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花无语对萧红

 

盈年:各位U条U饼,好久不见了。不见的这些日子,我在忙我的小店。没有经验,一开始手忙脚乱是免不了的。超市自我生日那天开业,已有两月。渐渐地,有了固定的顾客群,收入尚可。说实话,开店比上班更累,因为这是自己的“小事业”,挣多挣少多数时间要看自己的努力坚持。要好态度,要优惠,要创新,要微笑……

 

 

———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

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无意中看到《萧红》这部影片,立时就被吸引了。

 

一般,喜欢一部电影,并不是人人都说好就觉得好,而是一直尊崇着自己喜欢的才觉得是好的。

 

而觉得一部电影好,也许就因为剧中的某个镜头,或者是某几句对白,恰好暗合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结,或勾发了某种情绪的震荡。你的心,便也跟着痛了,像针尖轻轻拂过心的肌肤。而那话,是别人的一句话啊。

 

突然觉得,这世上谁是别人,谁是自己。你是谁的别人,谁又是你的自己。如果谁都是别人,那你又为何会真的心痛;如果你只是你的自己,又为何会期待一场相逢。

 

“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的爱,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然后,她第一个被伤害。她的强大,让男人下手很重,其实,她是很疼的。所以,她不停地写作。寂寞和抚慰都来自写作。”

 

真不知道她的真实是聪明还是一种罪过。也或许,遇到那个不对的人,一切就都是错。

 

你是他的错,他是别人的对;他是你的错,你是别人的对。

 

可有时,他是很多人的对。很多人以为中的对。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遇到的女人,总是那么孤单,那么需要爱。而我的个性,是不会让别人失望的。”

 

我不知道这是萧军的悲哀还是那些孤单女人的悲哀。慈悲,该不该演化成感情负重的包袱;孤单,是不是就可以成为索爱的理由。也许就因为那是民国吧,而她们恰是那个时代的女子。

 

在她们的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什么可以仰仗。

 

但即使再怎样爱,当变成单方的行为时,都是一种沉重。除非你默默地爱着,永远也不说,而你自己的心灵,还足以健康地消化这些。这也许需要很高的一种境界。亦或许,有一种懂得,也不说,却一直不离不弃。

 

萧红和萧军的分手,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决定。当爱变成一种痛苦,却又无力挽救,也许放手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再辉煌的爱情也有过期的时候。当她和萧军在寒冷的出租屋里用面包渣蘸盐巴吃的时候,爱情是可以用来充饥的。

 

当他们生活渐好的时候,爱情也不过成了一道佐料,变着花样也吃不出甜美。

 

我们无从指责爱情里谁对谁错,因为我们无法说不想成为受指责的过错方而伪装自己的情感是不是一种道德。

 

虽然她一生经过三个男人,却觉得她的爱情只属于萧军一人的,那里有她生命最深的烙印。也许她太真实,因为真实,裸露的心灵时刻需要温情的呵护和滋养。因为一个理解和专一的注视,因为一句关切和疼爱的话语,就投身端木蕻良的怀抱,我总觉得她的这次选择有些草率。至于最后和骆宾基的情感,也许仅仅就是一层精神的依托了。

 

当然,我们无从知晓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个年轻的生命,这个伟大的作家,也许还没领悟爱情真实的本质,就早早的陨落了。三十一岁,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年轻。

 

她应该有一本回忆录的,可她没等到那一天,等把生命看得更透一点的那一天。

 

她的爱情都是在她深处困境时产生的,萧军爱她的时候,她怀着别个男人的孩子,端木爱她的时候她怀着萧军的孩子,骆宾基爱她的时候她卧在病榻上。

 

可见这个女人是光芒的,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芒,让人情不自禁地爱恋。

 

而她自己呢,是否每次也都折服这爱恋之中。逆境,往往会使人降低爱情的姿态。就像刮风下雨天,你就会觉得特别需要温暖依靠。而你是在屋子里啊,并且屋子里也不冷。可还是有种情绪软化在空气中。

 

也许她每次都爱得清醒不后悔。萧军像一把火将她点燃,她便竭尽全力地燃烧,一次次舔舐着被爱情灼痛的伤口,百般纠结,百般回顾。可,爱着又怎么样,他注定是心头的一颗朱砂。

 

端木蕻良,关切,呵护,倾心,爱慕。萧红这时已被爱情折腾疲惫的身心也许更渴望这样一个安静的归宿。

 

骆宾基,因崇拜而心生爱慕。她接受了。也许她微弱的生命讯号太需要这样一丝光亮来支撑了。要不,她就太孤单了。那些曾经的爱情,那些曾经爱情中的人,是否都真的相忘了。

 

总觉得,她生命中的这三个男人,要是化身成一个人就好了,陪她一直走过热烈的爱情,安静地相知相守,最后到她生命的终结。

 

那样的生活好像才是我们认同的完美。可她是真实的,而真实的生活是,总有太多不完美。(文/边缘旋律)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红:她逃婚,她私奔,她疑似弃子,她两次怀着一个男人的孩子,嫁给另一个男人,她是文学洛神,她年仅31...
萧红:比作品更精彩的是生命(下)
四大才女之萧红:被鲁迅赞誉的作家,却到死都在依靠男人
萧红:又作又渣?叹息、叹惜!
2019.11.22日原创微头条
骆宾基与萧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