸与室内真实装修相衔接,仿若厅堂。厅堂广敞明亮,墙壁上挂着《三老图》,两边是由大学士董诰书写的乾隆御制诗句对联“亿万人借亿万寿,泰平岁值泰平春”。靠墙摆放着一张紫檀案,上面陈设着书匣、卷画、三代的青铜礼器。案前放置一张床榻,头戴皮帽凤冠的王妃端庄悠闲地坐在上面,看着儿孙满堂,一丝喜悦露在嘴角,她是整个通景画的中心。
另一幅园林婴戏图通景画贴落,粘贴于乾隆花园养和精舍明间西壁,画中所绘屋顶、地面与室内真实屋顶、地面相连,纵深排列的廊柱和远处的山峦,构成极具透视的近景和远景,仿若前面横立着一座走廊。
还有厅堂接子图通景画贴落。粘贴于乾隆花园养和精舍东间南壁,画中的隔扇与东间真实的墙壁、屋顶相连,画中的地面亦与真实的地面相连,画中的壁纸与真实的壁纸相同,仿若东间向南还开辟了一间,空间顿觉明亮广敞。画面左下角绘有两个人物,一位是头戴凤冠的王妃双手各拿一朵花,从隔扇门后出来,一位是皇子,正从外面跑进来,踮着脚尖,高举双手,要母亲抱他,描绘出一幅母子情深温馨场景。
最为震撼的是乾隆花园倦勤斋北墙上挂着的巨幅园林贴落,更是稀世珍宝。绘画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墙壁和屋顶,画中的竹篱围廊、庭院松树、楼阁宫墙等不仅与室内装修甚至与室外景观都相对应,并且通过精准的线法画技法,力图制造一种身在室内而恍若室外的奇幻效果:西、北墙和天顶全部由绘画覆盖,北墙上画有竹篱笆与室内的竹篱围廊相呼应,竹篱外又画庭院松树、楼阁宫墙等,与室外景观对应一致;西墙上也画竹篱笆,正好将北墙上所画竹篱与室内的竹篱连接,竹篱外画盛开的玉兰树;天顶绘满藤萝架,精准的透视画法使一串串藤萝花富有立体感,好像从竹架上垂下来一般,透过藤架是蓝蓝的天空。身处室内的人几乎可以忽略四周墙壁与屋顶的存在,好像置身于庭院的竹篱之间、藤架之下,原本有些幽暗的室内变成了明媚通透的户外。
这些贴落借画中之景丰富室内景观,可谓两全其美。
扯远了,还是回到三希堂来。
三希堂内间南室只有大约4.8平方米。
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原名“温室”。它的得名一是源于宋儒周敦颐,他提出士人修身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另外,此处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之珍,故名“三希堂”。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纵23厘米,横14.8厘米,行书四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件行楷书短简书札,其内容是在一场大雪之后,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另一种说法则是一场大雪之后,王羲之出门访友未遇,留给朋友的一张便签。其文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28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视为稀世瑰宝。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内容:“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因古人书写没有标点,所以该帖如何断句,一直争论不休。所以,这个帖子的21个字究竟写的是何意,如何解读,至今仍在猜测之中,争论不休。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寶”两字。
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
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
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鑑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王珣伯远帖。
晋代王珣行书真迹《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
伯远帖是晋代书法家王珣写的一封信。全文如下: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
前隔水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12字。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三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三希堂南室虽然仅四点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设摆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乾隆御书“三希堂”匾名,“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分别张贴在御坐的上方和两旁。低炕墙壁上五颜六色的瓷壁瓶和壁瓶下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被对面墙上落地大玻璃镜尽收其中,小室立显豁然开朗。
此外,小室隔扇横眉装裱的乾隆御笔《三希堂记》,墙壁张贴的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王羲之学书图》、沈德潜作的《三希堂歌》以及董邦达的山水画等,更为三希堂增添了无限韵致。
暖阁的西墙上挂着郎世宁画的《人物观花图》,东墙上挂着精美的11件挂瓶,地上搁着《三希堂法帖》四摞、八盒。炕上有玉如意,有铜暖炉,有“迎手”(方枕);炕桌上摆着:笔筒、笔山(笔架)、砚台等文房用具。
墙上挂着的瓷瓶,叫壁瓶,又称轿瓶,最初是挂在轿中的装饰物。由于三希堂空间狭小,被乾隆皇帝因地制宜应用到了这里。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罗历代及当代名家书画,品鉴、摹习。乾隆帝在三希堂内及与三希堂有关的大量文化活动,既有裨益于治道,亦陶怡情性,是其“稽古右文”的文化政策与儒雅之风的集中体现。
三希堂那么小地方,其实等于是一个皇帝的藏宝室,也可以说是个人的博物馆,共有八百多件,魏晋以来的这些书画、碑帖,这个都是精品,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是一个聪明的、智慧的、很有学养的一位皇帝。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之中也是不多见的。
1735年乾隆25岁登基移居养心殿,直到1799年89岁去世,在这儿生活了64年。
乾隆帝儒雅风流,精于骑射,一生著文吟诗,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乾隆帝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
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来写诗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写诗超过一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乾隆帝熏风琴韵图。
乾隆皇帝是著名的“文人”皇帝,他擅书法、好题字,一生写了上万幅书法。留下如此多的墨迹,是否也有绘画传世?事实上,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绘画,至少有一千四百幅之多,只是鲜为人所提及罢了。
乾隆御笔《岁寒三益图》。
乾隆御笔《柳塘凫浴图》。
乾隆御笔《寒山别墅图》。
乾隆为祝贺母亲八十寿辰而创作的《多禄图》。
《多禄图》上的题跋:“于避暑山庄见呦鹿卓立而戏,辄写其畅适之意,且鹿为不老之兽,装以成轴敬献慈宁,以介眉寿也。”
乾隆御笔《水仙册》。
乾隆御笔《双清图》。
乾隆行书《大士像并心经图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禁600年大展看点 | 养心殿背后的风云变幻
走进故宫|养心殿(4)
【名家印鉴】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印鉴
乾隆印章大全  乾隆皇帝印章落款
乾隆 印章落款
故宫的那些匾额的含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