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涯共此时——国画里的中秋

秋风起,碧空如水。

秋夕至,圆月如盘。

中秋赏月,你有什么好去处?

明四家之一的大才子文征明曾画过一幅《中秋玩月图》,描绘的是中秋夜约两三好友泛舟江上、饮酒赏月的风雅之事。

约三百年后,镇江以“画柳”著称的画家顾鹤庆在友人处看到该画作“笔法遒美,元气灵通,时形梦寐,客窗息纷”,遂决定临写一本,“漫师其意,不欲求形似也。”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这幅画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中秋玩月图。游船从画面右下的山石树木掩映中缓缓驶来,船上人似在饮酒闲谈,有一小童坐于船头,仰头遥望空中满月,仿佛看见广寒宫中玉兔捣药。

清道光二十七年顾鹤庆中秋玩月图

纵121.5厘米,横33.3厘米

温州博物馆藏

顾鹤庆(1766~?)字子余,号弢庵,镇江人。工诗书画,有三绝之称。为人狂放,安于守贫,与张崟为莫逆之交。长于山水,尤善画柳,与张崟并称”张松顾柳”。

江中望月,总有人会浮起这样的幽思“江月何年初照人”?如若在松下赏月,是不是会不自觉吟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近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早年曾有一幅山水画藏于温州博物馆,画的正是高士于山间松下赏月之景,清隽宁静。

20世纪20年代张大千明月松间照图

纵82厘米,横33.4厘米

温州博物馆藏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又名季,季菱,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名噪中外的一代绘画大师。他画荷花和海棠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誉。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月有玉兔的传说,民间流传已久。旧时每逢中秋,街上会有“兔儿爷”、“玉兔捣药”等节令玩具上市。颇具雅兴的画家的笔下,也常常活跃着可爱的兔子的形象。

一百多年前,在江南的秋日里,“怡受轩”内,海派画家任薰要为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创作一幅花鸟画,他选取了兔子、萱草、太湖石、石榴作为创作元素,精心构思,描画点染。于是,我们今天就看到了这幅吉祥雅致的榴石萱兔图:结着硕果的石榴枝下是玲珑的太湖石,石畔摇曳着秀丽的萱花,花下两只毛茸茸的白兔正在草间觅食。构图灵动,疏密得当,色彩淡雅,寓意美好。

清光绪十一年任薰榴石萱兔图

纵129厘米,横50厘米

温州博物馆藏

任薰(1835~1893),字阜长,萧山人。与兄任熊皆师法陈洪绶,尤精花鸟,设色艳雅,为早期海派代表。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知月中有桂的传说始于何时,反正吴刚伐桂的故事代代相传,“蟾宫折桂”成了读书人的梦想,赏桂花、饮桂花酒成了中秋习俗。画家蒲华在庚辰(1880年)秋中,画了幅桂花湖石图,取名“蕋[ruǐ]宫仙品”。但见丹桂盛放,半掩于玲珑的湖石之后,石凝枝散,相得益彰,空灵有致,雅静闲适。

清光绪六年蒲华蕋宫仙品图

纵143.5厘米,横39.5厘米

温州博物馆藏

蒲华(1830~1911),字作英,号胥山野史,嘉兴人。晚年侨寓上海,一生贫困潦倒。擅画花卉墨竹、山水树石,师法多变,气势雄健。法书奇崛开张,笔意奔放,别具一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返璞归真 国画意境之美
张大千 潼关蒲雪图
【每日一图】张大千《峒关蒲雪图》
【国画】荷花图欣赏
这样的国画,让你从此爱上“她”
张大千国画动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