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挖坑”是门技术活,不了解这些知识,自己挖的坑会要了自己的命


无论是在曾经还是现代的战争中,工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战中德法两国在西线陷入了堑壕战,堑壕挖的越来越深,越来越系统化,根据距离敌军的不同分出了不同的阶梯,不同阶梯的战壕之间又有通道进行连接。战后法国在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可以说是军事工事的巅峰之作(尽管后来事实证明并没有能够挡住德军的机动化部队)。时至今日,在现代化,信息化的战争中,普通的军事工事仍有着其用武之地。

军事工事并不是起源于热兵器时代,而是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逐步发展到了巅峰。古代的陷马坑和拒马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原始的军事工事,现代的步兵工事主要是堑壕和散兵坑。在大家的印象中的步兵工事都是电视中表现的那样,挖掘一道壕沟,前面放上沙袋,士兵趴在壕沟里面漏出头向射击。的确这是最简单的步兵工事,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却很少出现散兵坑的镜头,实际上散兵坑和战壕是混合使用的,并且散兵坑的挖掘有很多的讲究。

散兵坑的主要形式以双人坑为主,当然在一些特殊的阵地中可能会出现单人坑。挖掘双人坑有着很多好处:首先两个人可以相互配合,防止出现一个人腹背受敌的尴尬,另外在战事不吃紧的时候,两个人还可以轮班休息,确保战士的体力。沙袋和泥土堆在散兵坑的前面的确能够抵挡一般的步枪子弹,但是如果火力猛的机枪或者是火箭弹之类的重火力武器,沙袋根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说电视上一排子弹射过来,战士把头往沙袋地下一低就会安然无事的剧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通常情况下,散兵坑正面都是用掩体挡住了,正面进攻的人不能够看见散兵坑里面的人,当然散兵坑里面的人也不会把头伸出掩体去挨枪子。主流的作战方法是散兵坑里面的两个人分别向两边的四十五度角范围进行攻击,普遍情况下人在进攻的时候,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于正面,而忽略侧方发生的事情,至于己方散兵坑正面的敌人就交给旁边散兵坑里面的战友来处理了。再加上合理配置的机枪阵地和狙击手阵地,形成严密的火力网。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涉及到散兵坑中战士的身家性命。在散兵坑的底部要挖上一条沟,并且士兵匍匐的地方要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敌人的投进散兵坑的投掷武器能够顺着斜坡滚入底部的那条沟,缩小爆炸范围,减少对士兵的弹片溅射伤害。另外散兵坑的宽度也不能太宽,如果太宽的话,敌人的炮弹也就更容易落到散兵坑当中了。

除了上述的所有方面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战壕还是散兵坑都要在后方挖掘一条简单的壕沟,这条壕沟并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用来撤退,可以说这是一条退路。在防守作战的时候,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在必要的时候战士必须撤出工事。但是在撤退的时候总不能直接跳出战壕往后跑吧,那样的话就不是撤退而是送命了,因此必须要留一条后路。

在挖掘战壕和散兵坑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在做出最佳防御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最大的火力输出。平原,森林,山地,河滩等等不同的地形,都有不同的特点,利用地形合理的构筑工事,并且做一些伪装是步兵尤其是工兵的必修课。往往来说山地是不利于进攻方的地形,如果土质再疏松一点的话,是十分有利于防守方的,而平原地区恰恰相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挖得越好,活得越久:浅谈战争中的步兵壕沟
详解二战苏联野战工事
炮弹连钢铁都能炸个洞,散兵坑却能减少10倍伤害?这是什么原理?
步兵班防御战术,和电视上的神剧可完全不一样
用搞定妹子的方法去搞定棱堡!欧洲近代城塞攻防天才沃邦元帅传奇
在面对骑兵和坦克时,步兵强悍的防御工事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