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的路都用来回家

刘琪瑞


回家音乐:王杰 - 2014 Live In Beijing 王者归来

乡路弯弯通向远方,通向未知的世界。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渴望走出家门,渴望一直在路上,放飞心情,追逐梦想。可你在他乡还好吗?异域的风尘,宦游的寂苦,漂泊的浮躁,总令游子们漫起悠悠思乡情。


年轻的诗仙李白带着激情和梦想,饮马江湖,仗剑天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旦体味“飘”着的苦涩与虚空,他又思念故乡的美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这片片“明月光”是故乡的,这点点“地上霜”是异地的,故乡的明月甜,异乡的清霜苦啊!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门有车马客行》

偶有贵客从京都而来,谈及回到了故乡,见到亲人格外亲,李白欣喜不已,赶紧呼唤孩子打扫房间,招待客人,坐在一起共同谈论人生的悲辛。



故乡只在游子的梦萦中,一枝红梅、两片茱萸,总令人梦回千万里,泪湿青衫巾。诗佛王维旅居孟津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诗人强烈的乡思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故乡人、故乡物、故乡事,一个个画面浮现于脑海,凝结为一句简捷的问讯:寒梅著花未?一句胜似千言万语,让我们品咂至今。重阳佳节倍思亲,王维又一次想到了家乡,思念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少的王维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间,佳节思亲,时空转换,这小小的茱萸凝成两地的思念、两地的乡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论路途多长多远,不论求索可妄可达,所有的路都是用来回家的,你不能忘记回家的路。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哪怕你在天宫里遨游,在月亮上度假,最终都要回家。

哪怕千山万水阻隔,也挡不住回家的步履。北宋文人李觏说: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


人们告诉我:夕阳落山的地方就是海角天涯,天涯海角的尽头即是故乡。可恨这连绵的青山阻挡了我归家的脚步,归乡的路一直都在我梦萦。明初诗人袁凯云: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京师得家书》


家在三千里之外,十五行家书撩动归家情怀,早行早好,早归早安啊!



哪怕风雪弥漫,迢迢路远,也难泯归乡的心愿。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说: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风雪交加的夜里,传来清脆的打更声,搅碎了归乡梦,一旦回到家乡梦也踏实了。中唐诗人刘长卿云: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顶风冒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一声声温暖的狗叫声,足以打动人心,我们都是一只风雪夜归的狗儿。


哪怕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也要飞回故乡疗伤。初唐流放岭南的宋之问说: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与家乡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是一春,我要回家了。可为什么越接近故乡,心儿却越胆怯,甚至不敢打听从家乡那边过来的人呢?清代纳西族诗人牛焘云:


回首万里路,途长日西暮。

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

——《自镇沅归家有感》


回首路万里,家在夕阳中,我恨不得生出双翼,飞回家乡,总比栖息在一个个孤独之地好啊!



回到家的感觉就是好啊!有村童探问,有老母迎迓,有狗儿牵衣,有乡音慰藉,有热饭暖心......家乡近了近了,心儿安了安了!


还是那条熟悉又陌生的村头小路,几个玩耍的小儿嬉笑着围上来,煞有其事盘问一番。年老还乡的贺知章喜作《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些垂髻小儿啊,怎会认得我这离家几十年,满口家乡话的糟老头子呢。晚唐的杜牧面对家中孩儿,赋诗《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连小孩子都知道,追名逐利一场空,鬓白如雪回来迟,漂泊半生回家就好!



还是那座狭窄又破旧的青石小桥,家中的小黄狗小黑狗小花狗似有灵性,预知故人今归,早早伫立桥头迎迓了。安史之乱平定后,诗圣杜甫携家人自阆州返回成都草堂,写下《草堂》,其中有句: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首先欢迎我归来的,就是往日豢养的狗儿,牵着衣裤,亲昵地呜咽。邻居也来探望,带来了一葫芦老酒。好友知道我回来,遣人骑马来问我还需要什么。村里人喜我久别乍归,都来探视、问候,欢声笑语溢满了窄小的院落......近现代诗人黄假我的《归家杂诗·其一》,写得更有情味:


初到家乡似异乡,碧山红树换新妆。

独看小犬还如昔,伴我依依入草堂。


家乡变了,旧貌换新颜,唯有没变的是家里的小狗,摇着尾巴,把我迎进家门。



最为催泪的,就是白发老母,拄着拐杖,望眼欲穿盼儿归。晚清诗人许传霈在《侍母归家·其二》写道:


一峰盘绕势崔巍,老屋三间傍水隈。

堂上白头人几个,杖藜言笑出门来。


三间老屋前,白发飘飘的老母亲拄杖出迎,泪眼里含着笑意,为儿拂去一路风尘。


清代戏剧家、诗人蒋士铨一曲《岁末到家》,写得更是感人至深: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天底下最牵挂你的,莫过于家中老母;游子最思念的人,还是慈祥的老妈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万水千山,膝下承欢。”不管你在外打拼得如何,赚没赚钱,也不管亲友探问,家人催婚,都要想着回家过年,回到父母身边。哪怕疫情阻隔,云上的回乡欢聚也一样温馨别致......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9课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识教学 2019春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
那山,那水,那一缕乡愁!
唐朝人的怀乡诗,哪一首写到了你的心坎上?
诗词大会康震盛赞此诗:所有写节日里思念的诗,没有一句超过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