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國56個民族中,爲何沒有契丹族

  中國56個民族中,爲何沒有契丹族

                                                                ★★★★★ 

     

    壹個消失的王朝、壹段沈睡的曆史,壹個遠逝的民族,契丹,像他們的文字那樣神秘而遙遠。讓我們——追尋遠逝的民族。

   關于契丹民族的起源,至今在學術界還是存在爭議的,有的學者認爲,契丹民族是匈奴人的後代,也有的學者認爲,契丹人是鮮卑族的後裔。

   但是無論契丹民族是如何起源的,契丹早期的曆史,都是以傳說爲主。


                            “天書”之謎

              

                          契丹文字
  

   1922年6月21日,壹位名叫克爾文(Kervgn)的比利時傳教士,在中國內蒙古巴林右旗壹座被盜掘壹空的古墓中,發現壹塊石碑上刻滿了奇怪的類似文字的符號。當時,沒有人能識別這猶如天書的符號。這些符號公諸于世後,壹時間衆說紛纭、莫衷壹是,這些“天書”究竟來自何方,它們又給世人傳達怎樣的信息呢?

   據考證,這是壹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麽,那些符號會不會是契丹文字呢?據史書記載,契丹人建立遼國後確實曾經創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傳了,後人見都沒有見過。

   專家們斷言:“天書”無疑就是早已被歲月掩埋的契丹字。

   結論壹出,人們興奮異常,也充滿期待,這壹個消失的王朝、壹段沈睡的曆史會不會由此顯現出來呢?

   此後,在當年遼代的疆域內,又陸續出土了更多的契丹文字和文物,通過對文字的破解人們或許能更多地了解契丹。1986年,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發現壹座契丹公主與驸馬合葬墓,它是迄今爲止出土遼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喪葬制度明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雖然墓中的屍骨已經風化,但包裹他們全身的銀絲網絡和蓋在頭上的黃金面具記錄了主人生前的雍容華貴。墓中的陪葬品從金器、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絕倫,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從壹個側面反映了騎馬打仗之外的契丹。顯然,這個貴族墓葬是了解契丹人所建立的豐富多彩的遼朝的壹扇窗口。

   那麽,壹個消失的王朝,會通過這扇窗口顯現出它的本來面貌嗎?

               契丹,像他們的文字那樣神秘而遙遠。

           

    契丹的本意是“镔鐵”,也就是堅固的意思。這是壹個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爲壹個中國北方民族就已經出現在《魏書》中。他們兵強馬壯,骁勇善戰。壹位名叫耶律阿保機的部落首領統壹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爲大遼。大遼王朝最強盛時期,曾經雄霸中國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壹線,東臨庫頁島,西跨阿爾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謂氣壯山河。

    契丹王朝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了200多年,與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在此期間,中國中原地區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被阻斷,以至亞歐大陸中西部國家誤以爲整個中國都在契丹的統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國的代稱。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裏第壹次向西方介紹東方時,就以契丹來命名中國,時至今日,在斯拉夫語國家中,仍然稱中國爲“契丹”。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楊家將》,講的就是1000年前,宋朝軍隊在楊家將率領下與強大的契丹軍隊激戰沙場的故事。

    契丹民族不但創造了強大的軍事王國,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遼寺和遼塔就是其文明程度的體現。至今在黃河以北地區保存下來的古佛寺和佛塔,有的始建于遼代,有的在遼代翻修過。它們巍峨雄偉,曆經千年風雨依然堅固挺拔。尤其山西省應縣的釋迦塔,是全世界現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結構塔式建築,曆經多次地震而不毀。不難看出,創造如此輝煌文明的民族,壹定有著相當的經濟基礎和雄厚的工程技術力量。同時,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漢族人才以外,還通過和宋朝的貿易獲得先進的生産技術。契丹這個馬背上的枭雄,確實在中國北方開創過壹派繁華的時代。

   然而,如此壹個強大的民族,竟如同過眼煙雲壹般在天邊的地平線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大遼滅亡

   契丹王朝的滅亡不難從史書中查到。據記載,大遼和北宋對峙長達160多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終滅掉大遼的卻是曾經歸附于契丹的女真人。

   女真首領完顔阿骨打在大遼的疆域內攻城掠地,並于1115年建立金朝。10年後,完全取代了盛極壹時的契丹王朝。壹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員耶律大石帶領下被迫向西遷移,在今天的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又稱哈喇契丹國。這個帝國也壹度強盛,但最終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滅。之後,契丹的殘余勢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兒漫王朝,但不久還是在黃沙彌漫的異國他鄉銷聲匿迹了。

                              契丹文化的消失

               


                      辽代契丹女贵族的复原头像

   在中國曆史上,雖然改朝換代頻頻發生,但原有的文化傳統總能代代相傳。然而契丹王朝滅亡後,整個契丹文化也隨之消亡了。

   分析發現,從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這短短的300多年間,中國出現了遼、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這是中國曆史上壹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由于取得政權的統治者分屬于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叠也導致了整個民族的地位和相關文化都發生了轉換。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遼朝後,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壹次見于史書的殺戮就持續了1個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這時遭到舍棄。

   另外,金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漢字和契丹字。當女真文字參照漢字創立後,金朝皇帝就下令廢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可能由此失傳。以此類推,契丹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員劉鳳翥,在破解古老的契丹文字方面造詣深厚。他是目前全世界認識契丹文字最多的專家。

   劉鳳翥說,關于契丹文字有兩個缺憾:壹是到目前爲止,幾乎所有的契丹文字都是在碑刻上發現的,都是墓志銘。二是到目前爲止,人們還沒有發現任何用契丹文編寫的書籍。因此,不僅解讀契丹字還有許多困難,而且從已經破解的文字中也很難找到足以反映契丹全貌的描寫。針對有學者推斷契丹文字並不成熟,還不足以記載曆史的觀點,劉鳳翥認爲契丹文字已經比較完善,只不過它失傳得太久了。

   在北京的頤和園,有壹座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墓就在其中。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在他出生時大遼已經消亡65年。當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統治著中國北方,種族等級制度非常嚴格,契丹人在4種等級中排行倒數第二,處處面臨歧視。但耶律楚材卻非比尋常地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曾經擔任相當于宰相的高職。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壹位才華橫溢的契丹人,卻在遼代滅亡僅僅幾十年之後就忘卻了本民族的文字,以至于耶律楚才要重新學習契丹文字。

   在耶律楚材撰寫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曾經提到他在西遼學習契丹字的經曆。耶律楚材的努力可謂用心良苦。他學會了契丹字,卻幾乎沒有使用的機會。在他去世後,史書中有關契丹人的記載也只剩下了片言只語。耶律楚材成爲契丹人最後的亮點。

                             契丹人哪去了?

       

   契丹文化消失了,那麽,契丹作爲壹個民族,爲什麽也在曆史中漸漸消失了呢?

   據史書記載,遼滅亡後,至少還有兩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來。

   壹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隨者,另壹部分是聚居在遼代南京城附近的契丹人,再加上散居各地的契丹軍民,數量決非少數。不斷出土的文物就是他們留下的腳印,說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遷到契丹的發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漸融合爲壹體。進壹步考古證明:在整個金代,契丹人不斷舉行起義。當蒙古族興起後,契丹人紛紛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複本民族的地位。也就是說,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勢力仍然十分強大。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自明代以來,契丹人卻銷聲匿迹了,時至今日,在中國56個民族中,卻沒有當年響當當的大契丹。

   那麽,幾百萬契丹人到哪裏去了呢?史學界推測大致有三種可能:

   第壹,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壹起。

   第二,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

   第三,金、蒙戰爭爆發後,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時,散落到了全國各地。

                                契丹人後裔

      

   就在人們尋找契丹人蛛絲馬迹的時候,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彙處的達斡爾人,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

   當地傳說,幾百年前,壹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裏修邊堡,從此便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學者通過比較研究契丹族和達斡爾族的生産、生活、習俗、宗教、語言、曆史,找到了大量證據表明,達斡爾人是繼承契丹人傳統最多的民族。

   但這些只是間接的證據,是不能給出定論的。

   與此同時,在雲南施甸縣,發現了壹個仍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統稱“本人”。在施甸縣由旺鄉的壹座“本人”宗祠裏,人們發現了壹塊牌匾上面篆刻著“耶律”二字。“本人”說,這是爲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阿蘇魯,並表明他們的契丹後裔身份 。

           

    曆史上確有記載,阿蘇魯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後裔,他的先祖曾參加西南平叛戰爭。但如何證明這些“本人”就是阿蘇魯的後代呢?畢竟漠北和雲南相隔萬裏,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學術界始終未能給這個自稱契丹後裔的族群“正名”。

    專家們決定利用DNA技術揭開這千古之謎。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志爲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終于得出了准確的結論: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系,爲契丹人後裔;而雲南“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軍隊中契丹官兵的後裔。

     

                                契丹人后裔

   根據這次測定結果,結合史料,曆史學家們終于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古人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時,連年征戰,頻繁征兵,能征善戰的契丹族人被征召殆盡,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較大的族群,如達斡爾族,作爲民族續存保留下來,有的則被當地人同化了,作爲“分子意義上的後裔”零星分布在各地。

 

 

《歡迎進入三味书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經稱霸中國北方的契丹人去哪了?為什麼他們最後出現在了雲南?全部都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
一强大民族突然消失,曾被外界称为中国,千年后在中国南方被发现
消失的民族——古墓怪异符号曝露契丹族神秘失踪之谜(多图)
在中国消失800多年的契丹人,其实,他们的后裔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有一民族1000年前神秘消失,不在56个民族之列,今被发现
契丹人今在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