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胡人牵马铜俑

东汉(公元25-220年)
马高:51.5cm,长:45cm,重:12.15kg;俑高:43.7cm,重:6kg
1976年湖南省衡阳县富溪乡道子坪出土
牵马铜俑,深目,高鼻梁,浓眉大眼,胡髯卷曲,耳上穿环。戴帽着履,穿交领右衽紧袖长袍,腰间束带站立,左臂曲于胸前,右手上举作牵马状。从相貌与配饰可判断此牵马俑为胡人,反映了当时中国与外族交流的情况。
铜马,马健膘壮,头饰雄性,竖耳,仰首作嘶鸣状,尾呈弧形,近端处打结,马饰衔,勒辔[pèi]齐全,颈下系有三环。铜马体态矫健,造型动感、逼真。
道子坪1号墓是一座有前、中、后三室长达15.5米的大型砖室墓,与铜马和牵马俑同出的器物有方格纹硬陶罐、铜齿轮、神兽纹铜镜和剪郭“五铢”铜钱等,说明这是一座东汉晚期墓。在同一墓地发掘的3号东汉砖室墓的墓砖上有“二千石”铭文,而3号墓的规模要小于1号墓,说明1号墓的主人应是“二千石”(郡守)以上的高级官吏。该组文物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为我们研究东汉的民族关系和农牧业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深入探索

一.说“马”
马为六畜之首,是古代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不但是冷兵器时代打仗快速进退的法宝,而且还是农耕、商旅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马的骨骼,证明先民在此时就已开始对马进行驯化和饲养。商周时期,马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成为战争和日常生活中驾车、代步的重要工具。从甲骨卜辞得知,商王朝已设置有马师,《周易》中就有“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记载。唐朝在牧马和养马方面达到了极致,在上层制度设计上已相当完善,除了建立专门机构管理全国的马匹,形成马政机构,有太仆寺、尚乘局,架部、太子仆寺等,还建立了马的户籍制度,并在养马育马技术、马医学、相马术方面得到极大发展,甚至与马有关的马蹄铁、马鞍等配套设备方面的技术也达到提升,并形成产业链。与马有关的经济发展,还影响了文化的形成和上升,唐三彩、骏马石刻、曹霸绘马、马球运动和比赛都在此时应运而生。
人类对马的喜爱,从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证明。无论是秦始皇陵出土的挽车陶马、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上那浑厚粗犷的马踏匈奴石雕、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祭坛区的六匹石刻骏马,还是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奔马图》,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也不论是青铜,还是陶瓷,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几千年来,以马为题材的器物或作品,堪称中国的一绝,马的神情和内在风貌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博得中外人士的青睐和赞美。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周马纹铜簋,在器身上别致地塑造出立体的马匹造型,在商周青铜器中可谓独树一帜。

马纹铜簋 湖南省博物馆藏

    1974年横空出世的兵马俑,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个大小不一的俑坑中摆开阵势,威严静立,为今人昭示着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帝国恢宏。据估算,尚未全部挖掘的俑坑中约有陶马600余匹。这些与真马大小相当的陶马造型逼真,神采奕奕,当为秦时良马之写照。而马厩坑中的圉[yǔ]人俑也栩栩如生。秦兵马俑,堪称中国雕塑史上空前绝后的神异之笔。

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挑选好马的经典名著《相马经》。帛书残片现存77行,约5200字。《相马经》内容包括经、传、故训三部分。其内容主要是对马头部和有关相马的理论。它的出土对研究我国畜牧史,提供了历史文献上从未见过的汉初关于相畜方面的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相马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马经》  湖南省博物馆藏

    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雷台汉张将军墓发掘出一匹铜奔马,马作飞奔状,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鸟身上,鸟惊恐地回望,整个马的重心就放在这只鸟身上。分明是凝固的雕塑,却展现了天马行空的迅捷。

东汉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藏

相关评论

1、金则恭, 《湖南衡阳县道子坪东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81年第12期

2、熊传新, 《湖南常德南坪东汉“酉阳长”墓》 , 《考古》1980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三)
遗迹遗物|绵阳五绝之汉代铜马
中国马镫何时出现?
出土文物之象牙器
凤舞九天——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唐代彩绘三彩釉俑人陶马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