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國曆史上十大名醫
 
★★★三味書屋754》2013年10月05日編輯整理★★★

                    ★★★★★ 


 
 1、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約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壹O年)。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所著《扁鵲內經》、《外經》早佚。他爲什麽被稱爲“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扁鵲善于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與他有關的兩個醫案:壹個是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子簡的病,壹個是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侯的病。
 2、華佗: 據人考證,他約生于漢永嘉元年(公字元壹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元化,沛國谯(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炙各科,外科尤爲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爲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 因爲《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爲仙”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被害至今已壹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裏的壹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壹生:“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壹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3、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于東漢和平壹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漢醫學家,辭官業醫,博采衆方,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壹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制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曆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爲“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與張仲景同時代的華佗讀了《傷寒論》後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時陶弘景說:“惟仲景壹方,最爲衆方之祖”。唐代醫家孫思貌說:“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可見張仲景醫方的寶貴。《傷寒論》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也是醫家必讀。
     
4、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縣朝那鎮)人。生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二壹五年),卒于西晉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歲。魏晉醫學家。西晉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人縣朝那鎮)人。著名醫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壹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另著有《帝王世紀》等。 
 5、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人稱“葛仙翁”,西晉思想家、醫藥學家。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于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東晉興甯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采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他還是古代壹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制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樸子》和《肘後救卒方》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匮藥方》壹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6、孫思貌(541或581~682)爲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爲“藥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産”。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爲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遊蜀中峨眉。隋亡,隱于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壹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谏議大夫,仍固辭不受。鹹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禦。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甯二年(1103)追封爲妙應真人。壹生致力于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髒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
     
7、錢乙:字仲陽。約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壹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壹壹壹三年)。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爲東平 郓州(今山東郓城縣)人。 北宋醫學家,始以兒科著名,後擢太醫丞,爲公卿宗戚看病,名聲大著。其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壹部兒科專著。它第壹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爲獨立的壹門學科。後人視之爲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爲“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另有《傷寒指徵》、《嬰孩論》等。

     
8、朱震亨,字彥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華(今浙江義烏縣)人,家居于丹溪,故後人尊稱爲丹溪翁,亦稱爲朱丹溪。自幼好學,師事朱熹的再傳弟子許謙學習理學,精通文哲,至四十歲才開始習醫,首先自學《素問》,而後又受業于劉完素的再傳弟子羅知悌門下。羅知悌雖爲河間弟子,但旁通張從正、李東垣之學,故將劉河間、張從正、李東垣、王海藏諸家之書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當時名家之說,開拓了知識範圍。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朱氏自創新說,自成壹家之言,創立了有名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及“相火論”學說,並于雜病提出了以氣、血、痰、郁的辨證治療方法,于醫學理論的發揮及雜病的治療作出了貢獻,被譽爲金元四大家之壹。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金匮鈎玄》、《本草衍義補遺》等。此外,流傳有關丹溪之書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後人將朱氏臨床經驗整理而成。
 9、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醫學家,湖北薪(今湖北省薪春縣)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萬曆二十壹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聞世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于向勞動人民群衆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爲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壹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壹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曆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采,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爲我國醫學史上壹大巨著。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10、葉天士:葉桂,字天士,號秀岩,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1667-1746),祖父葉時和父親葉朝采都是當地的名醫。葉桂幼時便隨父親學醫,14歲時,父親去世,便又隨父親的壹位姓朱的門人繼續學習。他勤奮好學,聰穎過人,沒幾年,就超過了教他的朱先生,聲名遠播。他是中醫學史上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其聲望地位,並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貫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溫熱論》至今仍被臨床醫家推崇備至。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爲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醫大典的精神與使命
缪仲淳
中醫名詞術語(26)
第九课
中国古代名医生卒年月主要成就贡献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