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党走|千军万马战海河——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运动

根治海河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海河工地上推独轮车的民工们。

海河新貌。本报资料图片

1963年洪灾一瞥。

燕都融媒体记者 任利/文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开启了海河流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治水运动,掀起了党领导下的流域治水事业新高潮。

这项工程持续近20年,以我省民工为主力的治河大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借一把把铁锨和一辆辆独轮车,成就了海河的安澜局面,基本解决了海河流域的水患问题。

河北人痛心的1963年洪灾记忆

海河水系是中国七大水系之一,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邻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海河流经了我省70%以上的土地,在我省的流域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我省三分之二河流属于海河水系。由于海河水系上游支流繁多且分散,下游集中,河道容泄能力上大下小,历史上多次发生洪灾,给流域内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连降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海河流域各河堤防相继漫溢溃决,平地行洪,水深数尺,数百里内一片汪洋。

据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王利利介绍,1963年的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导致当时的石家庄地区各条河流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峰流量,满溢决口不断发生,洪沥混流,仅滹沱河北堤就有49公里堤段满溢,最大洪流达到5700立方米每秒。

据记载,此次洪灾导致河北省受灾严重,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3亿元,间接损失13.1亿元。面对来势凶猛的洪水,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群众顽强应对,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完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交给的“保卫天津市,保卫津浦路”的任务。

毛主席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

1963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河北省委领导对救灾、治水工作的汇报时,深情地说:“你们都是河北人,你们就是要把河北的灾民救出来,要把水切实地治起来!”“我现在不做湖南人了,要做河北人,生在湖南,死在河北。”毛泽东主席为河北省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

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发出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也都为河北省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介绍,1963年洪水后,我省总结治水经验教训,制定了“上蓄、中疏、下排,以排为主”的治理方针。上蓄,即在上游修建和加固水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拦蓄洪水,发挥综合效益;“中疏”,即疏通中游河道,使其顺畅泄水,不致泛滥;“下排”,即在下游开辟入海尾闾,使洪沥水通畅入海。不久,在水电部的指导下,海河的“两个十年”治理规划出台。

按照规划,根治海河工程分两个十年实施。第一个十年,即从1964年到1973年,工程重点放在中下游防洪河道和排沥骨干河道治理方面。第二个十年,即1974年到1983年,续建、新建、扩建、加固大中型水库,提高防洪安全标准;扩建排渠,提高黑龙港流域除涝标准,扩大水源,增加灌溉面积。

1965年7月1日,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在沧州正式成立,随后不久,邯郸、邢台、石家庄等8个专区及所属有关县都成立了根治海河指挥部。

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

根治海河是一项宏伟的治水工程,也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1964年至1980年,我省每年组织七八个地区,八九十个县市,三四十万民工,大协作,大会战,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一条河系一条河系地进行治理。参与治河的民工主要是来自天津、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唐山等8个专区,绝大多数是年龄在18岁至50岁的农村男劳动力。

“1965年7月初,根据全省部署,石家庄地区建立了根治海河指挥部。动员赵县、藁城、无极、晋县、深泽、束鹿6个县的民工跨地区参加施工。”王利利介绍,从1965年至1981年,石家庄地区每年冬、春季均组织2万到6万民工,长途跋涉,转战于各条河道,战斗在海河工程的各个现场,先后参与完成了黑龙港除涝、子牙河系防洪、滹沱河治理、扩建独流减河、大清河千里堤加固、北京排污河治理、潮白河会战等21项骨干工程。总计出动民工54.7万人次,开挖土方1.26亿立方米,填筑土方5841万立方米,疏浚河道450余公里,每期都高质量完成任务,为全省根治海河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记载,当时我省各级指挥部坚持自力更生,勤俭治水。1964年冬,沧州地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大干一个冬春,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原计划3年、投资3900多万元才能完成的宣惠河疏浚工程,树立了自力更生、勤俭治水的先进榜样。1965年黑龙港排水工程,原规划投资3亿多元,后压缩到1亿元。在实践中,广大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科学施工,点点滴滴讲节约,最后只用了8100万元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利用结余资金,提前建成了两座总长3300多米的子牙新河和滏阳新河铁路大桥。

“根治海河运动十几年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国家的投资都是有限的,施工人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治水,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王利利说。

伟大工程造就河清海晏

从1965年启动到1980年大规模工程结束,数百万燕赵儿女不计报酬和名利,奔赴远离故土的海河工地。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超强度的劳动,凭着一双手、一把锨和一辆独轮车,为根治海河而万众一心,奋斗不已。一时间,全省涌现了妻送夫、母送子,父子兄弟同上海河的动人场面。

本来规定不让妇女上海河,但藁城、迁西、保定等地妇女自发组成“红姑娘”排、“铁姑娘”连,一次又一次地开赴工地,参加了一期又一期的根治海河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根治海河各项工程的顺利完成。

1980年,大规模治水工程基本完成。

根据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整个工程先后开挖疏浚了黑龙港河、子牙新河、滏阳新河、大清河、永定新河等53条骨干河道,总长度3641公里;修筑防洪堤3260公里;修建闸、涵、桥等建筑物3445座;在上游续建、扩建和新建大中型水库30多座,总投资17.25亿元,共使用土石方、混凝土13.35亿立方米。自此,海河流域各水系都有了单独的入海通道,排洪能力比大规模治理前提高了4.34倍,洪水危害得到了初步控制,创造了海河40多年的安澜局面,确保了华北城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链接】

一定要根治海河

根治海河工地现场。

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开启了海河流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治水运动,掀起了党领导下的流域治水事业新高潮。

1965年7月1日,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在沧州正式成立。从1965年启动到1980年大规模工程结束,数百万燕赵儿女不计报酬和名利,奔赴远离故土的海河工地。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超强度的劳动,凭着一双手、一把锨和一辆独轮车,为根治海河而万众一心,奋斗不已。

1980年,大规模治水工程基本完成。自此,海河流域各水系都有了单独的入海通道,洪水危害得到了初步控制,创造了海河40多年的安澜局面,确保了华北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治海河:“治水大军”用奋斗成就梦想
人祸型天灾:宋朝'治理'黄河的奇葩故事
滹沱河在古代曾经是黄河的支流,她是如何变成海河流域的河流的?
白洋淀: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曾一度干涸现要靠引黄河水续命?
散文||根治海河,难忘的历史岁月
灾害与应对:华北“63.8”大洪水与“根治海河”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