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106)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106)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釋鹿得人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隨從進山打獵,臣子秦西巴跟隨左右。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隻可愛的小鹿,他非常高興,便下令讓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後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隻大鹿緊跟在後,不停地哀號。那隻大鹿一號叫,這裡小鹿便應和,那叫聲十分淒慘。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他覺得心中實在不忍,於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顧秦西巴站在旁邊對自己有什麼危險,一下衝到小鹿身邊,舔了舔小鹿的嘴,兩隻鹿便撒腿跑進林子裡,眨眼就看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說放走了小鹿,孟孫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獵回來的餘興一下子全沒有了,他氣得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唸書的年齡,孟孫要為兒子找一位好老師。許多臣子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孟孫一一接見這些人,但他總覺得不是十分滿意。正當孟孫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開朗,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並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為太子老師。

  左右臣下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們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鍾愛的鹿,他對您是有罪的,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呢?」

  孟孫笑了笑說:「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隻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願傷害動物的母子之情,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於被國君理解,國君捐棄前嫌而合理啟用秦西巴的長處,這一點對我們是大有啟發的。

  

獼猴與雞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大群家雞,家雞個個都長得油光水滑,雄赳赳氣昂昂的。

  有一次,這個人從外面領回一隻獼猴,他把這隻獼猴和他的家雞放在一起生活。

  和家雞們比起來,這隻獼猴實在是相形見絀。牠的外表實在不好看,牠沒有雄雞那鮮紅高傲的冠子,沒有母雞那金黃尖利的爪子,牠身上的毛灰不溜秋的,完全不是家雞那種五彩斑斕的油亮羽毛。從外表看,家雞的確比獼猴漂亮多了。再看生活習慣,家雞們都是啄食,牠們的脖子一動一動的,低頭啄一會又抬起頭來走幾步,樣子十分優雅。而獼猴呢?一副渾然無知的樣子,吃東西、飲水都要用兩隻前腳去捧起來,整個臉都湊到食物上去了,常常吃得滿嘴滿臉都是,真難看。

  可是,這獼猴的品質卻很好。每當有外敵出現,牠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不顧危險,表現得十分勇敢,就連平時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走路傲氣十足的高大的雄雞也比不上牠。這還不說,獼猴的日常工作也十分出色,牠忠於職守,勤勉細心,司晨報曉也在眾雞之前。因此獼猴外表雖不及家雞,但牠依然深得主人喜愛,主人總是親切地稱牠為「天雞」。

  多少年後,這隻獼猴死去了。牠的後代小獼猴依然和家雞們生活在一起。可是,小獼猴卻完全不像牠的父輩,牠違背了父輩的言傳身教。小獼猴從小就不去學習父輩的好品質、繼承老獼猴的優點長處,而是整日羨慕家雞的鮮艷的羽毛,模仿家雞優雅高傲的動作。日復一日,小獼猴總不願離開家雞一步。終於,小獼猴既不會像老獼猴那樣辛勤地司晨報曉,更沒有了臨危不懼、面對敵人挺身而出的勇敢。牠現在只有滿肚子的虛榮,每天只會戴上雞冠一樣的高帽子,挺胸昂首走路,或將脖子一伸一縮地吃吃喝喝而已。

  主人對小獼猴失去了信心,小獼猴也失去了「天雞」的光榮稱呼,只是一隻不討主人喜愛的獼猴了。

  小獼猴的故事教育人們,應該繼承和學習老一輩的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而不要沾染華而不實、游手好閒的不良習氣,否則,即使有了好看的外表,也是毫無用處的。

  

懼老休妻

 

  有一個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兒做妻子。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麗,而且很有才華,為人溫柔賢慧,親戚鄰居沒有不羨慕的。陶邱也感到心滿意足,一家人過得十分幸福。

  一年後,他們養了個兒子,家中更是充滿了樂趣。一天,妻子對丈夫說:

  「自從嫁到你家,這一年多我從沒回過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親和娘家的人,我們是不是擇個日子,回一趟娘家,順便也把孩子帶給他們瞧瞧?」

  丈夫想了想,說:「也是,應該去見見岳母。」

  於是一家三口人選了個日子,雇了車馬一路上風塵僕僕到了渤海郡。到了墨台氏妻子家裡,娘家人見了女兒、女婿和小外孫,都非常高興,殺雞宰羊招待。岳母丁氏已是70多歲的老婦人,自然行動遲緩,步履蹣跚,滿臉皺紋交錯,說話也不靈巧了。岳母上前見過女婿便回房休息去了。

  幾天後,陶邱帶著妻子和兒子回家。一回到家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十分詫異,便問丈夫:

  「不知我有什麼過錯,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說:

  「前幾天到你家去,見了你母親真叫我傷心,她年齡老了,滿臉老氣橫秋,德行禮節都不講了,已不能與過去相比。我擔心你老了以後也會變成這副模樣,倒不如現在就把你休了。再也沒有別的原因了。」

  妻子聽了,哭笑不得。後來,親戚和鄰居知道了這件事,都罵陶邱愚蠢至極。

  這位丈夫實在是庸人自擾,為擔心遙遠的將來而放棄現實中的美好,這不是太愚蠢了嗎?

  

蘭子獻技

 

  古代,人們將那些身懷絕技雲遊四方的人叫「蘭子」。宋國有一個走江湖賣藝的蘭子,憑著他所懷有的絕技求見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見了他,並讓他當眾表演技藝。

  只見這個蘭子用兩根比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小腿上,邊走邊跑,同時手裡還耍弄著7把寶劍。他一邊用右手接連地向空中拋出寶劍,一邊用左手準確無誤地去接不斷下落的劍。7把明晃晃的寶劍在他手上從左到右有條不紊地輪番而過,而空中則總有5把寶劍像一個輪迴的光圈那樣飄然飛舞。宋元君看了這令人眼花繚亂的絕技,非常吃驚,他連聲喝彩道:「妙!妙!」旁邊圍觀的人也無不拍手叫絕。宋元君十分開心,馬上叫人賞賜給這個賣藝人金銀玉帛。

  不久,又有一個會耍「燕戲」的蘭子,聽說了宋元君賞賜耍劍藝人金銀的事,便前去求見宋元君。這一回,宋元君卻不但毫無興趣,而且大怒說:「先前那個有絕技的人來求見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雖然他的技藝毫無用處,但是我仍然賞了他金銀玉帛。今天這個蘭子一定是聽說了那件事才來求我看他表演的。這不明明是為貪財而獻技、希望向我討賞的嗎?這種人實在可氣!」

  於是宋元君命人把那個會「燕戲」的蘭子抓了起來。宋元君本來打算殺了那個人,後來又覺得他並無什麼大的罪過,只把他關了一個月就放了。

  一個只憑自己的喜怒來決定人的價值的昏君,在處理國家大事上必定是沒有原則的。如果憑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為他「識才」,那也是愚蠢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八)
西巴释麂
李说我听:韩非子为“用术”准备的民间故事(十四)
《有功见疑,有罪益信》
秦西巴释鹿后
【值得收藏故事】释鹿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