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國曆史上十大沒能登基的悲情太子
中國曆史上十大沒能順利登基的悲情太子

★★★三味書屋754》2015年03月12日搜集整理★★★

                                ★★★★★ 

太子,一國之儲君,未來的帝王,在登基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登基後是上帝之下,人類之上啊,算是最有前途的職業了,而且絕對是獨此家,別無他號的金字招聘,可是曆史上卻有些太子永遠無法等到登基那天,可謂悲慘之極。可能有看客會說,在國家日益凋零,皇權旁落,社稷將傾的時候,不要說是太子,就是連皇帝都朝不保夕,趕不上登基也是正常的。的確如此,因此本此排名榜上有名的太子,選的都是正值王朝強盛期或是剛剛建朝時的太子,而且都是不出意外,就該順理成章登上皇位的,按理說在這個時期的太子都是承擔著王朝繼往開來的重大職責,可以說基本每個人如果當初能順利登基,中國曆史都將被改寫,現在也不會成爲現在的樣子,但是他們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沒有等到登基這天,可能這就是命中注定的吧,個人認爲,人世間最悲情的事情,就是本來應該順利到手的皇位最終沒能落到自己手中,惜哉,痛哉……
  以下本文將根據悲慘指數、可惜指數與影響曆史進程指數三個指標對曆史上十大未能順利登基的太子進行排名
 第十名 甯令哥:被奪妻弑父的西夏太子
  甯令哥,也有稱爲甯令格,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二兒子,因哥哥早死,而被封爲西夏立國後的第任皇太子,估計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過這個人,畢竟西夏只是個割據政權,般人提起西夏能說出個李元昊就不錯了,其他皇帝名諱都很難說出來,更不要說是個未登基的太子了,但這位仁兄之所以能登上此榜,純是因爲這哥們的遭遇實在是太悲慘了,他所經曆的事情,單就悲慘程度而言,榜單以下這其他哥們估計加壹起都比不上他個人的,真是“誰敢比我慘啊”,但考慮到他的生死對整個中國曆史基本沒有影響,而中國人在評價個人的時候又往往看重大我,而忽視小我,因此此兄雖慘,但也只能排在本榜單第十位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此兄到底怎麽個慘法,因何沒有成功登基?
  先說說這哥們的第件慘事:被父奪妻
  很不幸,他和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遇到了同樣的慘事,妻子被自己的父親看上並據爲己有了,換壹個角度說,他比李瑁更不幸,不管怎麽說,李瑁還是和楊玉環過了四年日子,有過夫妻之實的,甯令哥則慘多了,他的未婚妻沒移氏還沒娶進門,就被老爹李元昊給霸占了,腥味都沒嘗著。
  我們再說第二件慘事:親母被幽禁
  媳婦變成“媽”就夠郁悶了,可更郁悶的還在後面,因爲自己的媳婦受寵,自己的親媽野利氏反被冷落並且直接被李元昊打入冷宮,給幽禁了。 
  第三件慘事:被算計弑親父
  媳婦被父親占有,親媽被幽禁了,夠慘了吧,可是還有更慘的,當時西夏國的皇後沒藏氏爲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李諒祚登基,就聯合了自己的哥哥沒藏訛龐,向甯令哥使激將法,壹面爲他鳴不值,壹面又唆使他弑殺自己的父親。要說年輕人就是容易激動,被人壹說,竟然真的自己單槍匹馬拿把刀把他親爹給砍了。
  第四件慘事:自己被亂刀砍死
  沖動的甯令哥剛砍了自己的親爹,結果還沒等到李元昊咽氣呢,早就埋伏在壹旁的沒藏訛龐就帶人沖了出來,以弑君的罪名直接把甯令哥給亂刀砍死了。
  後記:慘事還在繼續……
  按理說人都死了,也該慘完了,可事實是還真沒慘完,甯令哥死後,被自己砍的親爹李元昊因醫治無效而死,自己的親媽野利氏則被“情敵”沒藏氏借機處死,自己的媳婦沒移氏沒了靠山,最終成爲了遼國人的俘虜與玩物,而自己的弟弟李諒祚則坐上了本該屬于他的龍椅。
  點評:甯令哥雖然經曆很慘,但考慮到西夏只是壹個割據政策,跟當時的北宋與大遼根本不在壹個檔次,再加上其在個人修養、作爲方面也沒什麽值得期待的地方,即使登上皇位,對中國曆史進程而言,跟其弟弟登基也不會有什麽根本的區別。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九名 蕭統:英年早逝的仁愛太子
  蕭統,南北朝時期梁朝開國皇帝武帝蕭衍的長子,年僅壹歲就被封爲太子。可能相對于他的名字,他更爲世人所熟悉的是他的益號“昭明”,因爲這個名字的背後聯系著壹部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書——《昭明文選》,這部《昭明文選》就是由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撰的。死了千百年後,著作還能流傳至今,算是壹牛人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蕭牛人爲何沒能登上皇位:
  蕭統在曆史的評價是很高的,當然不僅僅是因爲他的文學素養,雖然在政治上沒什麽作爲,但是他是個才子,還是個孝子,更重要的是他擁有壹顆帝王最該具有的仁愛之心,史書上關于這方面的記載不少,本人在這裏就不做古文翻譯了,簡而言之,就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總會大規模的救濟貧民。正因爲這樣,當時老百姓都盼著他早日登基,頂替他那個笃信佛教,不管人民死活的老爹。可是有時候上天就是喜歡開玩笑,南北朝因爲朝代更替頻繁,皇帝在位時間往往很短,在位十年八年就算長的了,可是不知道梁武帝蕭衍是不是太信佛的原因,居然活了86歲,在位48年,而整個梁朝才存在55年,要不是最後被活活餓死,如果正常死亡說不定有可能超過乾隆成爲中國最長壽的皇帝了;相反,再來看蕭統,只活了31歲,比他老爹還早死18年。 
  但如果只是單純的早死,命中注定等不到繼位,只能算他倒黴罷了,但之所以說蕭統悲情,就在于他不是簡單的早死,而是因爲壹件名爲“蠟鵝厭禱”的事件,史載,蕭統的親媽丁貴妃死後,蕭統選了壹塊墓地並埋葬了丁貴妃,事後,有壹個道士告訴蕭統,說他所選的墓地不利于死者長子,也就是他本人,破解的方式是在死者墓側的長子位埋入蠟鵝等物,真是封建迷信害死人啊,蕭統不但信了,而且還照做了,要知道這可是巫術,那在古代可是大忌啊,後來這件事被他爹知道了,挨罵是免不了的,最要命的是,是被他老子疏遠了,這要是在壹般家庭也就算了,但是在帝王之家,只能說是“老爹生氣了,後果很嚴重”,想按部就班的順利登基估計是有難度了。蕭統這孩子也清楚知道這壹點,雖然劇情老套,但是曆史的軌迹的確是這麽發展的,壹個壹身抱負的太子在受到打擊之後開始轉化爲寄情山水遊樂,沒過多久,就在和妹妹“遊船河”的時候落水,並傷了大腿,雖然被救了上來,但因爲郁郁不得志,傷壹直沒養好,沒多久就壹命嗚呼了,從這點看,那個道士還是算的挺准的。
  後記:梁武帝蕭衍晚年越發糊塗,不但更加笃信佛教,自己四次出家,而且錯信北朝反將侯景,並因此引發了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亂”,自己也被活活餓死在宮殿之中。“侯景之亂”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梁朝也因此元氣大傷,終于在蕭統死後的僅僅26年就滅亡了。
  點評:雖然曆史沒有如果,但是如果不發生“蠟鵝厭禱”事件,蕭太子就不會早死,以他老爹晚年笃信佛教的癡迷程度(前後出家四次,中國皇帝中只此壹人,沒考證的建文帝及大理諸帝不算),說不定晚年也會學乾隆禅讓給蕭統,就算不禅讓,也可以熬死他老爹吧。雖然曆史上沒有對蕭統的政治作爲及能力做過什麽太多的介紹,但是就憑他的仁慈之心,雖然不壹定能成爲什麽千古壹帝,但至少能是個不錯的守成之君,當不成漢武帝,至少能當個漢文帝,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不說能壹統中原,但至少不會戰火連天,發生“侯景之亂”,梁朝也不會那麽早的滅亡,如此壹來,曆史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就不是我們所能預測的了。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八名 李承乾:客死他鄉的太宗長子
  李承乾,唐朝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孫皇後,根正苗紅,年僅八歲就被立爲太子,雖然從年齡上說被立爲太子的時候已經不小了,但是考慮到他出生的時候,他老爹的身份還只是秦王,而他老爹在登基後就立馬將他立爲太子,這說明李世民還是很看好他的,而且是作爲貞觀之治締造者李世民的太子,當時又正值大壹統王朝的繁榮期,前途應該說是大大的好,可是爲什麽李同學卻最終沒有成功上位,反而弄了壹個客死異鄉的悲慘結果呢?
  李承乾小的時候那叫壹個聰明了得,據史書記載那叫“特敏惠”,而且辦事能力也還不錯,在他老爹給他爺爺守孝期間,他初次代管朝政,不管是出于大臣對未來儲君拍馬屁的心理因素使然還是小夥子幹得確實不錯,反正是獲得大臣的壹致好評,他老爹李世民也對他日漸器重,那句著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他老爹對他說的,壹切都像著光明美好的前景發展,等待的似乎只是他老爹見上帝的那壹瞬間…… 
  怪就只怪唐朝不實行計劃生育,如果壹家只生壹個孩也就沒事了,可誰讓那是唐朝呢,多生隨便,多生無罪,多生不罰款,所以李承乾雖然是嫡長子不假,但是卻不是唯壹的嫡子,他老媽長孫皇後還給他生了兩個弟弟,魏王李泰及後來的唐高宗李治,也同樣是嫡子;而他老爹李世民本來就是殺親哥上位的,所以對是不是“長子”登基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原則而言。因此,危機出現了,李太子的四弟阿泰同學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勢,李世民也變得越發喜歡他,而反觀李承乾自己則越來越不像話,模仿突厥人胡鬧,還說要給突厥人當將軍,並且越發的聲色犬馬,縱情酒色,還搞同性戀,本來板上釘釘的事情,現在釘子活動了。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接下來又發生了壹件致命的事情——李承乾的腳得病瘸了,而且是終生殘疾,這件事産生了兩個嚴重的後果:壹是追求完美的李世民進壹步增強了更換太子的想法,這也能能理解,畢竟古代皇帝的兒子都多,如果大家都差不多,誰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是個正常人;二就是李承乾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身體的殘疾誘發了心理的殘疾,于是他萌生了壹個極端的想法——謀逆,趁著自己的太子身份還在,趕快讓他老爹升天,或者也學他老爹壹樣,逼自己的爹退位。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誰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可是不代表老子能做成的事,兒子就能做成,而且不要忘了,他老爹李世民就是此中高手,結果是李承乾同學還在籌備期呢,就被人揭發了,人贓並獲,不但太子之名被罷黜,還被貶爲庶民,先是被囚禁在右領軍,後又被放到黔州,結果到黔州沒多久,就猝然死去,死時年僅26歲。
  後記:鹬蚌相爭,漁翁得利,李承乾與李泰爭奪皇位,最終的結果是二人誰都沒有上位,反倒便宜了那個根本就對皇位沒什麽興趣的九弟——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再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李治當上皇帝後,娶了中國曆史上最牛的女人武則天,再然後就是出現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點評:如果李承乾不謀反被貶爲庶民的話,其實他登上皇位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爲在三個嫡子中,李治本來就無爭位之心,而李泰也不是什麽太出色的競爭對手,這從李承乾被廢後,他都沒能登上帝位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老實說,如果李承乾修心養性,不再胡鬧胡說的話,以他的先天條件順利登基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李承乾登上帝位後,以他的才智在政治作爲上再怎麽無用,應該也不會比李治更差吧,畢竟李世民去世後,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壹批堪稱史上最牛的輔臣群,就算李承乾沒什麽作爲,國家的機器也會正常運轉。但唯壹可以肯定的就是,李承乾絕對不會娶武則天爲妻,那麽中國第壹個女皇帝、之後的開元盛世還有天寶危機都不會發生,唐朝的曆史將會全部翻新。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第七名 朱標:早死殃子的大明太子
  朱標,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正史記載其爲大腳馬皇後所生,但也有一種說法是李淑妃所生,但如果按照正史的說法,朱標就是嫡長子,也是相當的根正苗紅,也是在老爹剛剛登基,就被封爲太子,那壹年他13歲。如果單看朱標的壹生,除了因爲遺憾早死,沒有等到登基,其實也沒什麽太多悲情而言,但之所以他能入選此榜單,是因爲他的早死導致了兒子的悲,而中國人又往往喜歡將希望寄托在下壹代身上,所以從這個層面而言,兒子的悲要比他自身的悲而更顯得悲,人死不可怕,可怕的是連希望都沒了,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個大明第壹太子就怎麽悲在後人身上的?
  曆史上對朱標的評價總體還是不錯的,基本上和蕭統差不多,什麽“生性聰穎”,“ 孝友仁慈,出于至性”,反正是沒什麽貶義詞,以至于讓我以爲是不是沒什麽特點、作爲的,只要不是混蛋,全可以這麽評價,總而言之,朱標應該會是壹個不錯的守成之君,只可惜沒能熬過他老爹,只活了37歲就壽終正寢了,沒有成功接過他老爹手裏的槍。
  如果事情到此爲止,那麽也沒什麽好說的了,只是壹個長壽父親和短命兒子的故事,有點類似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但是事情當然不能就此完結,死了兒子的老朱自然是十分傷心,畢竟這是他最鍾愛的兒子,因此他將自己對這個兒子的鍾愛發揮了到了極致,好,妳無福繼承我的皇位,那就由妳兒子繼承吧,反正大明的大統就妳朱標這支繼承了,你早死了,那就妳兒子朱允炆當皇太孫吧。 
  跳過兒子直接孫子繼位,我不知道朱元璋在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其他兒子的想法,畢竟他很能生,他生了26個兒子,而且等到他死的時候,還剩下21個,其中就包括四兒子燕王朱棣。別的兒子想法我們暫且不管,我們就先來看看朱元璋這個四兒子的幾個條件,看看他會不會有想法,第壹,朱棣點子其實很正,朱元璋的26個兒子早夭的有兩個,而三個比朱元璋早死的,就分別是他的大哥、二哥和三哥,也就是說,當朱元璋死的時候,朱棣是兒子輩的老大;第二,正史記載,朱棣是馬皇後所生,所以是嫡子;第三,朱棣是朱元璋最滿意的兩個兒子之壹,另壹個就是已故太子朱標;第四,最爲可怕的是,在當時那個年代,在朱元璋大肆屠殺武將之後,最能打仗的就是朱棣。好了,現在是提問時間了,如果妳具備以上條件,妳會有什麽想法,當然是“吃他娘,穿他娘,打到南京當大王”啦,于是長達四年靖難之役就此開始,戰爭的過程是殘酷的,這裏我就不詳加敘述了,畢竟這不是在寫《明朝那些事兒》;結果是可悲的,朱標的寶貝兒子朱允炆被打敗了,敗得壹塌糊塗,不但皇位沒了,而且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按照正史記載就是“自焚”了,按照野史記載,那就豐富多彩了,什麽出家爲僧,什麽南遁西洋,反正都挺淒涼的,但不管建文帝朱允炆最終結果如何,反正有壹點是可以肯定了,就是明朝的大統再也沒有回到太子朱標這一支。
  後記:燕王攻入南京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有兩個兒子,七歲的長子朱文奎及兩歲的次子朱文圭,其中長子朱文奎與他老爹同時成了曆史之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不知所蹤;次子朱文圭則被朱棣幽禁在廣安宮,直到明英宗時期才被放出來,那時候他已經57歲了,古人三十而知天命,這位年近六十的老者因爲長期的幽禁,再被放出,不要說知天命,連牛馬都不知,以爲是怪物,被嚇得滿大街亂跑。
  點評:如果朱標能成功活到他老爹去世,那麽朱棣的那幾個優勢和條件,除了會打仗,另外三個條件將全無優勢而言,試問他又有何資本去起事,而不管朱標在位多長時間,只要朱標在位過,那麽朱允炆就是皇太子,而不是皇太孫,以皇太子的身份繼位也就更加大勢所趨,就算朱棣起義,輿論的壓力也能壓死他。相同的例子完全可以參考朱棣的兩個兒子,朱棣的長子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只有1年就去世了,然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而朱棣的次子,漢王朱高煦想學他老爹,從自己侄子手裏打江山,結果兵敗被誅。如果朱標太子這支可以延續大統,那麽明朝就不會出現萬曆那個敗類,那麽滿人還會入關嗎,是不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提早幾百年就可以得到快速的發展?當然,還是那句話,曆史沒有如果。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六名:楊勇:短命王朝的絕後太子
  楊勇,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的嫡長子,生母是曆史上出了名的妒婦獨孤皇後,又是壹個根正苗紅的主,因爲楊勇的生年不詳,所以不知道被封爲太子的時候有多大,但也是老爹壹登基就馬上被封爲太子的主,如此可見,也是公認的太子人選,看來嫡長子就是容易當太子,但是可以說楊勇很悲慘,因爲他生活在壹個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庭裏,具體表現爲,親爹不信任他,親媽很討厭他,親弟想弄死他,不幸的親情關系也最終導致他沒有登上帝位,……
  曆史上關于楊勇的評價其實很沒特點,總而言之就是說這個人不是很好,因爲有小毛病;但也不是很壞,因爲沒大問題,即沒什麽大本事,不過也沒什麽壞心眼,屬于很平庸的典型。這壹點他就不如自己的二弟,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楊廣,至少楊廣夠混蛋,而楊廣在登基之前,能體現出他混蛋的地方,則全部用在了他這位太子哥哥的身上。
  如果非要說楊勇有什麽特點的話,那他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不會裝相了,說句好聽點的,就是小夥子很率真,怎麽想的,就怎麽做,壹點都不做作。比如小夥子不喜歡自己的太子妃,于是就光明正大的寵愛別的妃子,再比如小夥子覺得自己是太子,理應有相應的排場,所以花錢有點大手大腳,沒事奢華壹下子……單純,真是太單純了,雖說這些東西也算正常,但妳也別表現得太明顯了,難道他不知道自己老媽是個醋壇子,最受不了就是丈夫寵愛小妾;自己老爸最受不了奢華浪費,自己三弟還因此被重罰過。相反看看他那個混蛋弟弟,就很會裝相,表現得壹副孝順懂事的樣子,尤其討得自己老媽開開心心的。于是獨孤皇後就開始越發討厭自己的大兒子,而想讓自己的二兒子當太子,反正都是親身的嘛(隋文帝的兒子是曆史上少有的所有兒子都是壹母所生),而老楊同志又是出了名的“妻管嚴”(要不怎麽兒子都是壹個人生的,因爲不敢找別的女人),結果老婆壹通枕邊風,于是也覺得大兒子不怎麽值得信任,比不上二兒子,開始考慮更換太子的問題。 
  楊廣看前期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于是又開始了第二招——進讒言,說什麽楊勇聽算命的說自己老爹快死了就很高興,還買通了楊勇的寵姬,誣告楊勇要謀反,這壹頓胡蘿蔔加大棒的,老楊同志哪裏受得了,楊勇的太子之位被順理成章的廢掉了。
  其實楊勇有再次翻身的機會,老楊同志在臨死之前終于看清了楊廣的禽獸嘴臉(公然調戲老爸的女人),想重新下發遺诏,重立楊勇爲太子,可壹切已經太晚了,此時老楊身邊的人已經都變成楊廣的了,遺诏沒改成,自己還被兒子給提前送上路了。而我們的廢太子楊勇先生自然也不會有好日子後,楊廣登基後馬上就將他賜死,同時被殺的還有他的十個兒子,真正的被斷子絕孫了。
  後記:據說楊廣怕怨氣太重,將楊勇和他的十個兒子殺死後,全部大頭朝下倒埋,以防他們化爲厲鬼抱負。而楊勇和他的兒子們好像真的化成了厲鬼,隋炀帝楊廣在位十四年後,被部下宇文化及缢弑,而隋朝也在同壹年滅亡。
  點評:以楊勇的資質和率真的性格而言,他如果順利登基,最有可能成爲的君主類型應該是壹個唐高宗李治那種無爲的皇帝,雖說國家不會有什麽太大的繁榮,但至少不會天下大亂,不會亡國,隋朝也不會成爲壹個只有37年的短命王朝。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第五名:李建成:被反戈一擊的唐隱太子
  李建成,唐朝開國皇帝高祖李淵的嫡長子,親母爲窦皇後,根正苗紅,其父李淵在登基後就將其封爲太子,時年29歲。在他的親二弟李世民登基後,給他選了壹個“隱”的益號,所以說曆史上,又將李建成稱爲隱太子。其實李建成與楊勇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兩個人相提並論,比如都是嫡長子,比如父親都是開國皇帝,比如都被立爲太子,又都被自己二弟奪位並殺死……,但二者不同之處在于,李建成是個比楊勇要牛得多的人,而不幸的是,他的對手也是個比楊廣牛得多的人,與楊勇的沒有自知、坐以待斃不同,李建成對自己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並壹度掌握著主動權,那他又是如何喪失主動權,被反戈壹擊的呢?
  因爲新、舊唐書被人爲篡改痕迹較重,對李建成的評價不高,只是個碌碌無爲的昏庸之人,所以至唐以後的很多學者都爲李建成鳴不平,而從其在李淵起兵早期的所作所爲,克長安、平河北,剿滅劉黑闼與王世充來看,李建成是極具將才的;從能重用魏征來看,李建成也是很能識人的;再加上李淵平定關中後,李建成能提出均田制這樣順應時代潮流的建議,也能說明他具有很強的政務能力,因此可以這麽說,李建成是個不次于李世民的人,只能說是造物弄人,在李家上演了壹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雙龍會”大戲。 
  矛盾就在于兩個人都太有才了,壹個是王朝的嫡長子,壹個是王朝的首功之人,二人都有非凡的才能,可是皇位只有壹個,雙方都是虎視眈眈。李建成不是楊勇,他知道這個二弟對于自己的威脅,所以他積極主動聯系了當時除他二人之外,最具實力的齊王李元吉,並試圖先支開李世民身邊的得力幹將房玄齡、杜如晦,再抽調走李世民秦王府的精兵強將,剩下孤家寡人李世民就只能成爲待宰羔羊啦。可李世民也不是傻子,妳不想做楊勇,可是我想做楊廣,正所謂“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處于被動局面決定先下手爲強,他首先買通了玄武門的守衛,然後以父皇召見爲名,將李建成及李元吉誘騙到了玄武門,接下來,曆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開場了,原本的羔羊變成了灰狼,而灰太狼李建成同志則成爲了喜洋洋李世民的盤中大餐,發現情況不對的李建成轉身策馬就要跑,李世民則壹邊親切的叫著“大哥”,壹邊拉弓射箭,當場結果了自己大哥的小命,而齊王李元吉則被後來的門神尉遲恭給砍了,這場奪位之爭最後以李世民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後記:勝利者李世民在結果了自己的兩個兄弟之後,就開始享受勝利者該有的待遇了,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壹是假情假意和老爹李淵哭訴壹番,表明壹下自己也是逼不得已,順便將老爹趕下台,美其名曰讓他做太上皇,享清福;二是收編了太子府、齊王府中對于他有用之人,這其中包括兩類人,壹是男人,以魏征爲代表,壹是女人,以齊王妃楊氏爲代表;三就是斬草除根了,李建成六個兒子中的五個(長子早夭),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部被他們的親叔叔給砍了,隱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全部斷子絕孫。
  點評:如果李建成順利登上皇位,那麽曆史上爲人所樂道的“貞觀之治”也將不複存在,但是以李建成的才幹,當上皇帝後即使做得不如李世民,但相信也不至于會太差,即使沒有“貞觀之治”,估計也會出現個差不多點的盛世,但同樣有壹點可以肯定,就像李承乾如能登基壹樣,武則天肯定是沒有戲份出場了。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四名:胤礽:兩立被廢的大清太子
  胤礽,清朝聖祖康熙皇帝的次子,生母爲孝誠仁皇後赫舍裏,因母親在生他難産而死,而康熙又與赫舍裏伉俪情深,所以愛屋及烏,這位嫡子在其壹歲半的時候,就被他老爹冊封爲太子,他也因此成爲清朝曆史上唯壹的壹位被公開冊立的太子,也是除同治之外唯壹壹個本應沒有懸念繼承皇位的皇子(同治他老爹鹹豐就生了兩個兒子,另外壹個還三歲就死了,想有爭議,除非他老爹有私生子),還是壹個兩度被立爲太子的人,就是這麽壹個理應繼承皇位的人,卻也成了曆史上唯壹壹個兩次被廢的太子,到底是什麽原因沒能讓他最終登上皇位呢?
  根據史書記載,胤礽的先天條件還是很好的,本身就天資聰穎,再加上千古壹帝康熙的精心調教,起初的形勢還是壹片大好的,如果康熙像他老子順治壹樣短命的話,也許曆史上就不會出現“兩立兩廢”的太子胤礽,而是年輕有爲的清帝國入關後的第三任皇帝胤礽了,可是胤太子點子實在太高,他遇上的爹是全中國五千年時間裏在位時間最長的爹——在位61年的康熙,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壹件趣事:當胤礽啥也不懂還在襁褓之中時,他是太子;當他牙牙學語的時候,他是太子;當他已經成年的時候,他是太子;當他都當爹的時候,他還是太子;壹晃過了三十多年,當他35歲的時候,他還是在做著他那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當了33年的太子,並且老爹身體還不錯,胤礽有些沈不住氣了,他開始不規矩了,並有了壹些越權的行爲,但此時的胤礽還沒有什麽太明顯的結黨隱私,逼父退位的舉動,可以說,胤礽的第壹次被廢,自身原因有,但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因爲康熙登基早,兒子多,胤礽的競爭對手之多堪稱清朝第壹,曆史少有,妳像以上我們介紹過的幾位,充其量是哥兩爭,再厲害點的,就是第三方獲利。可是看看胤礽的身邊,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哪壹個都不是善茬,他不甘心在自己的位置呆著,但是更多的人卻在窺視他的位置,來自多方的中傷還有不利于自己的小報告,再加上自身確實不怎麽幹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同志第壹次被廢,被幽禁鹹安宮。
  被廢的憂傷和失落並沒有伴隨胤礽太長時間,因爲頭腦清醒了的康熙,理智的認識到自己的兒子雖然有些缺點,但是還沒有達到叛逆的程度,因此僅僅兩個多月後,胤礽的太子之位失而複得。可是第壹次被廢的經曆並沒有讓他從中汲取教訓,在消停了壹段日子後,他開始變本加厲,妳當老子的不是說我有謀逆之心嘛,那好,那我就真的結黨,保證自己早登帝位,這壹次,康熙真的忍無可忍,于是康熙五十壹年,胤礽再次被廢,再壹次被禁固在鹹安宮中,只是這壹次,他再也沒有翻身。
  後記:康熙六十壹年,千古壹帝終于病逝了,這裏我們暫且按正史的說法,他在臨終前,是出自內心的將皇位傳給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後,也沒有忘記他那個被兩立兩廢的二哥,將幽禁地點遷到了祁縣鄭家莊,並派衆兵嚴加看守,兩年後,胤礽在此病逝,時年五十壹歲。
  點評: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胤礽有缺點是正常的,但是最不該的就是他不該不甘于寂寞,本來都是太子了,只要妳有耐心,皇位早晚是妳的,妳何必那麽著急登基呢,如果妳真等不及了,大可以學李世民靠強大的武力逼宮嘛,可是卻沒這膽量,只是結交了幾個大臣,又能起到什麽根本作用呢。相信如果胤礽肯乖乖的等著帝位,以他單純脾氣暴躁、親情冷漠這點缺點,不見得就會成爲被廢的理由,兩次機會都沒把握住,只能說是可惜了那麽好的條件了,如果他能乖乖等到登基的那壹天,康乾盛世說不定是提早結束了,但是腐敗的晚清也許相應的也不會出現了,誰又能說清呢?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三名:劉據:巫蠱之禍的戾太子
  劉據,西漢武帝劉徹的長子,生母爲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因爲漢武帝年近而立才(29歲)得長子,所以對劉據很是喜愛,七歲就被立爲太子,在漢朝算是早的了。個人認爲,曆史上有兩個太子因所處時代的關系,前景算是最好的,壹個是李承乾,壹個就是劉據,此二位都有壹個強大得父親,在他們還在當太子的時候,天下已經被他們的父親打理得很好了,國家強盛,社會穩定繁榮,朝堂沒有奸臣把持朝政,太監和外戚當道更是看不見影,雖有對外戰爭,但壹是外族不足于對國家造成根本性的威脅,二是對外戰爭還都挺成功的;除了老爹強勢,這哥倆還都有個好舅舅,李承乾他舅長孫無忌是太尉,劉據他舅衛青是大司馬,都不是木頭,娘家有靠山。而相對比李承乾,劉據還有個強勢的表哥——骠騎將軍霍去病,這組合,簡直壹全明星首發陣容,劉據所要做的,似乎就是老老實實等他老爹歸天,然後舒舒服服當他的皇帝,可是就像麥蒂連續兩年在最後時刻被踢出全明星首發陣容壹樣,劉據在當了三十年的太子後,也被踢出了寶座之外,這是爲什麽呢?肯定不是差錢……
  劉據在曆史上並沒有表現出太強的政治能力,但是無論是史書還是學者都對劉據的總體評價不錯,其原因就在于他具備壹個無比巨大的優點——仁愛。人家都說仁者無敵,可放在劉據身上就不是“無敵”,而是“致命”了,因爲他老爹劉徹的雄才大略與豐功偉績在那擺著呢,有資本,所以劉據的仁愛與劉徹氣吞山河的霸氣在壹定程度上是不兼容的,但在開始的壹段時間裏,這似乎並不是壹個問題,因爲劉老爹自己也曾說過“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于太子者乎!”,說白點,就是劉據同學是個很好的守成之君。但從後來曆史發展的趨勢來看,這似乎是壹句屁話,因爲更能決定劉徹喜惡的似乎不是從政治方面考慮的,而是從女人的喜惡出發的……劉徹是個風流皇帝,曆史上有名的金屋藏嬌是說他和表妹陳阿嬌的童真趣事的,由此可以看出這老小子從小就知道用花言巧語泡鈕了,還有成語傾國傾城是講他和李夫人故事的,還有曆史上有名的兒登基母殉葬的鈎弋夫人也是他的女人,這麽壹個全是風流韻事的皇帝如果說他的壹些政治決定與女人無關的話,那妳還是甯願相信母豬能上樹吧。而其中劉據的悲慘命運就是與她母親衛子夫年老色衰有著直接關系,當然與他能幹的舅舅與表哥提前見上帝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壹切都要從壹個叫江充的人說起,曆史上將他稱爲“佞臣”, 就知道不是什麽好人了,此人與太子不合,很是擔心太子登基後要倒黴,所以就想趁著漢武帝還活著的時候扳倒太子,可是扳倒太子哪是那麽容易的,更何況人家劉同學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太子,而且也沒犯過什麽錯,豈是說扳倒就扳倒的啊,但是江充不愧叫江充,因爲他“充分”的利用了三個條件:第壹,自己受寵,所以他敢;第二,皇後不受寵,太子也跟著不待見,所以他能;第三,當時“巫蠱之術”盛行,而漢武帝最煩這個,江充自己恰恰是負責處理有關巫蠱的案件,所以他行。綜上所述,江充開始他的扳倒太子計劃了,他先是大肆宣傳宮中有蠱氣,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在宮中搜查,搜查的結果就沒什麽懸念了,是人都知道,所謂的蠱氣在太子宮中,而且還挖出了了木偶人,至于這木偶人誰放的,就不用我說的那麽直白了吧。 
    當時恰巧漢武帝不在宮中,仁愛了壹輩子的太子終于在他生命即將劃上句號的時候狠了壹把,他帶領侍衛宣稱江充謀反,將江充殺了,但是卻沒做徹底,江充壹個叫蘇文的手下跑了出來,並跑到漢武帝那兒,反說太子舉兵謀反,漢武帝當時也是老糊塗了,完全喪失了分析能力,馬上宣旨讓丞相劉屈髦率兵平亂,而另壹方面,太子也是小糊塗了,他竟然還糾集了數萬人進行抵抗,也是當時通訊條件不好,父子兩接不上念兒,都不知道對方怎麽想的,這要是有個手機,雙方打壹個電話把話說明白了不就妥了。可惜啊,他們早出生了2000來年,沒趕上高科技啊,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太子劉據兵敗自殺,其母皇後衛子夫也跟著自殺,他的三子壹女也全部被害,就留下了壹個孫子算是留個後。
  後記:壹年後,漢武帝經過調查,發現所謂太子謀反案實是冤案,于是將江充家族滅族,將蘇文燒死,並在劉據自殺的湖縣修建了“思子宮”。劉據死後,漢武帝選擇了少子劉弗陵爲太子,即漢昭帝,可惜漢昭帝命薄,21歲就英年早逝並且死時無後,大將軍霍光在劉氏子孫中挑了個遍,最終選擇了壹個叫劉詢的年輕人作爲皇位的繼承人,是爲漢宣帝,而此人正是太子劉據那唯壹的孫子,他登基後給自己那冤屈的爺爺所選的益號爲“戾,耐人尋味”。
  點評:被父親冤枉而自殺、母親因此自殺、兒女因此被害,劉據的悲慘從他孫子給他的益號中就可見壹般,如果當時劉據可以從容地應對江充的誣告,最起碼等到漢武帝回來進行調查,也許慘案都不會發生,從後來漢武帝用了不到壹年的時間就將冤案平反來看,劉據的死其實很不值,甚至可以說是白死了,但對于劉據可喜的是,經過壹番的折騰,漢室江山最終還是回到了劉據壹系的手中,至少曆史的進程並沒有因爲這起冤案而影響太多。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二名:扶蘇:讓人惋惜的第一太子
  扶蘇,全名爲贏扶蘇,他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第壹皇帝秦始皇的長子,母親是鄭國人,因爲喜歡唱當地的流行歌曲《山有扶蘇》,就給兒子起了這麽壹個名字。據實說,扶蘇當上太子的時間其實很短,如果教條點說,甚至可以說他都沒有當過太子,只是當過短暫的皇位繼承人,因爲迷信長生不死的秦始皇壹直在追求長生不死,想著統治他的江山千秋萬世,所以壹直沒有立太子,只是在臨死前,才指定扶蘇爲皇位繼承人,可以說,這時候的扶蘇才有了壹個和太子相近的身份,但是可悲的是,他這個身份短暫得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來被“法定”過,因爲在秦始皇去世不久,在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共同努力”下,本應該屬于他的太子身份就變成了弟弟胡亥。
  雖然說扶蘇壹直沒有被立爲太子,但是不管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世都會認定扶蘇是當之無愧的太子、皇位的繼承人,以至于陳勝、吳廣在起義的時候還打著扶蘇的旗號,壹個立志于推翻當政王朝的部隊,還用當政王朝的皇室來號召群衆,由此可見扶蘇是多麽得人心了。
  史學家對扶蘇的評價是具有政治遠見但缺乏政治經驗,所以扶蘇並未表現出太強的政治能力,另壹方面由于有秦壹朝,最多被形容的詞語就是“暴政”,所以扶蘇最被世人所稱道的就是他與他父親格格不入的仁慈和謙遜,他曾力谏秦始皇不要“焚書坑儒”,卻因此被秦始皇認爲性格軟弱,而被調去上郡陪蒙恬去修長城,這壹修就再也沒有回來。 
  公元前210年,期盼長生不死的秦始皇在最後壹次東巡途中終于咽下了他最後的壹口氣,蒙上帝召喚而去,而在他臨時之前做了壹個十分英明的決定,立長子扶蘇爲法定繼承人,但正所謂生前難斷身後事,遺诏是在身前立了,可縱憑妳華夏第壹帝,也管不了死後有人改遺诏啊,這個“有人”具體指的是三個人,即中車府令趙高、丞相李斯及秦始皇的少子胡亥,遺诏的內容也由讓扶蘇繼承皇位,變成賜死扶蘇、蒙恬,改立胡亥繼承皇位。
  可憐的秦朝大公子、中國第壹太子在偏遠的上郡等來父親死訊的同時,也等來了自己的死訊,蒙恬當時就起疑心,勸扶蘇不要著急去死,而去“複請”,而仁孝的扶蘇覺得不立刻死都是不忠不孝,留下壹句“父而賜子死,尚安複請!”,隨即就地自裁。
  後記:在後世也有壹種說法流傳很廣,說扶蘇其實已經看出這是胡亥等人的陰謀,如果以他的號召力,再加上被稱爲“中華第壹勇士”蒙恬及其手下三十萬秦軍的協助,打回長安,奪回屬于自己的帝位真是輕而易舉,但是扶蘇卻認爲天下初定,不應該再挑起戰事,因此希望以自己的壹死來平息戰事。可是他不會想到,因爲胡亥的暴政,他死後的壹年,陳勝、吳廣就領導爆發了中國第壹次農民起義,而用的旗號正是他自己,隨後天下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扶蘇死後僅四年,中國第壹個大壹統的朝代——秦朝就覆滅了。
  點評:如果扶蘇能順利繼承帝位,相信以他的仁慈與政治遠見足以壹改當時的暴政之風,“文景之治”肯定會提前到來。而且扶蘇不死,蒙恬也不會死,若有蒙恬在,哪還會發生後來的白登之圍這樣讓匈奴大舉入侵、得寸進尺的事情,那麽也就不會有匈漢長達百余年的大規模戰爭了,這樣將更有利于人民休養生息與社會的進步,縱使這些不能實現,至少秦朝不會是壹個只有15年的短命王朝,之後中華2000多年的曆史將會全部改寫,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第一名:武則天的子孫們:一代女王的身後悲涼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搞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爲可,四摘報蔓歸。”這是唐高宗李治的六兒子、武則天的二兒子——章懷太子李賢在臨死之前寫的《黃台瓜辭》,裏面用瓜來暗喻自己親兄弟四人的命運,而他們兄弟四人都被先後封爲太子,而兄弟四人中,有兩個人沒有登上帝位,有兩個人又被從帝位上趕了下來,皆因此四人有著整個華夏五千年曆史中最強大、最彪悍的母親——武則天,然而因爲武則天而沒有登上皇位的太子又豈止是她的親兒子……
  1、高宗長子他鄉自缢
  第壹個因武則天而沒有登上帝位的太子叫李忠,他是唐高宗李治的長子,生母爲劉氏,因爲生母出身低微,而當時的王皇後又無子,因此被過繼給王皇後,並被立爲太子,但是隨著王皇後被廢,武則天當權,李忠太子的人身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武則天在爲李治生下他們的第壹個兒子李弘後,李忠便成了武則天的眼中釘、肉中刺,在武則天的唆使下,李治終于廢了並無過錯的李忠,而改立李弘爲太子。被貶任房州刺史的李忠在來到房州後,因害怕被武則天所害,他效仿了前世的孫膑及後世的朱棣——裝瘋,經常化妝扮女人,以表示自己並無貪圖皇位之心,在他眼裏認爲,自己連性別都改變了,壹個女的總無法當皇帝吧,可他永遠都不會知道,在他死後幾十年,想治他于死地的那個女人就當上了皇帝。但裝瘋並沒有讓李忠的生活變得安逸,他的瘋癫舉動反而被授人以柄,他老爹聽到這個消息後,直接把他貶爲庶人,發配到了黔州,整日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的李忠終于得到了解脫,因爲到達黔州後,他就上吊自殺了,他也繼續延續著自唐朝建朝後,長子太子不能繼位的“魔咒”,而且這個“魔咒”仍將繼續延續下去。 
  2、高宗五子離奇暴斃
  李忠死了,他的異母弟李弘當上了太子,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是武則天的第壹個兒子,他在4歲時因爲哥哥被廢而被他爹立爲太子的。與扶蘇、劉據相似,李弘也是以仁心而流傳後世的,在政治見解方面也要強于他老爹,並且深得唐高宗的喜愛,如果能順利登基,相信會是壹代明君的。可是李弘太子卻在23歲這壹年突然暴斃,有壹種說法說是李弘體弱多病而致,但是從當時起更廣的說法就是武則天將自己的親兒子毒死的,壹是李弘因曾爲自己的兩個異母姐——曾經得罪過武則天的蕭妃之女說情並爲她們尋找夫家,而觸怒了武則天;二是如果武則天想在日後掀起更大的風浪,自己的這個有能力的大兒子將是自己強勁的對手,因此不如早早除之。不管因爲是哪種原因吧,總之可能的壹代明君李弘是沒有機會登上本屬于他的帝位了。
  3、高宗六子被逼自殺
  李弘死了,接下來的太子變成了他的同母弟李賢,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是武則天的二兒子,他在自己親哥哥死後,成爲了李治壹朝的第三任太子,但絕不是最後壹任。史上記載,李賢也是壹位有君德,可繼承大統的有德太子,而且在文學方面也有成就,可如果說他哥哥的死還不能定論是他母親造成的,但他的死則毫無懸念——正是死于其母之手。680年,因經常說李賢壞話的正議大夫明崇俨被殺,武則天便認爲是李賢所爲,又恰好有人告發李賢謀反,並在太子宮中發現盔甲數百,因此剝脫了李賢的太子之位,將他貶爲庶人,發配巴州。684年,唐高宗病逝,剛剛大權獨攬的武則天便派左金吾將軍丘神績來到巴州,對外宣稱是爲了保護李賢這個廢太子,可是恰是這個保護之人逼得被保護的李賢自殺而亡。當時也流傳這樣壹種說法,說李賢是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所生,所以武則天才要壹心除掉李賢。無管是何原因,李賢也跟他的兩位前太子哥哥壹樣,英年早逝,無福登基。
  4、中宗太子兵敗被殺
  唐高宗死後,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與四兒子李旦先後登基,又先後被自己的母親趕下台,直到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才重新登上帝位,但是因爲武則天的影響,還是有些太子沒能成功登上帝位,這壹次輪到了這個中國第壹女強人的孫子。首先登台的這個太子叫李重俊,壹個有著類似韓國人名字的中國人,他是唐中宗李顯的三兒子,生母是壹位身份低微的宮人,他于公元706年被封爲太子,其實這個太子本來輪不到他的,但是他的大哥懿德太子(死後追封)李重潤因爲八卦奶奶武則天包養小白臉壹事,而被武則天活活帳打而死,所以李重俊得到了這個太子之位,但是他絕不會感激他奶奶的,因爲他奶奶雖死,但是他奶奶壹手提拔起來的侄子——武三思卻還在,並且與唐中宗的皇後韋後私通後,壹起欺負著這個未來儲君,並要廢除他的太子之位,立韋後的女兒、也就是武三思的兒媳安樂公主爲皇太女,正可謂嬸可忍、叔不可忍,忍無可忍的李重俊于公元707年帶著禦林軍殺了武三思全家並趁機發生宮變,沒想到關鍵時候,部下反水,李重俊自己也被部下誅殺,估計最讓他吐血的事是他死後,他父親還拿他的首級去祭奠大仇人武三思的靈柩,吐血啊。   
 5、睿宗太子退位讓賢
  武則天三兒子唐中宗李顯的太子沒能登上皇位,她的四兒子唐睿宗李旦的太子同樣因爲她沒能登上帝位,這個人叫李成器,是唐睿宗的長子,在他老爹第壹次登基時,被封爲太子,史稱才氣過人、頗識音律,但是他仍延續著唐帝國長子太子沒法登基的“魔咒”(唐高祖長子太子李建成被殺、唐太宗長子太子李承乾猝死、唐高宗長子太子李忠自殺、唐中宗追封長子太子李重潤杖殺)。公元690年,他老爹被他奶奶武則天趕下了台,他老爹從皇帝變成了太子,那他這個太子也只能成了皇孫了,也就失去了皇位法定繼承人的身份。公元710元,唐中宗被韋後毒殺,唐睿宗的三子、李成器的三弟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了韋後黨,並重迎唐睿宗繼位。繼位後的唐睿宗開始陷入了煩惱之中,他的煩惱在于到底該立誰爲太子,如果按正常的長幼有序以及之前的安排,長子李成器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但是自己能重新登上帝位,全靠三子李隆基的功勞,所以李旦對立哪個兒子爲太子實在很頭疼,而兩個兒子也是彼此讓來讓去。說也奇怪,李世民爲了爭太子之位手足相殘,李承乾爲了保太子之位鹬蚌相爭,可是李治這脈上卻完全沒有李氏家族固有的爭權奪利的特點,反而還喜歡謙讓,比如李治自己就沒爭位之心,他兒子李旦更是三讓皇位(讓母親、二讓哥哥、三讓兒子),等到了他孫子這茬,李成器與李隆基又互相讓上了,最後李成器壹句“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算是將這中國曆史上難得的“讓儲之爭”蓋棺定論了,在成全弟弟當上太子的同時,自己也得了個“讓皇帝”的美名。可是當初如果沒有武則天的搶班奪權,李成器登上皇位那還不是遲早的事嗎?
  後記:李成器的讓位,也成了在武則天掌權影響下最後壹個沒能登上皇位的太子,而他所讓的三弟李隆基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正是這個唐明皇開創了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時代,沒有之壹的“開元盛世”,但也同樣是這個唐明皇親手締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天寶危機”。
  點評:武則天在曆史上的出現,不但顛覆了中國女子不能登基的傳統,同時也徹底改變了唐朝乃至整個中國的曆史進程,如果沒有她在政治勢力的影響,以上那幾位太子任何壹個人按部就班的登上皇位,整個曆史進程都將被改寫,無論是達到古代盛世的“開元盛世”還是將唐朝推向滅亡的“天寶危機”都不會出現,因爲沒有那個女人的話,怎麽輪也輪不到唐明皇登上皇位,甚至可以說,李隆基一個太子的誕生是用五個名正言順的太子外加個死後追封太子的政治前途所換來的,而這切的締造者的名字叫做武則天。
  悲慘指數:★★★★★★★★★★
  可惜指數:★★★★★★★★★★
  影響曆史進程指數:★★★★★★★★★★
  綜合悲情指數:★★★★★★★★★★
  小編注:1、本排名榜上之人並不全是大一統王朝的太子,個別地方割據政權的太子,因其某個指標特別突出,也得以入選本榜。
  2、本榜單所列太子不包括死後追封的,如懿德太子李重潤雖然也很慘,但他死的時候只是皇孫,當時的皇帝是他奶奶武則天,天知道他以後會不會當皇帝;同樣,還有壹些太子雖然是在生時被封的,但是他們在生時已經知道以後基本不太可能登基了,如漢光武帝劉秀的太子劉強,晉惠帝司馬衷的太子司馬遹,雖然也挺悲慘的,但是帝位本來就離他們很遙遠。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没能顺利登基的悲情太子
《农女的种田手札》作者:潇湘萍萍
九子奪嫡
呂蒙正與《破窯賦》
他一出生就被作为皇位继承人来培养,老爹也跟着沾光做了皇帝
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 康熙惊得放下酒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