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很多人又忙又穷?

我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岗位,坐在光鲜的写字楼,从事着看似高端的工作。我们渴望逆袭,于是撸起袖子加油工作,甚至模糊了「生活」的存在。

然而,真相总是残酷的,我们渐渐发现:越努力越忙碌,越忙碌越贫穷,我们依旧摆脱不了月光族、打工族、啃老族、蜗居族等众多代号。

那么,贫穷与忙碌背后,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本文将尝试为大家解答两个问题:

  1. 穷人思维是什么?

  2. 如何过渡到富人思维?

穷忙,说到底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习惯用「穷人思维」去做事。穷忙主要分为两方面:穷说的是金钱,忙说的是时间。

⊙ 穷人思维的第一面:用时间来换金钱

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的一家都市报做记者,刚毕业薪水少得可怜。有一次,我要去采访一个拍天安门拍了几十年获过各种大奖的摄影师。

摄影师的家离我的住处不远,打车大约20分钟,但走路就要1个小时了,我选择了走路去。哦对了,那是个仲夏。

吃完午饭,顶着巨大的太阳,我出发了,比预计慢了半个小时,1个半小时后我到了摄影师的家。中途的采访进行了大约4个小时,结束后又花了1个半小时走了回去。

来回步行的3个小时,我省掉了两次打车的钱,大约60块。

我抱怨着自己太忙了,只是一个采访就用掉了7个小时,若再将采访写成稿件,至少要再花2、3个小时。

然而,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我原本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跑2条新闻,因为步行只跑了1条,虽然省出了60块钱车费却损失了价格更高的稿费。

我看起来很忙,却越忙越穷。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能免费看到书、追一部剧,拿到一个不可描述的种子,充分发挥中国人勤劳智慧的本色,翻遍网站求遍网友耗完时间。

但正是这样,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糟糕的恶性循环:

对金钱渴望 -> 注意力集中到钱上 -> 大脑里反映出各种与钱有关的事情,并变得冲动失去控制能力 ->做出错误认知,做出更多错误的决定 -> 放大对金钱的渴望->恶性循环。

如果非要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穷人思维符合「沉没成本」,这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花30元看电影,无论电影好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所以你为了这30元的沉没成本即使电影不好看也会继续忍受,不愿中途退场。

现在,回过头再去看日本作者胜间和代写的《时间投资法》,其中那句「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打车」,简直就是真理。

⊙ 穷人思维的第二面:消耗有限的自控力

有经济学家发现,消耗有限的自控力是穷人思维最致命的一点,经济学上叫「决策疲劳」。

决策疲劳是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做的决定越多,越消耗精力,人也变得越疲惫。当你越疲惫,内心就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决策越来越随意。

我先说个故事,各位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尤其是女性朋友们。

我之前有个同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网上购物,接二连三收到包裹。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痴迷某宝,她回答我:便宜。

有一次,她需要买一瓶50块钱的洗发水,却因为商家「满199包邮」的优惠,挑了一个小时,硬生生地把购物车里的商品凑够199元,以至于买了好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过了几天,我便听到她抱怨凑单买来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即使可以用到也根本不好用——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

她很忙,真的很忙,每天都忙着在网上购物,找便宜货。

她说,她每看到一件商品,就要关于便宜不便宜、怎么买最便宜、要不要买、什么时候买这些问题来回决策,很不果断,耗尽大量时间,犹豫不决一直挑,而且还买不到几件合适的。

⊙ 穷人思维还有第三面:非理性的价值判断

这点非常容易理解。

前几天清明假期,我和朋友去逛宜家,正好碰上床上用品的四件套打折,大、中、小三种规格现在都是249元。

朋友想买最大的那套,即便他知道家里被子的尺寸是中号,虽然我反复劝说,他还是选择了最大的那个,而且还想要为了这个四件套重新买条被子。

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容易在价值判断上出问题。根据售货员的经验:穷人更倾向于买大的——省钱,而有钱人更倾向于合适的尺寸——为了自身需求。

聊完了穷人思维的本质,最关键的是如何过渡到「富人思维」。我们来根据穷人思维的3种表现逐一对应分析。

1.花钱来节省时间,而不是花时间来省钱

刚刚我们提到《时间投资法》这本书中「创造时间去打车」的观点,虽然刚毕业时我不理解,但现在我很认同。

书里写道,如果要比较干一件事情、买一个东西值不值的话,一个方法是计算你的时薪来对比,是时薪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你的价值的认可度。

比如月薪1万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时算下来,时薪是50元左右。假设你想买个好本子,要50元,贵吧?

但这个本子有特别的模版格式设计,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画线了,它未来至少能节省你一小时,这时候你就该把它买下来,而不是买个大路货的笔记本,自己天天画线。

打车的逻辑也是这样,这是一个算经济账的思维,买入时间这种更稀缺的资源。通过购买别人的服务,节省自己的时间。

再说的夸张一点,比尔盖茨曾说过,「如果我走在路上,我掉了10美元,我不会弯腰去捡。因为我弯腰去捡的功夫,我能挣100美元。」

2. 把重要精力用在核心价值上,减少干扰

任何决策都不要再次要价值上耗费太多精力,减少决策所带来的自控力耗散,避免做出自己时候最不想看到的那个决定。

苹果的前掌门人乔布斯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很具有参考性。乔布斯请他的好友为自己设计出100件黑色高领上衣,因为乔布斯的精力几乎全都放在了如何将手机做到最好,根本无暇顾及穿什么。

同样,号称挣钱速度最快的扎克伯格也根本不在这种无所谓的事上浪费时间。

3. 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不一定要最大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也陷入了这种穷人思维。

最常见的论调是,创业团队初期一定要凑齐最牛的人,阿里的运营、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可这样的团队,创业成功率却不见得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人思维
“一小时15元”、“一天100”……,用大量时间换取金钱,生活只会更苦
看懂穷人思维,你真的不只是没钱!
再穷也要舍得投资未来,再忙也要记得提高自己!
在时间管理上,穷人有两大弊病
“穷人思维”最近又火遍了朋友圈,3条穷人思维,条条中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