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生产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各有什么要求?

一、安全生产检查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检查周期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如次/年、次/季、次/月、次/周等。定期检查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经常性安全检查

日常的巡视方式。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 由各级生产单位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 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项)安全检查

◆ 对某个专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检查。

◆ 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性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进行技术改造。

(5)综合性安全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由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对下属各企业或生产单位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必要时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6)职工代表不定期的安全生产巡查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主要是“五查”,即: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 目前,对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大型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等。对矿山企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① 常规检查;② 安全检查表法;③ 仪器检查法。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 ① 安全检查准备: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危害的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 ② 实施安全检查: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③ 综合分析:依据检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和意见。

(五)提出整改要求

(六)整改落实

(七)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

二、隐患排查治理

(一)定义及分类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

(参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监督管理

◆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季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 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 例题(单选)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全部列出。

A.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B.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

C.管理缺陷的次数

D.不安全因素

[答疑编号50534702070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表用于查找不安全因素。

◆ 例题(单选)安全生产检查常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检查可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现场安全检查方法中,可直接、定量地获取准确信息的方法是( )。

A.员工访谈

B.查阅记录

C.现场观察

D.仪器检查

[答疑编号50534702070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C不能获得精确信息,B可间接获得。

◆ 例题(单选)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少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是( )。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可靠性分析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

[答疑编号5053470207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其它均是由数值来测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企业双重预防机制-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七月与安全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如何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一套: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表单,供参考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