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药学

第五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用量

(一)煎煮方法

先将药材侵染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

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1,先煎

(1)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龙骨、牡蛎、石决明、龟甲、鳖甲等。

(2)毒副作用较强——附子、乌头等,降低毒性。

2,后下 芳香类——薄荷、青蒿、砂仁等。

3,久煎 有效成分易被破坏——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4,包煎 黏性强、粉末状、有绒毛——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等。

5,另煎 即另炖。贵重药——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

6,熔化 即烊炖。胶类、黏性大易溶药——阿胶、鹿角胶等。

7,泡服 又称焗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但久煎药效易被破坏——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8,冲服

(1)量轻➕贵重——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等。

(2)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或寒温易破坏有效成分——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3)液体药物——竹沥叶等。

煎汤代水:避免浑浊——灶心土;体积大,吸水量大——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

其他:制霜内服——巴豆;醋制——甘遂;只外用、不内服——升药。

(二)服用时间

(1)病外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

(2)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钱服。

(3)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4)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

(5)驱虫药、泻下药也宜空腹服。

(6)治疟药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

(7)安神药宜睡前服。

(8)慢性病定时服。

(9)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记忆】

重点在于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烊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究竟怎么煎才最有效?
老中医亲授熬中药秘诀
传统确有专长考核考点解读 |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自己煎煮中药的基本常识
医生说|家里喝的中药到底怎么熬?学会这4个步骤!
特殊煎法(中药学中药士辅导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