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篇 《闲情偶寄》之二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经典概述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杂著,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下面选取两部分内容加以介绍。

《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在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寻生活的乐趣。他的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二十四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

《闲情偶寄》的《同曲部》、《演习部》实际上是戏曲理论专著。曾有人抽出单独印刷,取名《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词曲部》论戏曲创作,包含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项;《演习部》论戏曲表演,李渔在编剧技巧方面作了系统、丰富而精到的论述。他十分重视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要求编剧之时,“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他认识到戏剧结构在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声称“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并就结构问题提出了“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具体方法。他强调宾白的个性化,即所谓“语求肖似”,“欲代此一人立言,先以代此一人立心”,“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他又提出戏曲的格局要求“小收煞”处,须“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最后的“大收煞”既要使重要角色“大团圆”,又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与勉强生情、拉成一处”,他要求戏曲语言应浅显,他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故贵浅而不贵深。”并且认为“自古来圣贤所传之经传亦只浅而不深”,“能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他反对语言的“迂腐”、“艰深”、“隐晦”、“粗俗”、“填塞”,要求语言“尖新”、“洁净”和有“机趣”,主张少用方言。在音律方面,他主张“恪守词韵”、“凛遵曲谱”。他说:“只求文字好,音律正,即牌名旧杀,终觉新奇可喜;如以极新极美之名,而填以庸腐乖张之曲,谁其好之。善恶在实,不在名也。”关于科诨,他提出“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主张科诨合于生旦净丑的身份,自然包孕事理之中。诸如此类,都堪称卓识。

《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借鉴价值。

(明天继续:子篇 《闲情偶寄》之三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李渔
古文论辽宁官方笔记9
李渔 一家言 简介
笠翁对韵(三)
千古好文章,总是说话
《闲情偶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