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userphoto

2022.06.22 安徽

关注

●多读一些名家大家的优秀作品,思考一下他们的写作选题、视角、思想与情怀。

●建议不要总是沉浸于自我的叙事和抒情里,太过“小我”的作品可作为情感的一种宣泄,可写,但不能总写,否则难以突破。

●多创作一些或有情怀、或有思想深度、或有独特观点、或讽刺辛辣、或故事性极强、文学艺术性极强的作品;要写进去,写深写透,要不断挑战与尝试创作的深度与厚度。

●每写一篇文章,不能只顾及自我表达和抒怀,还要想着,这篇文能给读者带来哪些思考与共鸣,方更能体现出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写作不要太过着急,写后要多读多打磨,可以自己朗读看看卡不卡,文不厌改,贵在多磨;文要求精,忌讳拖沓冗杂,忌讳刻意拉长,忌讳把一篇不成熟的作品草草地投稿。

●在投稿微刊的同时,更要多投报刊(纸媒),报刊才更能检验自己的作品。写作若想突破,必须要经得住报刊的进一步检验。

●无论写什么样体裁的文,都贵在创新,贵在新颖有新意。不必要跟风,不必要看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写什么。模仿和借鉴虽不是写作的禁区,但创新更能让你的作品更加闪亮更有价值。

●建议多读慢写。多读经典,多读名家大家作品,多读文友作品。边读边思考,别人作品的亮点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过程,别人作品的不足,也能让以反省自身。不读不思,沉浸于自我的写作,很难突破。

●特别强调:作者文责自负,确保作品的平台原创首发性(报刊发表的优先推出展示),所投稿件一定是自己相对成熟的、经过多次修改和检查的作品(至少五遍)。稿件要有一个“焐”和冷修改的过程,确认完全定稿(打磨和校对无误)后,方进行投稿。不要排版后再修改。

●凡是已收到用稿和排版通知的作者,务请耐心等待。任何媒体都有一个遴选、审稿、编辑推出的过程,纸媒的审稿发表周期一般在一个月至三个月,有些更久,这是值得新媒体学习的地方,这也或许才是发表的自然规律。

●新媒体发表后,建议要积极分享推介自己的作品,这是新媒体特质。好文字不怕共享,作品遇到更多更好的读者,并能给读者以能量以感染以影响,方能体现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特别建议:在投稿纸媒时,要投公开发行、正规的报刊和文学期刊,一则为正式发表,二则正规报刊的选稿标准高,有利于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三则只有正式发表的作品才可作为申请加入作协的必备条件。对于一些付费才能发表、订刊才能发表的刊物,谨慎投稿;对于一些付费出书、付费拿奖以及邀请你成为编委或签约作家、签约诗人的活动,谨慎参与。正如有读者曾留言说:现在各类微刊、活动风起云涌此、五花八门,套路深,还需睁大眼睛。

(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阅读原文)

这样的大奖赛,你还爱不爱

小小说|张海燕:签约诗人

也说网络文学大奖赛:你获奖了吗

关于“同步”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年终盘点:2019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

圆桌论坛:好文章是怎样炼成的

胡铭:文学不是一个人的事

胡铭:关于微刊不得不说的话

关 于 微 刊

花有千朵,活色生香。

文学微刊,伴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匆匆走来。望着这个时代的新媒体和文化的轻骑兵异军突起,欣喜之余,难免也让人有一丝忧虑。接踵而至的各类微刊,不少出现用稿门槛低甚至零门槛、四处要稿、来稿就发等乱象,使得“微刊”这个本该更为纯净和雅致的新媒体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让人“小瞧”与“诟病”。

微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却不能小瞧它的力量。把名家经典的作品展示推介出来,同时给文学爱好者以成长发展的空间,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经得起更多的磨练与考验,这或许就是新媒体的特质。基于此,《同步悦读》读书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秉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发刊理念和“不唯文学,凸显悦读”的发展定位,不跟风,不逐流,不媚俗,鼓励支持一批批文学爱好者逐梦文学的同时,更是积极倡导他们,不要过于迷恋微刊发表,真正的发表方向是各大报刊。我们始终认为微刊仅是一个“练兵场”或者说“展览馆”,报刊或者说纸媒才是真正的“检阅场”或者说“试金石”。虽然,写作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我们人生的主题,但既然爱上了她,就应该拿一颗真心去待她!

前不久,著名作家、第四次当选上海市作协主席的王安忆致辞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文学是需要终身学习、认识、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到与人生同步……与15年前初次当选上海作协主席时相比,文学生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表看起来更热闹、更活跃,内里是更坚硬和冷峻的核,需要我们用更深的洞察力去探究什么是文学的存在……回到日常生活,回到日复一日的庸常中,这日复一日才是文学更广阔的真正的空间。美国大编辑加珀金斯曾说过,当你被称为元老,你就完蛋了。我们必须警惕溢美之词。如果不能写得更好,至少不能写得更坏。

那么,微刊,在当下的文学场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究竟该如何定位?笔者在2018年省文联召开的“新时代文学期刊传承与创新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发言时曾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永远都是相拥的,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群体广、阅读形式便捷、读者与作者互动强等特质,进一步激活了当下的文学场,将读书或者说阅读与写作更为深度地引向了大众,同时还为传统媒体培育和输送了一批文学写作上的生力军。

这样的执念,或许正是“同步”存在和坚持下去的理由。一个值得去坚持的有意义的事情,即使有再多困惑,再多坎坷,也真的没有理由停歇下来,不去坚持。

只言片语,仅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期引发更多的思考与讨论。


平台介绍 




《同步悦读》,一个“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的读书平台,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始终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梯队和读者群体。“同步”追求质量,但倡导大众文化,面向大众,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兼容并蓄,雅俗共赏,为您找到一个倾诉、沟通、交流的出口,能满足众多阅读与写作爱好者的需求,既是名家作品走向大众化,又是草根打造自我的好平台。进入同步,便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与您相知相暖相惜,挽手共进。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6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原创作品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倡导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中国

不厚名家      不薄新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者预言2044年传统纸媒媒体即将走向消亡
新媒体的特点和原创首发
文学访谈是发展中的文学新类型
随笔||写作,挣钱?
石楠:美哉,满园姹紫嫣红——《时光不语》序
自媒体里的散文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