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家界老棚峪:探访“香纸”的古法造纸技艺[人文中国]

村民蒋从林挑着一担自家生产的香纸,走出家门,准备卖个好价钱。 摄影/潘敬林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五雷山西侧有一条小溪,潺潺流水淌过竹海,蜿蜒而下。在绿竹清水间隐约可见的小屋,是造纸作坊。这里出产的纸仍按古法工序生产,带有淡淡竹香,深受五雷山香客的青睐。

    这是老棚峪,位于48寨风景区的边缘,由上、下老棚村组成。上属张家界市慈利县,下属常德市桃源县。老棚峪水源充足、楠竹资源丰富,造纸工艺代代相传,据说可以追溯到初唐时期。这里的村民们大多会造纸,目前仍有60余户家庭办有造纸作坊。

    古法造纸的工艺比较复杂。嫩竹子砍回来,要经过剥开、腌制、漂洗、发酵、碾碎、抄纸、压纸、揭纸、晒纸等多道工序。村民谢迪清今年62岁,继承祖业从事造纸已有10多年。他说腌制好的竹子叫“麻”。最讲技巧的工序是“抄纸”,用竹帘子探入溶有竹浆的水中,平稳端起,轻轻筛下,一层竹浆均匀地粘在一起。系列动作一定要非常娴熟,否则纸张就会厚薄不均,甚至出现残缺,进而影响最后成纸的质量。而最麻烦的工序则是揭纸,当地俗语“有女不嫁老棚村,揭纸揭到半夜间”。可见揭纸的辛苦。

    老棚峪所产的纸张主要用做香纸。千百年来,五雷山上旺盛不断的香火,使得香纸不愁销路,成为村民们最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造纸专业户的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但令人担忧的是,所有的造纸作坊内几乎没有年轻人的身影。而不断向老棚峪腹地延伸的水泥公路,也带来新的技术,已经有不少造纸作坊放弃牛拉石碾,改用电机粉碎“麻”。如果当地政府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许不久的将来,老棚峪里将再难见到完整的古法造纸工序了。(文/cf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永丰毛边纸兴衰探秘
遇见古镇:香纸沟——竹林深处纸飘香(上)
濒危非遗
82岁老人坚守古法造纸60年 72道工序制纸可保存千年
黔东南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石桥导游词
泽雅古法造纸,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