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道锡行”与随州编钟

2019-12-29 16:42

2013年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M28曾侯墓葬出土两件铜锭,含铜量高达98%。M37曾侯贵族墓出土一件孔雀石(成分:碱式碳酸铜)。M111曾侯犺墓出土一套5件青铜编钟。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

M28曾侯墓葬出土两件铜锭

M111为西周早期曾国君侯“犺”的墓葬

M111曾侯犺墓出土一套珍贵的5件青铜编钟

专家对叶家山出土青铜器进行铜铅位素的检测,证明铜料中的铅同位素数据与安徽铜陵、江西瑞昌铜岭和湖北大冶铜绿山均有叠合,其中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料的数据更为接近。据此证实,曾国部分青铜器使用了大冶铜矿的铜料。

安徽铜陵金牛洞采矿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采矿遗址

江西瑞昌铜岭采矿遗址

长江中下游铜矿料开采后,为便于运输而冶炼成铜锭,经过“随枣走廊”运往中原(河南)和关中(陕西)地区。因曾侯与周王都是“姬”姓宗族,受命周王朝分封于“随枣走廊”扼守“金道锡行”的主线路,承担着保护、控制、运输、管理南方铜、锡资源的职责。

中国铜矿资源的分布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以长江中下游最为密集)

曾国“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取了丰富的铜、锡矿料,通过当地的能工巧匠,铸造出几万件青铜器,包括:曾侯犺编钟、曾侯乙编钟、尊盘、冰鉴等举世闻名的礼乐重器。因此,随州被文物专家誉为“青铜器王国”。

古代青铜编钟制作过程,熔炼铜料、浇铸铜液、编钟成品

“金道锡行”的开通和使用,兴盛与凋敝。既决定商、周时期诸侯国的兴衰,又影响先秦时期整个社会的进程,更推动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延续。

知识点“青铜器王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为摸清全国馆藏文物家底,成立了“全国文物鉴定专家组”。故宫博物院青铜器研究专家杜廼松“被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作为青铜器组牵头人带队对全国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鉴定和一级文物的评定工作,来到随州博物馆看到馆藏数百余件商周时期青铜器,大为惊叹,其中安居刘家崖出土曾国青铜器让他爱不释手。称赞随州是“青铜器的王国”。(备注:闻名世界的国宝青铜器“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都是经他鉴定与评级的。)

杜廼松,男,1937年6月生,北京市人。文物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98年9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家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隨州博物館館藏銅器欣賞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究竟有多牛?
楚国经略鄂东南铜矿资源的考古学观察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到底有多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带你走进随州青铜器王国,探其古老神秘与文明
【论坛】张闻捷丨周代的“行钟”与“行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