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学术] 中原文化对西域铸币的影响
[justify][ltr]货币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是社会、经济、文化的载体,是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最具说服力的实物资料。中国是世界上用金属铸币、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一直到清亡,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铸币的主流,几千年来形成了强大的中国货币文化。西域地方政权铸造的钱币是中国货币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虽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但其形制特点、钱文寓意无不具有中央王朝和中原铸币的特征,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钱币形制以圆形方孔为主,钱币文字先后有汉文、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汉文,汉文化无疑是西域货币文化的主体。至今遗留下来的西域钱币实物毋庸置疑的证明了两千多年以来,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无论各个地方政权如何频繁更迭,新疆始终是祖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tr][/justify]
[justify][ltr]新疆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其疆域内发现的钱币不仅有本地铸造的钱币,也有中原钱币和外国钱币。因而新疆所铸造的钱币在具有与中原地区一致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及一定的国际性。这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特点,因而这里成为东西方货币文化的荟萃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灿烂的西域钱币文化,西域铸币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中原文化对西域铸币的影响,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西域铸币不论从钱币形制、钱文寓意等各方面都具有中原钱币的特点,受中原文化的影响。[/ltr][/justify]
[justify][ltr]一、圆形方孔始终如一[/ltr][/justify]
[justify][ltr]众所周知,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在公元前210年统一货币,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开辟了古代货币的新纪元。从此,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制,一直沿袭到清末,大概有2000余年。铜钱采用外圆内方的形制是皇权思想和一统天下的表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而在钱制形式上将这种宇宙观反映出来,以外圆像天,以内方像地,天覆地载于一钱之中,象征君临万方,万宇一统。而西域地方政权铸造的钱币也效仿中原钱币沿袭了圆形方孔这一形制,并且始终如一。自汉代以来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王朝始终没有失去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强大的中原文化始终影响着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作为主权象征的中原圆形方孔钱在西域各地流通的同时,西域地方政权自铸的钱币也效仿中原王朝钱币的形制,以表示对中原王朝主权地位的尊崇和自己的附属地位。如汉龟二体钱(图一)、龟兹小铜钱、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元”字钱、“中”字钱、高昌吉利钱、回鹘文钱、突骑施钱、粟特文钱等无不具有圆形方孔的中央王朝钱币的特点。[/ltr][/justify]
[justify][ltr]                [/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图一[/ltr][/justify]
[justify][ltr]二、汉文字始终是主体[/ltr][/justify]
[justify][ltr]西域地方铸币中,钱币文字先后出现了汉文、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汉文,汉文化无疑是新疆货币文化的主体。从最早的汉佉二体钱,钱文依然采用汉文,大型的“铢重廿四钱”,小型的“六铢钱”(图二)都采用篆体所书;到汉龟二体钱,更是完全仿照汉五铢钱铸造,钱面“五铢”二字完全与汉五铢钱文一样;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完全按照中央王朝年号铸造,钱文用楷书汉字书写;高昌吉利钱、开元通宝背粟特文钱,完全仿照中央王朝制钱铸造。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一点,历史上的西域诸政权始终与中原王朝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图二[/ltr][/justify]
[justify][ltr](三)钱文寓意始终不离[/ltr][/justify]
[justify][ltr]  虽然历代中央王朝一直都没有失去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但是,也不可否认历史上的有些时期,新疆由于地理偏僻,中原王朝受战争祸乱不断、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对新疆地区的完全控制无法时时做到,以致在有些时期西域被不同时期的各种割据势力割据和统治,中原王朝多次失去对西域的有效管控。特别是从唐代晚期到清代早期这段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力减弱,伊斯兰教的传入导致伊斯兰文化的入侵,在几百年的宗教文化斗争中,最终伊斯兰教取得了胜利。这一时期,除去中原货币继续在西域地区流通之外,新疆本地自铸货币发生巨大变化,本地自铸货币上的内容被伊斯兰文化所取代。从喀喇汗国、察合台国到叶尔羌国所铸造的货币看,铸造方法上完全采用西方货币打压式方法铸造,抛开了中国浇铸式方法铸钱;形制上也抛开了外圆内方的形制;钱文更是没有汉文字,采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文字。这说明中原王朝对西域军事控制力下降,导致对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力的减弱。但是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根深蒂固,在钱币铸造中也反映了出来。比如喀喇汗朝铸造的钱币,虽然完全属于伊斯兰钱币文化体系,但打制钱币的汗王骨子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表现在钱币铭文中,“桃花石可汗钱”(图三),意为“中国汗”,并且喀喇汗国有多个汗王在钱币铭文王名之后都冠以“桃花石”。他们以中国的桃花石可汗自诩,当然不足为奇,因为祖国和故土是他们的根,自己所建立的王朝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ltr][/justify]
[justify]
[ltr]
图三[/ltr][/justify]
[justify][ltr]纵观西域整个历史,不管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西域实行过有效的管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我们发现强大的中原文化始终影响着西域地方铸币各个方面,西域铸币不论从钱币形制、钱文寓意各方面都具有中原钱币的特点,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汉文化无疑是西域货币文化的主体。新疆至今遗留下来的西域钱币实物毋庸置疑的证明了两千多年以来,新疆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tr][/justify]
[justify][ltr] [/ltr][/justify]
[justify][ltr]参考资料:[/ltr][/justify]
[justify][ltr][1]杜坚毅《从新疆铸币史看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与影响》,《新疆钱币》2010年04期[/ltr][/justify]
[justify][ltr][2]蔡杰华《再论天圆地方铸一统》,《新疆钱币》2008年第02期[/ltr][/justify]
[justify][ltr][3]蔡杰华《试论新疆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地位》,《新疆钱币》2008年04期[/ltr][/justify]
[justify][ltr][4]邱德美《龟兹铜钱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浅议》,《新疆钱币》2010年02期[/ltr][/justify]
[justify][ltr][5]陈勇斗《汉龟二体钱版式及形制初探》,《新疆钱币》2009年04期[/ltr][/justify]
[justify][ltr][6]杨文清《对‘高昌吉利’钱探讨之我见》,《新疆钱币》2009年01期[/ltr][/justify]
[justify][ltr][7]杨文清《对汉粟特双体文‘开元通宝’钱的探讨》,《新疆钱币》2008年04期[/ltr][/justify]
[justify][ltr][8]钱伯泉《高昌回鹘国回鹘文铜钱研究》,《新疆钱币》2009年04期[/ltr][/justify]
[justify][ltr][9]伊斯拉非尔·玉素甫《回鹘钱币再探》,《新疆钱币》2009年03期[/ltr][/justify]
[justify][ltr][10]周延龄等《对突骑施粟特文钱的探讨》,《中国钱币》1995年01期[/ltr][/justif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龟兹无文小铜钱
通过钱币读懂西域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
中国古代钱币(组图,上中下)
中华钱币文化开篇,战国小型三孔布《平台背十二铢》珍赏
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珠子
牧古说古珠第三十七篇-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珠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