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谈简体字,以考古出土南宋官窑学术标本为例

杭州是南宋都城,地下埋藏南宋文物丰富。

看到出土的南宋文物,上面有中文简体字,很多人都会怀疑,是不是假的。

一般性的概念里,古代用的都是繁体字,简体字在大陆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没错。

然而,历史往往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复杂得多。

古代有没有简体字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研究证实过。唐代敦煌文书里就有。

今天讲一下南宋有没有简体字?我们用考古事实来说话。

吴山上的杭州博物馆,有一件当年考古出土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窑址的窑具荡箍。上面有“修内司窑置庚子年。。。匠师造记”等铭文。

大家注意看,“修内司”的“修”字!就是明显的一个简体字。一般认为,“修”的繁体字,写作“脩”。

我们再来看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皇城图》,“修内司营”的“修”字,也是简体字。

国务院2013年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之一〈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在该对照表中“修”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脩”,其实是“修”的异体字。

这个问题,当年海峡对岸最著名博物馆里的专家,都曾犯过错,这是我亲自经历遇到过的一个事情。可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惯性思维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专家也会有盲点。如果当时盲从专家的意见,或许就错过最珍贵的资料了。

所以,我们将来若遇到一些文物,带有简体字的,不要快速轻易否定。先检讨一下我们的历史知识够不够丰富?(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 58 是 繁体字与简体字不能相掺
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 058是---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
写书法,这些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雷区不要踩到
中国是什么时候繁体字改简体字的?
【引用】简体字与繁体字比对
简体字和繁体字的来龙去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