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汤集祥(组图)

解读汤集祥(组图)

2010-06-28 15:01:00 来源: 海南日报(海口)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最近回乡的海南籍著名画家汤集祥先生带回一部沉甸甸的作品《画思常动———汤集祥六个课题新作集》,这一荟萃了画家这些年心血之作的作品集,让我们从中窥见画家的艺术功力和对美的不懈追求。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著名评论家、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均为汤集祥先生的艺术知音,他们所赐的评论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汤集祥作品隐含的深刻意韵和美的价值趋向。

  文\本刊特约撰稿鲁虹

  最早知道汤集祥先生的名字是1974年,当时他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全国美展上推出了一幅名为《耕海》的油画作品,而这幅作品广受关注的原因是:在一个强调以“红光亮”色调或“三突出”原则表现工农兵英雄的艺术创作氛围中,作者竟然以“围海造田”为由,智慧地表现了一幅极具抒情性的风景画面。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记得我曾经以水粉画的方式临摹过好几幅《耕海》,作为送给朋友、邻居结婚或安置新家的礼物。这足以表明该作品在特殊的年代里是多么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到了1985年,我又见到了汤集祥先生的作品。不过,他这时画的并不是油画,而是用现代观念或民间艺术方式表现的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的新水墨创作,他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与传统笔墨融为一体,并完全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入画标准、表现规范与意境构成方式,所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994年,我与汤集祥先生有了第三次神交———我在《画廊》上又看到了他的一批新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他的西画创作中明显有着水墨画的表现元素,而水墨画则明显有着西画表现的元素。从中还可以发现汤集祥对许多民间艺术元素的巧妙借用。

  我发现,汤先生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大变一次。正是因为他阅历丰富,涉足的中外艺术知识广博,所以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轻松自如地跨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界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水墨与其它画种———如油画、版画、装饰画的界限,并由此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面貌。而他最近创作的水墨画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聪明之处是:并不是被动地用毛笔或宣纸去画西画,一方面将西画的一些艺术元素很好地转化为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民间绘画———如木刻年画、剪纸、陶瓷中智慧地转化出一套全新且具有个人特点的表现方法。如果要具体地加以说明,我认为第一是运用了空间错位的手法;第二是强调由直线向曲线的转换;第三是突出造型上大气、稚拙的趣味。其实,这三点也是造成汤集祥先生的作品既有现代感,又有中国特点的原因。

  当下不少人通过画画去获取画画以外的好处,如做官卖钱等。汤先生画画的目的就是因为他爱好画画,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要表达。他曾说,“点画至过瘾”,“画室于我最自在”,他还说过:“写意画家胜过做皇帝。”也正是出于执着的真爱,所以他的智慧、精力、潜能全部集中在画画上。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艺术家档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艺丨齐建秋:年轻人为什么喜爱当代艺术?
吴冠中的画,为啥卖天价?三岁小孩也能画
魏根生:处世从艺中一位自在的修行者
油画-名人佳作 李毅士之《经典选萃》
华夏艺术网---特别推荐著名画家王立志作品欣赏
全国艺术名家邀请展—— 陈军琪中国画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