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有些人总是内心充满怨恨,无法轻易原谅别人?心理学家这样说

中国人经常说,人有“喜、怒、哀、乐”这四种最基本的情感,这四种情感在一生中都是建立在这些情感的基础上的。

这类情绪中,愤怒是比较明显的一种,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会变得愤怒,或不甘,或愤怒,或无奈。

愤怒这种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基于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殊反应,通常是由于利益或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受到不当对待而产生的情绪。

有些人会因为恨而发怒:那些对某人或某事有恨之心的人,一般看到这些“根源”时,就会发怒。

例如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林冲即使多年后再见到高俅,也还是怒火中烧,心怀杀意,因为高俅与林冲有杀家之仇,夺妻之恨。

憎恨这种情绪相对于愤怒来说,可能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那么有影响力,但是,它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持续了几十年。

我们所说的“君子复仇十年不迟”,但是长期的仇恨会在生理上使个体的健康状况恶化,变得情绪消极。

与之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那些对某事或某人充满仇恨的人,往往会遭受由情绪引起的生理折磨,甚至因此得上某种疾病。

如前所述,林冲就是这样,在重见天日却未成手刃仇人的时候,他吐血昏倒,并在那之后,身体状况迅速恶化,最终因此病根而生出怨恨。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即使你非常憎恨某人,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这种憎恨长期存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在我们已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试着找些其他的解决方法,或者提醒自己,单纯的憎恨也无济于事,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实力,再找一个机会。

面对憎恨,接受现实

最重要的一步是学会理性地思考事实。恨的存在往往是由于一些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所致,对于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我们不能改变结果,不妨换个角度看看,看看自己是否值得恨。

如果换了个角度或者重新考虑了一番,你就会明白,当时所发生的事其实并不算太深,如果能换个角度看,那可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那个时候,让你产生憎恨的东西也可以被重新审视和思考。

假使这个人实在很不受待见,那他一定会被周围的人唾弃;假使后来经过多方证实,当时的事情是一场误会,那也就算了。

因此,试着接受那些已经成真的东西,重新审视那些发生在那个时候的原因,事件,等等,我们可能会有新的感受和感受,这样的开始是使我们改变自己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白熊

除了接受事实,回顾过去,放下现在的心情外,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恨意支配着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时刻记住这种憎恨,也不要让自己像个圣人一样忘记这种憎恨。

例如,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研究者告诉参与者不要去想白熊,但一旦这个规则被宣布出来,参与者们就会强化这个印象,他们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白熊的形象,以此来提醒参与者。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有时候你越是想避免一些思想,一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反复出现,相反地,它会强化你的印象。我们应该正视这些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如果我们不经常思考的话,有很多事情,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在我们心里的位置会越来越低,最终会被我们遗忘。

在转移情绪这件事上,当然最好是找些其他的东西,这样才能使自己忙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不可教
获得快乐的3个简单方法
心理学家:内心充满怨恨,无法轻易原谅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心理分析:结婚了还总会想起前女友,也想见她,怎么办?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一直单身?也许是因为携带“单身基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