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3岁秦怡拍新片《青海湖畔》 称“活着就要拍电影”

93岁秦怡拍新片《青海湖畔》 称“活着就要拍电影”

A-A+2014年6月15日08:30解放日报评论

昨天,秦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讲述《青海湖畔》的创作历程。 蒋迪雯 摄

  本报讯 (记者 施晨露)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昨天在电影节首次面对全国媒体。面对“身体状态是否允许”的“敏感”问题,93岁秦怡的幽默表态引起现场会心笑声:“至少今年到明年我大概还是活着的,那就不退缩。”

  电影灵感来自真实故事

  《青海湖畔》以青藏铁路修建为背景,聚焦一群为铁路通车攻克冻土层难题的气象专家。秦怡说,故事的灵感来自她16年前听到的真实故事:1985年,一位澳大利亚气象专家携夫人到青海气象局帮助当地搞人工降雨的科研项目,专家夫人在去鸟岛的路上遭遇车祸,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因为种种原因,讲述这一真人真事的电影没有拍成,但这个故事却在秦怡脑海里扎了根。

  “我想写另一种形式的电影”,秦怡说,“我们现在的影视剧人物关系很容易走向吵吵闹闹的家庭纠纷、情感纠葛,里面的人物总是为了各自的物质利益烦扰争斗。我想写一群人,他们有学问、有专业知识,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也遇过不少苦难,但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没让他们退缩,因为他们心里惦记着国家荣誉、人民利益。前几年,市场上商业片比较多,这样的故事好像不受欢迎,这两年,大家越来越多地在谈创新,谈正能量,我想,把这个故事推出的时机成熟了。”

  去年年初,秦怡重新冒出了把这个故事和这样一群人搬上银幕的念头。她将故事背景从当初的人工降雨转成了修建青藏铁路,同时虚构了一位女工程师梅欣怡作为女主角,以她的回忆把一个长达30年的故事串连起来。写完初稿,寄去青海省气象局征集意见,厚厚一本讨论意见很快送回她手中,秦怡说:“我心里想的,我想表达的,他们都看懂了。”快马加鞭,一个半月里,她就手写完成了大约三万字的剧本《青海湖畔》。

  只希望电影获得成功

  去年6月,记者采访秦怡时,她就在为《青海湖畔》筹资奔忙,“剧本里写的一些暴雪的场面需要数字特技完成,这不会是一个特别便宜的电影,总要上千万元。我平常也不交际,不认识什么人,有时也只能等别人主动找来,一点一点地谈。”一年过去,影片终于传出7月7日将开机的好消息,因为秦怡在电影界的口碑,《青海湖畔》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蒋雯丽一口答应出演女主角的青中年阶段,海清也表达了友情出演的愿望,毛阿敏说要唱电影主题曲。曾执导《上海纪事》、《美丽上海》、《上海伦巴》的导演彭小莲加入导演组。发布会现场,彭小莲回忆,1997年就曾看过《青海湖畔》的“前身”剧本,2007年为拍摄低成本影片《我坚强的小船》,她与制片人战战兢兢来到秦怡家拜访,没想到秦怡一分钱酬劳都不要,只说“给我看剧本,我认可人物就演。”彭小莲说,因为担心秦怡的身体能否扛得住电影拍摄,她打边鼓劝说秦怡不要拍,“秦怡老师坚持要拍,我很感动,也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这部电影成功。”

  秦怡透露,上月15日,她刚和剧组一起去青海实地考察,4600米海拔,走之前吃了三粒红景天,“上去以后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就没有再吃,剩下的药可以留到下次去拍摄时再吃。”7月开机后,《青海湖畔》预计两个月完成实拍,加上后期制作工序,今年底完成全片,“到新年的时候,希望让大家看到这部影片。”

  “我8、9岁时看的很多电影,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对于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经典老片修复单元,秦怡很肯定:“看老片是看历史,其实,这些片子里的历史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反帝、反封建和爱国热情都在这些电影里。社会和观众需要反映现实的电影,电影是活着的历史,我活着就要拍电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怡:就想拍一部美丽的电影
【推荐】95岁!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秦怡!
“人民艺术家”秦怡,99岁生日快乐!
百岁秦怡的百件事,致敬这不凡的美丽人生7
秦怡为何要拍《青海湖畔》
号外号外,咱气象人自己的电影要上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