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达芬奇是这样的!
点击上方“中国国家地理”可订阅哦!


达·芬奇是私生子。达芬奇1452年出生,普遍认为,他父是一名法律公证员,母是一名农妇,他的生父母后来各自成家,所以达·芬奇很小就离开了生母同父亲生活,和生母的关系较为疏远。有专家认为,因为达·芬奇非婚生子的身份,他不被允希腊文和拉丁文,但当籍大多是用两种文字所写,所以他并没有接受足的正教育,这也什么后人多形容他“自学成才”。种阻力也为优势,使达·芬奇从小能不受传统教条的束缚,不被动地被灌输知识,而是主动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勇于创新。也有人说,达·芬奇只是在上学时也和后来一样,成天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对学校教的东西提不起兴趣,所以功课也不怎么出色,早早“辍学”而已。


达·芬奇是左撇子。他留下的大量手稿中,有许多都是以个人独特的左手镜像反写字书写,这些意大利文的“镜书”,必须通过镜子反射后才能顺利阅读。而且不同于常人从左往右的顺序,达·芬奇的许多笔记是从右往左书写的。这就造成达·芬奇的笔记对一般人来说像密码一样,吊诡难解。有人认为,达·芬奇的这种书写方式是为了防止别人抄袭或者盗取他的设计或研究成果。也有人认为,达·芬奇只是为了避免墨迹污渍才倒写的。从他与别人的往来书信看,达·芬奇的常规书写也很流畅。不管原因是什么,对于惯用左手的天才达·芬奇来说,这种书写方式并不是太难,只是苦了后世研究的学者们。





达·芬奇一生未婚。他遗留下的手稿内容包容万象,却鲜少有涉及个人情感、涉及性方面的内容。“达·芬奇是同性恋。”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模糊印象。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件事:史料记载,1476年的法庭记录显示,达·芬奇与其他三名年轻男子被控涉嫌鸡奸Jacopo Saltarelli,此指控后因无人出庭证据不足被驳回; 达·芬奇和他的追随者们,特别是美男子弟子萨莱之间长达500多年的“绯闻”;“我爱精神分析兴趣小组”组长弗洛伊德的研究报告——《里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结论是达·芬奇是精神上的同性恋,非婚生的出身和过小离开生母的境遇造成童年时期的性压抑,性欲转化为求知欲,造成成年以后性冷淡(这些结论在弗洛伊德大师的各种报告中出现频率有点高啊)。其实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达·芬奇是同性恋,如果请教专家,大概也会得到:“诶、诶?据说他是同性恋,但没有证据可以确定。什么?他的手稿?对,的确是多画的是男性人体,哦,很精确,很美。嗯……大概只能说他对女性不感兴趣吧……”之类含糊不清的回答。 达·芬奇本人是这么说的:“当你独自一人时,你全部是自己的,有了一个伴,只剩半个自己,并且作伴者的品行愈差,你所剩的自我愈少。”换句话说,“请不要拿性向、婚姻这种肤浅的问题再来烦本天才了!”。



达·芬奇一生解剖了30多具人类尸体。从笔记上看,达·芬奇研究人体是有为了提高绘画技艺的目的的,“画家必须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这样,画家才能够借助各式各样的肌肉,丰富笔下人物各种不同的姿态,而不至于像某些拙劣的画师,画出的人物虽然动作各异,但是胳膊、背部、胸膛和腿部却总是表现出千篇一律的造型。”(《达·芬奇笔记》)但后来他显然沉浸于其中,据史料记载,达·芬奇尸体解剖活动最频繁的阶段在1510年至1511年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与当时帕维亚大学的教授合作,持续、系统地进行解剖,大部分解剖他都亲自操刀,画下18张解剖图,这18份手稿包含了240幅图和超过13000字的笔记。他解剖过动物、老人、男人、女人,据说还有婴儿,考虑到当时没有冷藏设备,以及工具、技术手段上的落后,可想而知其研究条件之恶劣,“(我们)要跟剥皮、分尸、惨不忍睹的尸体共度良宵”,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但达·芬奇的解剖手稿却超越时代局限,集令人惊叹的科学精确性与艺术审美于一体。他已经从简单的对人体构造的研究,深入到人体解剖学、医学领域,甚至是哲学的高度。




达·芬奇是个美男子?提到达·芬奇,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文首那幅著名的画像——睿智的哲学家气质的老年达·芬奇。


P.S 八十年代在中国曾风靡一时的(号称)意大利品牌老人头LeonardoDi Gasun,就用了这个图做商标。

老人头品牌商标

据说,达·芬奇年轻的时候是意大利闻名的美男子(看他老年的自画像感觉年轻时应该长得不错)。反常的是,尽管他十几岁就崭露头角,辗转各国一直都小有名气,但并没有关于达·芬奇年轻时确切相貌的图像流传于世。所以后人们又是各番揣测是否达·芬奇把自己的真实相貌融入了他那些神秘的画中。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世人对这幅画珍视并痴迷到什么程度了呢?



《蒙娜丽莎》现存在法国卢浮宫湿度适中的空调柜子里,有三层防弹玻璃保护,有专门的保镖,每年有600多万人来观赏她。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中,命令女儿模仿画中的笑容。公主们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占有《蒙娜丽莎》时,把它挂在卧室里,每日早晚独自欣赏,有时竟能在画前伫立大半天,浑然忘我。


1951年《蒙娜丽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佛朗哥亲临机场捧画,20万马德里市民化装成唐·吉诃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1954年《蒙娜丽莎》到英国,首相丘吉尔派6架飞机300名礼仪小姐专程将《蒙娜丽莎》从巴黎接往伦敦。据说,法国方面破例允许丘吉尔首相用手指抚摸《蒙娜丽莎》3次,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清洗并严格消毒。


1963年《蒙娜丽莎》到美国华盛顿展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平均只能在画前站9秒钟。


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超过200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几幅,她表示实在太喜欢《蒙娜丽莎》,但她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收藏赝品以自娱。


1911年《蒙娜丽莎》从法国被窃,事发后大批访客来看曾经悬挂《蒙娜丽莎》的白墙;1913年佛罗伦萨一位古董商接到盗画者愿意出售《蒙娜丽莎》的信,要价50万里拉,落款“达·芬奇”;盗画者是佛罗伦萨人,声称是出于爱国动机才偷取《蒙娜丽莎》,要让《蒙娜丽莎》回家;接着,《蒙娜丽莎》先在意大利巡回展览,后不得不回到法国,人潮涌到法国火车站去迎接她。

盗画者“达·芬奇”


达·芬奇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他是一个出色的七弦竖琴演奏者,据说他第一次被介绍给米兰宫廷贵族时,是以音乐家的身份,而不是画家或者发明家。


达·芬奇是素食主义者?说达·芬奇是素食主义者,最常见的引用是:“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达·芬奇本人说的,而是出现在俄国人Dmitry Sergeyevich Merezhkovsky(1865-1941)写的历史小说《里奥纳多·达·芬奇的浪漫》里。而在关于达·芬奇超过70个版本的传记里,只有5个版本直接叙述或引用了他是素食主义的这个说法,最著名的是Serge Bramly的版本:“里奥纳多那么喜爱动物,以至于他成为了一名素食主义者。”达·芬奇本人怎么说?达·芬奇本人什么都没有说过。



达·芬奇力大如牛,身体健硕?参考第8条。世人果然趋向于将天才塑造成万完人。('老子不需要!')达·芬奇喜欢穿粉红色的外套,喜欢随心所欲地把胡子涂成五彩缤纷的?(WTF?!)



达·芬奇是个挖坑大师。未完成的画、未完成的壁画、未完成的雕塑……事实上,达·芬奇在世时,他的所有笔记都没能发表,他的所有发明都没有能做出实物。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由于资金、技术条件不足,无法将很多想法和设计付诸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师脑洞实在太大,研究领域实在太广,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把手上的工作和研究搁置一旁,钻研到新问题里去了。因为留下了太多未完成的作品,太多遗愿未了,达·芬奇临终前曾称自己“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


图文来自《达·芬奇笔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购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3】达·芬奇,真的是现代穿越回去的吗?
达·芬奇:对人体的“解构”
法国男子发现达.芬奇手稿 估价1500万欧元
年轻版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为什么那么令人着迷?
​《蒙娜丽莎》的成名之路【艺术零碎0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