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脂血症患者,以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特别多
userphoto

2023.10.14 浙江

关注

从研究的频数分布情况来看高脂血症患者以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特别多,病位证素肝的频数出现最高,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调畅情志,疏导情绪;

调和气血,协调脾气升和胃气降,并促进胆汁分泌,使胃纳脾运保持正常,肝气的疏泄是气机顺畅的前提和基础,气机的顺畅是气的作用发生的关键环节,气的推动和统摄作用下,血液能够在脉内正常运行,津液能够正常输布代谢。

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提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肝的功能正常是气的正常,血形不瘀,痰饮不生,脾胃运化正常的基础。肝的功能失调,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或肝木乘土,脾胃所伤,聚湿生痰,或肝失条达,情志不舒,郁而生热,热盛灼津为痰。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控心的搏动从而推动和调控血液的运行,心阳将脾高脂血症证候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赤”而为血,同时心的搏动维持脉道的通利,使得血行周身营养五脏。心主神明,心神主宰脏腑,形窍,思维,意识。

脏腑精气在心神的驭使下使得血液和津液得以正常运行输布代谢,不至于生痰生瘀。从五行 论治观点,脾、胃都属土,脾升胃降,纳运相合,脾的运化功能是运化水谷和运化水饮,即为精、气、血、津液提供物质基础,又为精、气、血、津液运行提供动力。

胃受纳腐熟水谷,与脾一起完成水谷的吸收和运化,同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失职是水湿痰饮内生的重要因素。病性证素按频数由高到低顺序为痰、阴虚、湿、阳亢、血瘀、火(热)、血虚等等。病性证素痰是所有病性证素中频数出现最高的。

说明临床高脂血症患者是本虚标实,而且实邪为多。痰是众多病因、病机中最为重要的病性证素。与前面文献研究相一致的,高脂血症的病性证素主要是痰,其次有阴虚,湿,阳亢,血瘀等。

中医学文献中本无高脂血症病名和记载,根据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使因素看,很多相似症状在临床上古今是一致的。

病位证素肝、心、脾,病性证素气虚、气滞与性别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病位证素在肝、心、脾,病性证素气虚、气滞较男性出现的概率要大。

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和肝藏血的功能密不可分,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对于女性的精神情志、气血运行、生殖机能的调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肝的藏血不足和肝失疏泄极容易引发女性的生理失调,激素的紊乱,而导致脏腑气血失和,津液不布。

女性多思多虑,情志易郁结,郁结伤肝,肝郁日久,郁久化热,煎灼津液而化痰,痰火互结内扰于心,思虑伤脾,心脾损伤易气虚,肝气郁结易气机阻滞,致气血失和,津液不布,日久生痰致瘀。

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较男性患者在病位证素在肝、心、脾,病性证素在气虚、气滞更多相关的是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生物的特性相符合。

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病位证素脾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TC与病位证素脾呈正相关系,血浆 TC 水平越高,与病位脾的关系会越密切。血浆 HDL-C 水平越低也与病位证素脾的关系会越大。

TC、LDL-C 与病性证素气虚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LDL-C与病性证素气虚呈正相关系,血浆 LDL-C水平越高,与病性气虚关系会越密切。

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不仅运化水谷也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而生痰生湿,脾本喜燥恶湿,痰湿困脾,反致脾病。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不布,精气血化生障碍,影响脏腑的物质基础提供,脏腑不得濡养而脏腑之气虚,功能下降。

高脂血症患者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肾精逐渐亏少的情况下,出现肾气虚,脾气虚等脏腑俱虚的状况,津液不得正化而成痰渗入脉内成为脂浊使血脂异常,所以病性证素气虚与 LDL-C成正相关系,LDL-C 水平越高可以是反映高脂血患者病性证素气虚的一个客观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对凝血、纤溶系统的生化测定。PT 是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筛查,APTT 是对内源性凝血系统筛查,两者时间延长或缩短同形成微小血栓和血液疾病之间存在紧密地关系。

PT 与病位证素心、脾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T 与病位证素心、脾呈负相关系。APTT与病位证素心、病性证素痰、湿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PTT与病位证素心呈正相关系,APTT与病性证素痰、湿呈负相关系。

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是动态平衡的,这种平衡收到凝血因子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影响血液的黏度,浓度,凝聚度。PT、APTT时间的延长与缩短都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及血栓的形成,在中医学来看,是涉及血瘀和瘀血的范畴。

心主血脉,水谷精微能否“化赤”而为血,心的正常搏动,血的正常运行,脉道的通利都依靠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气不足,血液推动无力,心的搏动不利,或脉道不能保持通利,血液运行缓慢或涩滞脉道而变生瘀血,心在整个血的化生及运行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脾主统血,血液在脾气的统摄下运行于脉中,不会逸出脉外。如脾气虚,气虚统摄无权,血液逸出脉外为离经之血,变生瘀血。痰与湿都为阴邪,两者同源而异流,是津液输布代谢异常的产物,痰可随气流行于周身,可阻滞气血运行,留滞脏腑,停于经络,无处不到。

痰侵于脉内,气血运行不畅,阻滞血行,日久成瘀,变生瘀血,痰与瘀交挟,侵蚀脉道。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湿性缠绵,病程长,难治愈,湿又易困脾,脾虚湿盛,两者相互影响。湿阻气机,湿在脉中黏滞不爽,易阻血行成瘀血。

所以高脂血症患者日久挟瘀,瘀血是高脂血症的一个重要病因病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高脂血症日久使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粥样斑块又阻滞血液的运行,斑块脱落形成微小血栓的危险,成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高危原因。

丰胜利从临床研究发现血瘀组的高脂血症患者内膜增厚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从临床高脂血症患者 PT、APTT 与病位证素心、脾和病性证素痰、湿的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看,可以从中、西医两个理论基础理解高脂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与脏腑、痰、湿、瘀血的关联性。空腹血糖(GLU)是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提示基础胰岛素分泌的状况。

GLU 与病位证素肝和病性证素阴虚、阳亢、火(热)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病性证素阴虚、火(热)呈正相的关系,与病位证素肝和病性证素阳亢成负相的关系。高脂血症在现代医学看来属于代谢综合征,是属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代谢障碍的一类症候群。

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有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等。高脂血症与糖尿病都是代谢综合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曰“夫五脏者,主藏精者也,五脏之血气皆少,则津液枯竭,而为消瘅”。指出气阴两虚,燥热伤津是消瘅的重要病机。

《景岳全书》中提出“消渴病……皆膏粱肥甘之变”。张景岳也指出消渴是肥胖等膏脂之变。大部分肥胖都有血脂异常。武文博等调查发现肥胖和超重的老年人血脂异常率较高。高脂血症与糖尿病之间既有共性因素,又有个性区别。

有糖尿病发病趋势的高脂血症患者血糖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必定也有联系。GLU 与病性证素阴虚、热成正相关系,GLU 水平越高病性证素阴虚、热可能性越大,与消渴的气阴两虚,燥热津伤病机接近。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指出消渴为肺燥、胃热、肾虚并见,病位在肺、胃、肾。GLU与病位证素肝呈负相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重点
中医内科学歌诀之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知识
气血津液病证中内歌诀
中内辨证歌诀升级版:气血津液病
痰瘀互结论治心悸(摘录)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