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嗝老不好试试丁香柿蒂汤 – 经方派

虚寒性打嗝专方——丁香柿蒂汤。

别看它就四味药,很不起眼,但是有一种打嗝治疗非他莫属。接下来就听我慢慢讲述。

[组成]丁香 (6g),柿蒂 (9g),人参(3g),生姜(6g)。

[用法]水煎服。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气以通降下行为顺。

今因胃中虚寒,失于和降,其气上逆而发呃逆。

气逆不顺,故胸脘痞闷;

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皆为胃气虚寒之征。

因此,本方主治胃气虚寒,气逆不降之呃逆。以舌淡,白,脉沉迟为使用要点。

本方是为虚寒呃逆而设, 故治宜温胃降逆止明之法。

方中丁香辛温芳香,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为治疗胃寒呃逆之要药;

柿蒂苦平,善降胃气,亦为治疗气上逆之呃逆的要药,

以上两药配伍,温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力加倍。

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与丁香、 柿蒂合用,则温胃降逆之功尤著。

更配人参甘温益气,补虚养胃。

以上四药合用,共奏温中益气,降逆止呢之功,使胃寒散,胃虛复,气逆平,则呃逆、胸痞自除。

本方组成以降逆和胃为主,兼以温中补虚,寓温补于降逆之中为其的主要配伍特点。

{类方比较]本方与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均有降胃气、止呕逆、养胃气之功,同治胃虚气逆之证,故方中都用人参补中益气,生姜和胃止呕。

但旋覆代赭汤重在降逆止呕化痰,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心下痞硬,反胃呕吐,噫气不除者,故以旋覆花降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为主;

橘皮竹茹汤主治胃虚呃逆偏于热者,故用橘皮理气和胃,竹茹清胃止呃为主

本方主治胃虚呃逆偏于寒者,故用丁香、柿蒂散胃寒,降逆止呃为主。

总而言之,三方皆有降逆益气之功,但旋覆代赭汤以重镇降逆为主,橘皮竹茹汤以清热降逆为主,丁香柿蒂汤则以温胃降逆为主。

本方与吴茱萸汤,皆有人参、生姜,同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呃)之功。但丁香柿蒂汤证病机为胃中虚寒,逆气上冲,以呃逆为主症,治疗重点在于“降逆”,属于降气剂;吴茱萸汤证病机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以干呕、吐涎沫、巅顶痛等为主症,治疗着眼点在于“祛寒”,以吴茱萸温肝暖胃,散寒降浊为君药,因此归于温中祛寒剂。

加减法:

若兼气滞痰阻者,可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

胃气不虚者,可减去人参;

若胃寒较甚者,酌加吴茱萸、干姜等以增温中祛寒之力;

若兼气滞胸脘胀满者,加陈皮、木香等以理气除满。

[使用注意]胃热呃逆者, 不宜使用本方。

[方论选录]

汪昂:“此足阳明、少阴药也。丁香泄肺温胃而暖肾,生姜去痰开郁而散寒,柿蒂苦涩而降气,人参所以辅真气使得展布也。火呃亦可用者,盖从治之法也。”《医方集解.理气之剂》)

费伯雄:“呃逆之症非一端。 若肾气不收,既逆而上,头汗微喘,当用大剂参、附以收摄真阳。此治连珠发呃之要法,非丁香、柿蒂等所能胜任也。若因寒犯胃,气郁而呃者,则此方为宜。丹溪乃以相火上冲之呃为辞,岂呃逆之症,但有火呃,竟无寒呃乎?是又过当之谈矣。”(《医方论》 卷2)

秦伯未:“呃逆连声不止,以胃寒为多,一般采用丁香柿蒂汤,用丁香温胃,柿蒂苦涩降气。此证最易损伤中气,久病及年老患者,须防胃气垂败,可加人参、生姜。此外,寒重的可用吴萸、干姜,痰湿重的厚朴、半夏亦为常用。”(《谦斋医学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学一方【丁香柿蒂散】
丁香柿蒂汤
方剂 | 每日一学——丁香柿蒂汤
专为虚寒而致的呃逆人准备的神方—丁香柿蒂汤
10.丁香柿蒂汤病后寒呃
柿蒂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