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注释 (1)

 

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 (1--20)

                                                       序            言        

       我习书多年,有时断断续续,未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仅仅是心血来潮之下,拿笔写写而已。如此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简直谈不上什么“习书”!2006年起,我“痛改前非”,开始“发愤图强”,天天坚持习书,时间在三到六个小时左右。三年以来,我自觉书艺大有长进。

       习书之余,我也会浏览一些书法杂志和书法论著,更着重地研习了一些与书法理论相关的古今书家的论著。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复习,我感到自己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一知半解,对书法有了更深地认识和把握。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线条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我对艺术有着天生的爱好,不管是音乐、文学,还是书法,我都对之有着深切的感情。只是虽然样样喜欢,却又皆样样不精,没有什么深厚的造诣。在艺术中,书法和音乐、文学中的诗歌有着神奇的关联,若没有对它们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旁人是无法理解其中三味的。我虽然对艺术涉猎不是太深,却也不是一个门外汉可比。书法、诗歌、音乐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我在此不需赘言,仅略说对联在书法中的关系。

       在中国,对联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书法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自有对联始,就直接同书法融合在一起。书法不一定同对联有关系,对联若作为欣赏艺术,就一定同书法有关系。书法对联,是一种可以给人至高的美的享受的。

       在此不去深入探讨书法和对联的关系。

       我把一些前人的论述、经验及自己对书法的一些见解,用对联的形式,把它们归纳成一百幅对联,并用各种书体书写出来,使人看上去一目了然,言简而意赅。在录出这些对联的同时,我还对它们作了一些简单的注释。把自己的体会、经验写出来,也算是一种“理论”吧。

       这百幅书法理论对联也许有的不够工整,但是内容绝对是正统的继承。有些书法史上错误的、片面的言论,这里概不收集。

                                                                                  2010年元月14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二)

                                      

                                 一、 蠢书万言值三笑

                               妙款一字抵千花 

       洋洋万言,若是写得一片潦草,让人看了莫名其妙,也不过是博来旁人的笑声罢了;而一幅再好的书法作品,如是款落得不好,也是会大大地影响作品的审美情趣的。

       书法固然要多练才会好,款却与“练”无关。一件书作,论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上、下款之间,还有印章;印章又有闲章和冠名章之分。作品中,落款的字不能太大,否则必有喧宾夺主之嫌。上款不能高过天头,下款不能低于地脚,并且下款尾字下面要留有盖印章的地方。款要活泼,勿呆板,特别是下款,可以针对内容给予适当地说明或补充,这些款千万别落俗套,人云亦云。不好的款,等于没有;好的款,欣赏作品的人会越看越爱。总而言之,好款、善款要与书法内容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每一个字都要认真斟酌,不能马虎了事。

       好作品,须有妙款相配,方称佳作也。

                                                                            2010年元月15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三)

                                                                               

 

                            二、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骨露 

                                   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添

      古来书界关于执笔、用笔一直有中锋和侧锋的争论。中锋运笔瘦劲干挺,骨气凛冽;侧锋行笔则棱角锋锋,笔画粗厚。无论中、侧,我以为,都要视情形有别交相使用,不能单用某一笔法却抛弃另一笔法。当然,大多数情形之下还是要用中(正)锋的,间或用些侧(偏)锋,当令作品更加生色,或露骨,或添肉,线条更为丰满。

       千多年来,中、侧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现在,还是在各说各的理。这种争论,也没必要去统一,艺术本来就是多变的,多变方能致美。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指此也。

                                                                             2010年元月16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四)

                          

                                                           

                                                           三、笔斜以锋露

                                         管正而意藏

        所谓侧锋,就是笔管稍斜运笔,令笔锋在画的边上过去。这样写出的笔画,会产生一边光一边毛的效果。

       正锋,即传统所说的中锋,它讲究无往不收,锋在画中间运行,内蕴深藏,绝不外露,形成了如欧阳询、颜真卿等大家刚正不阿、挺拔有劲的风格。

                                                                             2010年元月17日作于曼君堂

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五)  

2010-01-18 12:06:27|  分类: 书法对联 |  标签: |字号 订阅

                                                               

                                                       四、心正笔正

                                      手浮画浮

      柳公权曰:“用笔在心,心正笔正,笔正乃可法矣。”一个人要写出好的字,首先须正其心,要求他品格端庄,品性正直,无虚伪,无造作。这样的人,只要有恒心练字,肯定能练好字的。

       写字时,手要有力。力从何来?一般来说,肩带肘,肘带腕,腕牵指可也。如此说来简单,做来绝不易为。一笔一画,莫不耗神费力。指抓笔管,当然手指最为关键。笔正、笔斜、笔快、笔缓,皆看手指的有力与否。这个“力”,非死力、蛮力,乃是千锤百炼下出来的运笔之力,非屠夫斗士所能为也。

       心端正,手又不轻浮,则书艺提高可期。

                                                                                 2010年元月18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六)

                 

                                                                        五、偏以取态

                                                正而立骨

     偏锋耶?正锋耶?纵观古今书家,无不正偏兼用。个别书家一意宣扬中锋,然观其作品,却也不乏偏锋用笔。如何运用,如何取舍,视乎个人修为若何。“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宋末元初大书家赵孟頫所说的。以我思之,未必如是。每个人有不同风格,不一而足,用笔也当然不可一概而论之。

       偏锋取笔,侧锋入画,可以令笔画意态万千,优美至极;中锋行笔,正锋藏意,能够使线条间架刚硬劲直,壮美无方。以此论之,优美兼要壮美,则中、侧皆必须也。

                                                                                       2010年元月19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七)

                                                

                                                六、用笔之势,毋须特定;

                                  为书之体,不可专执。

      自然、天真之态,是书法艺术中最为难能可贵之处。这种作品毫无斧凿之痕,比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不知强了多少倍。

       一个人练习书法,入帖难,出帖更难;出帖之后,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书风或字体。这条路,是几乎每一个习字之人都要走的,但是我们在创作作品时,那是追求一种美的境界,根本上没有可能生搬硬套下来。

       一幅作品,首先要看内容:内容豪迈,字也豪迈;内容柔美,字就柔美;内容婉约,字便婉约……不管什么内容,写字时都要在字里行间凸显出内容的风格来。要达到这种水平,非有二、三十年经验而不可得。有了经验,就千万别执着、生硬,要在具有一定法度的情况下,大胆创新,敞开怀抱去写,绝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尽量在不经意间创出天真烂漫、自然和谐之作。

        笔势、书体,虽有一定之规,却也非毫无变通之处,须讲究灵活、灵动,只有如此,才能使作品更有具神韵和风采。

                                                                             2010年元月20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八)

                                                              

                        七、独中锋,必至无锋而后止;

                           兼侧管,方生有骨以前开。

     先人(大家除外)作字,多重中锋,而弃侧管,殊不知,此乃一大弊病也!

       单用中锋,体无变化之态,字形必定拘束,不能促自然之局。写来写去,最后肯定造成无锋之境,再无任何作为。如此,岂不悲乎!故重视中锋是对的,而单独仅用中锋却不可取。

       远观古人名帖,其作字入笔,常用侧锋,灵动飘逸,姿态万千。中锋兼侧管,才能令笔下之字既有骨气,又有灵气,从而写出更高境界的作品来。当然,画中多用、常用中锋很好,这样可免浮滑、轻漫之病。

                                                                              2010年元月21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

                                                     九、飞鸟出林势

                                    惊蛇入草姿

     草书极致也。

       一笔一画,一字一行,一篇一牍,在草书来说,若能有出林飞鸟、入草惊蛇之态,则如此之作品,必是顶尖佳作。

       草书,更为讲究的是运笔灵活,不事安排,上下左右,线条飞舞,纵横无度,似左实右,引上带下。如天空飞鸟,随意而飞;若草中惊蛇,难测其势。写出的字,有时三、五字连成一字,有时两行混为一行,有时小字三个无一个大,有时三个没一个长,变幻无方,鬼神莫测。

       一幅好的草书,要在气势上连贯始终,要在神韵上贯彻全篇。当快则快,当缓则缓,当停则停,绝不拖泥带水,勉强为之。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一)

                           十一、八面锋尚不够使,何论一中锋;

                         万方管且才堪用,遑言半侧管。

       中锋、侧锋之别,前面论述颇多,说来说去,皆言需两种用笔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稍有偏颇。下面一说亦可:

       常用中锋,间用侧锋;圆用中锋,方用侧锋;中锋正气,侧锋添韵。

                                                                            2010年元月24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二)

  

                                                          十一、书要兼备阴阳二气

                                           诗须共存动静双修

     书道中,阴者,柔、妍、媚、圆,即优美之态也;阳者,刚、键、劲、方,即壮美之体也。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一幅优良的书法作品,皆需具备阴阳二气,缺一不可。作品以雄强为主,却也不可失之以阴;作品以柔弱为主,同样不可失之以阳。只要平时习书时,多注意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则书品自然可达高深之境。

       诗、书一道,纹理如一。诗歌,特别是一首好的诗歌,极富感染力,令人读了或心潮澎湃,或黯然泪下。但要达到这种境界,绝不易为,非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浓重的生活气息而不可为。好的诗,讲究动静之美。动,行为、语言,自然中动态的描写;静,心理、外貌,一切可想可望之静态的抒发。动静结合,必然通达。

      从上分析可知,阴阳、动静一理也,无论诗歌书法,皆务必遵循其理,不可稍有懈怠,忘乎所以。如此,则艺有所成也!

                                                                                  2010年元月25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三)

   

                                                   十二、 诗须逊书三分韵

                                         书却输诗一段情

     书法由线条组成,讲究动感。在线条的千变万化的流动中,那种气质,那种神态,那种情韵,是诗歌所无法比拟的。

       诗歌重情,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欢喜,一种悲伤,一种无奈之感,那是多么得动人,多么得纯真呀!书虽有情,却根本同诗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总结一下:诗重静态中融动之美;书偏动感里柔静之神。不管诗或书,都离不开韵、情,只要是好的,不经意之下,自然生韵、生情。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四)

                                                   

                                                十三、有中先藏,有侧先露;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书道精义,要用八个字来概括,绝对没有这八个字更为准确和合适:“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是每一个习字者首先需弄清的书理。上面所引八个字,从字面上来分析,是凡有“垂”的必“缩”,凡有“往”的必“收”,这当然没错。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缩、不收,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比如悬针竖不缩,左尖撇不收,仅乃表面上如此,从“笔断意连”之理来看,还是有缩、有收的。

       至于凡有中锋先需藏锋,凡有侧笔先需露笔,是中锋和侧锋的辩证关系,前面已有多述,这里就不说了。

       中侧和缩收,是书法艺术史上讲述、争论最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样,只要习书者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风格多去逐磨、去锻炼,自然就能掌握其间的精髓。不但在间架结构上、笔画组成上,就是在字与字间、行与行间、通篇布局上,都可以用中侧和缩收来细而述之,一样可以通用无误的。

                                                                              2010年元月27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五)

                                                                      

                                          十四、草法楷写,简而又动如脱兔;

                                  楷艺草书,繁之还静比澷烟。

     古今书法家对楷书、草书都有一个相同观点的法度:楷书草写,草书楷写。

       楷书,也谓真书、正书,写出来的字端端正正,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组合在一起。初习楷书者,只懂在横平竖直的层面用线条凑合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就仅仅是“字”罢了,不能、也不可能称之为“书法”。这种字在行家眼里,那是死气沉沉的,没有活力,缺乏神韵,毫无生气可言。要写好楷书,在熟悉笔画和间架结构的前提下,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叫“楷书草写”。

       楷书草写,顾名思义,就是楷书要融合进草书笔法去写。一个方块字,它的线条间必须有“起、承、转、合”的呼应关系。楷书的每一笔几乎都有停顿,它的这种停顿,笔势向着下一笔的起点,形成一种很好的遥相呼应的关系,彼此之间绝不孤单,而是很好地相互关照着。这种笔法,就是书家口里经常念叨的“笔断意连”。

       反之草书,就要楷写。草字充分展示的是线条中流动的美的姿态。这种流动,有狂草的连绵不断、一泻千里;有今草的时断时续、常有牵丝;也有隶草(章草)的魏晋古意、曲美婀娜。不管何种草法,都不能写得一塌糊涂,象流水帐一样,要注意“缓、急、快、慢”的节奏感。当动则动,当停则停,当连则连,绝不勉强为之。写草书,节奏不能乱,要有写楷书的心态,这样才不致于乱了方寸,写出的草书作品才有“清水自然流动”的和谐的美感。

       总之,动如脱兔的草书,要动中有静;静比漫烟的楷书,要静中有动。这些动静关系,只是因为书体之别而有主次之分罢了。

                                                                               2010年元月28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六)

  

                                                  十五、未有不善真而工于草

                                       从无总精草却废于真

     真书快而成草。自古以来,凡善草者,皆精于楷,从无楷书不精却精于草书者。习书者千万不能好高骛远,楷书笔画、结构若不能了然于胸,心到手应,熟极而流,则行、草书肯定难以精致。

       而一些以工于草而名之于世的大书家,于楷书一道,也是常练不懈并精于楷。他们深知,草法楷写,不精楷,何来楷写?草书的笔法、笑意虽有别于楷书,却也非完全不同,毕竟楷书是因草书而来,草法是因楷法而精。

       以我的看法,不论习何种书体,都不能放弃楷书的临摹、锻炼;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要终生坚持不懈地坚持练习,不管写的字有多好。在这里,我想对广大习书者提一点忠告:“写一生的字,练一世的楷书。”若能做到这点,则行、草可随意而为矣!

                                                                                2010年元月29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七)

                                                                  

                                    十六、草宜流而畅,随势生态多劲转;

                               真贵收以凝,从形取容总遒折。

     草书是在线条的流动中产生美感。这种流动,不能有“涩”的形态存在,而要保证绝对畅通:在线条的转动中,笔势保持最有“劲”的流动,随形势衍生出千万种形态。这里的“涩”,不是指线条的飞动,也不是指线条的边毛,而是指运笔中的不干脆、不畅顺,时生笔势无所适从之意。这里的“劲”,也并非指莽夫劈柴之力、拳手划拳之力,而是指运笔过程中那种毫不勉强、水到渠成、一泻千里的力度和圆转。“流、畅、劲、转”四字,就是草法真谛。

       真书切忌浮滑,不安分,要注意笔断意连的法度。真书,要正,要收得住,到产生凝重的境地为止。真书总体来讲就是字形方正,绝无草书般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也并非说它就是死板板的,它也有容貌可取。怎讲?真书随笔画的繁简、间架的错综而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容”,令人在庄重中以美的享受。不管何种真书,皆重遒劲,力逾千斤,在一丝不苟中运笔,却又不显得呆板。它的力度,特别集中在“折”中,单折、中折、连折,皆气度不凡,令人望而生畏。要保证真书的劲道而不显迟滞,就把握住“收、凝、遒、折”四字。

                                                                                2010年元月30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十九)

                                                       十八、灵远虚空最具神韵

                                          中偏正侧方得妙锋

     这还是说的章法和笔法。

       灵者,空灵、慧敏、有意无意之中也;远者,伸展、长远、可望难及之意也;虚者,虚无、飘曳、云遮雾罩之景也;空者,空洞、渺无、清幽宽畅之感也。达此四要,想无神韵而不可得也。此四字,概括了书道最高处之极则,无过于此者。古来书家为追求此最高境界,不知下过多少苦功。在临古中创出新意,创出自己的品格,谈何容易呀!

       至于中、偏、正、侧锋,则是书家追求之“八面锋”也。行书用笔,绝不可拘泥于一种法度,要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自己所追寻的意境,故意达于无意,在千变万化中掌握好笔法。八面用锋、四方运笔,正是讲究的灵活敏捷。

                                                                                2010年2月1日作于曼君堂

【原创】百幅书法理论对联注释(二十)

                                                        十九、笔笔中锋无生气

                                          字字实画乏韵情

     以前也好,现代也好,都有书家提倡凡用笔皆用中锋。这样写出来的字笔意全部藏起来了,毫无变化可言,何况“八面用锋”。艺术都是在变化中求美,写字固然以中锋为主,却也未可全抛侧锋用笔呀!

       此联下联是相对草书多些,小楷也有少许可能。笔画要虚实相间,笔断意连。在草书中,还经常出现线条中的空白——飞白。这种特殊的“虚线”,运用得恰当,是很好的线条艺术的美丽。用实间虚,可以增加神韵,不致于呆板而富于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永真书千字文-二王一脉笔法传承的精要
草书创作有哪些技法?
孙过庭《书谱》注释译文
王羲之的前后左右(一) 文/大 荒
世上最精准孙过庭《书谱》释文、译文及其他
《书谱》解读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