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致癌物上热搜,有什么办法对付它?

说到致癌物,我们都知道有黄曲霉毒素、槟榔、亚硝胺、苯并芘、甲醛等等,但是近日,这个“致癌物家族”又添了“新成员”,它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作为胃癌的主要致病菌,一直以来都是“有传染性的、可致胃癌的病菌”存在,但还未真正、明确地说它一定致癌。而这次正式被纳入明确致癌物的清单中,可见,它的危害性已被证实并“正名”了,是致癌物没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致癌物家族的新成员”——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如何防治它~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存在于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在胃黏膜上皮内生存,并产生大量毒素,造成胃黏膜损伤。

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的全球感染率超过50%,我国平均为59%,并以1%的速度逐年递增,与个人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与区域因素都有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3个方式:

口-口传播:即唾液经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口对口喂饭等(这类传播途径最容易发生、也最常见);

胃-口传播:胃里食物残渣或细菌反流到口腔中;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人在不知道或未注意情况下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的传播情况)。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危害?

1、引起慢性胃炎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2、消化性溃疡病

大约95%的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活动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消化性溃疡病中,只有5%左右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大量的饮酒、经常服用易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比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增加胃癌风险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能够释放的毒素及引发的免疫反应,能够损伤人的胃粘膜,形成慢性炎症,如果幽门螺杆菌持续存在,这种对胃粘膜的刺激就会持续存在,当炎症诱发的胃粘膜变化不可逆转时,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症状?

1、肠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反应会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不净,排便无规律等症状。

2、口腔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容易在胃肠道内继续大量气体,随胃部蠕动上行,进入到口腔中导致较为明显的口臭。

3、胃部症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则会出现胃痛的情况,并且其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不适以及嗳气。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口臭等症状,但也有部分人是没有以上这些明显症状的,往往需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才能发现。

如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胶囊胃镜、胃镜下病理活检、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碳13同位素呼气试验、碳14呼气试验检测等。

胃镜下病理活检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都是有创检查,比较准确,但一般只在明确有胃镜检查指征时完成;碳13同位素呼气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错,属于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推荐日常排查或检测幽门螺旋杆菌使用。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于胃癌前疾病及病变、消化性溃疡、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瘤、胃炎等多种疾病的诊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怀疑有以上疾病时,建议积极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何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方法为“铋剂四联”疗法,也就是铋剂+PPI+两种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有多种组合疗法,具体需咨询诊治医生来选择,四联方案疗程一般为14天。

保持饮食安全和卫生,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根除,少数不能根除的患者还可选择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后制定,治疗方案可能会因人而异,大家可以面诊医生进行咨询~

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进餐时使用公筷,餐具要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3、个人生活(私密)用品应分开使用,不共用牙刷、水杯等。

4、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5、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饮食,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

如果体检报告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不必惊慌,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遵从医嘱配合治疗,尽可能早日告别幽门螺旋杆菌,它和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定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12/04【胃癌】保护黏膜防癌变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为何很高?医生直言:答案可能会颠覆您的认知
慢性浅表性胃炎真的很严重?
多年的老胃炎,用一个古方,轻轻松松就治好
慢性胃炎如何防治?
那些关于胃癌你需要知道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