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治疗慢性胆囊炎 中老年人患慢性胆囊炎该注意什么
如何治疗慢性胆囊炎
中老年人患慢性胆囊炎该注意什么
2014-11-04 13:16 来源:三九养生堂 编辑: 万婷婷常见病自测
慢性胆囊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这种疾病的人会表现出腹痛,恶心,胃不适,口干等现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慢性胆囊炎的相关疾病知识,帮助大家认识慢性胆囊炎的预防护理。
老年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常和胆固醇及其他类脂质代谢障碍、过去的细菌感染、寄生虫(特别华枝睾吸虫、蛔虫)感染有关,也和老年人胆囊肌肉松驰、纤维增生有关。
老年慢性胆囊炎大多是慢性起病,天明确的过去史或只有不那么明确的腹痛史。部分病例由急性胆囊炎迁延发展而来。
中医药学无慢性胆囊炎的病名。类似本病症状描述的有“腹痛”、“胁痛”、“胆胀”等,出现黄疸时,属中医药学“黄疸”的范畴。
一、主症
本病可长达数年而无自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腹痛和胃纳不振。
导致病人就医的主要症状有上腹痛,右上腹痛、腹胀、恶心、嗳气、胃纳呆、口干、口苦。部分病人有胸骨下段后痛、背痛、胁痛,很少有右肩痛,少数病人有黄疸。也有部分病人诉述有反复发生的轻微恶寒和低热。
二、病因病机
中医药学的解剖学所说的胆和现代医学相同,对肝和胆关系的描述和现代医药学的描述有许多相似。中医药学认为胆的功能是通降下行,并有赖于肝气的条达。所以气血、情志、饮食、外邪、虫伤等会影响肝的致病因素,也是胆的致病因素。
1.饮食所伤。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滋腻,使脾胃受伤、运化无能、水湿内生,郁而化热,停而生痰。阻于肝胆,肝胆不能通降,不通则痛。湿热交蒸而成疸。肝气犯胃而恶心,脘闷,胃纳不振。
2.精神因素。情志郁结或暴怒伤肝,肝气横溢于胆,胆通降下行不利而胁痛、腹痛,胆汁外溢而成黄疸。
3.外邪所伤。六淫之邪内侵,壅塞气机,留于肝胆,疏泄下降之道受阻。
4.虫伤。虫袭于人,停于肝胆,阻塞通道,肝胆之络受伤,气机不畅而成病。
5.年老体弱,劳欲过度,久病体虚,气血亏损等,致肝失所养,胆无所依而成病。
总而言之,一切引起胆的通降下行功能障碍的原因,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而胆的通降下行功能又有赖于肝的功能正常。中医药学认为肝和胆相表里,肝胆和脾胃的关系密切。
所以本病定位在胆,病机的要点在肝、胆、脾。
三、辨证施治
由于本病的病机在于胆的通降下行受阻。所以必有实症,而老人体虚必有虚症。发作时以实症为主,缓解时以虚症为主。
由于老年慢性胆囊炎可无症状,只能在体格检查时发现。
所以应把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列入中医辨证内容。
在无症状或缓解时,以益气健脾、和肝养阴和饮食调治的原则治疗。
1.肝胆湿热
主证:腹痛腹胀、胸胁满闷、恶心嗳气、胃纳不佳,大便烂而粘,可有发热恶寒,亦可有黄疸。口苦,身倦乏力,舌质淡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或脉濡。
治法:清肝泄胆、去湿清热。
选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锦》)加减。
药物: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10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
加减:并有结石者,加内金、海金砂、郁金、金钱草。大便秘者,加番泻叶、芒硝。有黄疸者,加茵陈、大黄。本方多苦寒药,老人不宜久服。若病较轻者,可用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
2.肝胆郁滞
主证:右胁或右上腹痛,痛处不定,连及胸背、急躁或烦躁,易怒或郁郁不乐。疼痛每因情绪变动而诱发。嗳气或多矢气,大便或结或溏,胃纳呆滞或善饥而不欲食,舌体胖,舌质边尖红,舌苔薄白干或薄黄干。脉弦。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解郁。
选方:柴胡疏肝汤(《景岳全书》)。
药物:醋炒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赤芍药5g、炙甘草2g。
加减:嗳气恶心明显者,加竹茹、法夏、生姜。腹痛胁痛较剧者,加川楝子、郁金、灵脂。气郁化火,舌红、烦热者,加丹皮、栀子。大便硬结而秘者,加大黄或番泻叶,得大便后即可撤去。腹泻者,加茯苓、石榴皮、白术,待大便成形,即可撤去。
3.肝胆瘀滞
主证:胁、腹疼痛如刺,痛处不移,夜间明显,或胁下痞块、舌质紫暗或紫斑,舌苔薄白干或黄干、脉弦、细、涩均可。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选方: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药物:柴胡15g、瓜蒌根9g、当归9g、红花6g、甘草6g、炙山甲6g、大黄10g、桃仁9g。
加减: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伴发热者,加连翘、黄芩、公英。有胆石者,加郁金、内金、海金砂、金钱草。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灵脂、田七。
4.脾虚气弱
主证:面色?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嗳气则舒,大便费力而不结。舌质苔白,脉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
选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裁。
药物:莲子10g、薏仁10g、砂仁5g、桔梗10g、白扁豆10g、茯苓10g、党参15g、甘草10g、白术20g、淮山20g。
加减:大便溏泄者,加煨肉蔻仁10g。脘腹胀满明显者,加佛手、台乌。食不消者,加内金。胁痛者,加郁金。
5.气阴两亏
主证:胁腹隐隐痛不休,难以名状,头晕目眩,气短懒言,食后不舒、口干、大便费力、舌红、苔少、脉无力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选方:一贯煎(《柳州医话》)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化裁。
药物:沙参10g、麦冬15g、当归10g、生地30g、杞子12g、川楝子5g、太子参15g、五味子6g。
加减:口干少津、舌红而绛者,加石斛;胸满胁痛者,加白芍、郁金;大便秘结者,加蒌仁;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桑椹;身热而不甚者,加地骨皮。
四、康复调理
1.保持情绪平稳。情绪剧烈波动,会影响肝的代谢功能,改变胆汁的成分,妨碍胆囊的正常收缩。所谓郁怒可以伤肝,肝和胆相表里,疏泄通降出现障碍,就可能产生胆囊炎。
2.注意体育运动和劳逸适度,过劳会使老年人消耗过大,体力透支,气血耗损,脏腑功能失调。太过悠闲,又会使老年人发生肥胖,气血凝滞,痰湿内生,脾不健运。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老年人变得开朗和愉快,是老年人保健和康复的必需,也是慢性胆囊炎病人的必需。
3.注意饮食卫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洁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道感染,并通过肝肠循环引起肝胆系统感染,引起胆囊炎急性发作或使非感染性的慢性胆囊炎加杂感染,过饱和过饥会影响胆囊的收缩。过食肥腻会导致脂肪刺激引起胆囊收缩和脂质沉积。所以要注意食物的卫生,不要过饥过饱,少食肥腻,少饮酒。饮食要定时、定量。饮食结构要合理。
4.保持大便通畅。大便闭结,会引起老年人肠胀气而妨碍胆汁排泄。并会增加对粪便里的毒素的吸收,通过肝肠循环而影响肝胆。所以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特别是蛔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
6.平时可以口服一些利胆药物。如清肝利胆口服液、消炎利胆片、复方胆通片。这些中成药,不但可以作为清理肠胃的保健用药,又是利湿消炎的治疗药物。
7.对虚症病人运用补虚药物或饮食时。要注意柔润湿养,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并加入调气,化瘀、消积的药物或食品。
五、饮食调治
一般地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不必限制。但老年肥胖病人,应控制总热量,所以应控制碳水化合物。老年慢性胆囊炎病人多伴有胆石,所以食物中宜含丰富的纤维素。低蛋白饮食是胆石症成因之一,而慢性胆囊炎病人必须低脂肪饮食,所以应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以补充蛋白质饮食。如猪瘦肉、牛肉、鱼、虾、蛋清。脱脂奶或以植物蛋白补充。
油腻、煎、炸、含脂肪丰富的肉类或需用多脂肪烹调的食物,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和食品均非所宜。
酒必须戒断。烟必须戒断。
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下列膳食可供选择:
1.山楂
可用作糕点配料,可单独煮水以代茶,可作汤、粥,菜肴配料。有消食化滞、清肝利胆的作用,并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适用于各型的慢性胆囊炎。
2.内金
各种家禽的内金均可使用。可用以煮水代茶、煮粥、煮汤,可与其他药同用。研成细末可以吞服,亦可加入糕点中。
适用于各型的慢性胆囊炎,有消食利胆,并有排石化石的作用。
3.荸荠
可以削皮洗净后生食,可煎汤代茶,可作各种菜肴的配料或糕点的配料。有消食导滞、清热去湿、利水、清肝利胆的作用。适用于各型的慢性胆囊炎。
4.佛手
鲜佛手可以生食。鲜、干品可以煎水代茶,可作菜肴,可作菜肴的配料或糕点的配料。有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止痛的功用。除阴虚者慎用以外,各型慢性胆囊炎均可使用。
5.蛇胆熊胆
吞服或入药中溶服。蛇胆味带苦。熊胆味苦甚,吞服用于各型的慢性胆囊炎。熊胆性寒凉,脾虚气弱者慎用。
6.茵陈银花茶
茵陈30g、银花30g、陈皮3g,煎水代茶,煮好后可加少量糖以调味。糖太多可因影响口感而影响食欲,并会滋生湿热。适用于湿热型、肝郁型慢性胆囊炎。有清热去湿、退黄的作用。
7.赤小豆
可煮粥、煮汤、作菜肴的配料,有清热利湿和解毒的作用,和不同的药物或不同的食物配合,适用于不同型的慢性胆囊炎。
8.黄瓜
作菜肴用,有清热利水,清肝利胆的作用,配以不同的肉类或药物,适用于各型的胆囊炎。
9.田鸡(青蛙)
肉嫩而鲜美,含脂肪少、营养丰富而不滋腻,既能补脾益胃、又能清热利水。配以不同的配料,可作菜肴,煮汤、煮粥,适用于各型的慢性胆囊炎。
10.螺肉
一般用田螺或石螺。去壳取肉,味甘可口,性咸凉,营养丰富,配以不同配料,适用于不同型的慢性胆囊炎。
11.海参
味甘、微咸、性温、有益气养阴、补肾壮阳、润五脏的作用,并有利水作用,营养丰富,为胆道病人补充营养的佳品。作菜肴用,焖、煮汤、煮粥、炖均可。唯肝胆湿热型患者勿用。
12.泥鳅鱼
味甘、性平、补脾胃。利湿,和肝、养血,补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营养丰富。可焖、蒸、煮粥,煮汤等。根据不同型的慢性胆囊炎,配以不同配料。
六、防治要点
1.中医学认为“六脏以通为用”,胆属腑,肝和胆相表里,肝和脾的关系密切,肝性喜疏泄。所以防治慢性胆囊炎,要时时注重疏肝利胆、健脾胃,不忘通降。
2.老年人慢性胆囊炎多同时伴有结石,一切形成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的病因,又是形成胆囊炎的病因,所以防、治慢性胆囊炎时,要注意结石存在的可能,并同时防、治。
3.老年人慢性胆囊炎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又缺乏特征性。所以反复发作的上腹、右上腹痛、胁痛、不明原因的反复的轻微恶寒,均应想到有慢性胆囊炎的可能,应作B型超声波或X线胆造影检查。长期或反复出现舌苔垢腻也应想到有慢性胆囊炎的可能。
4.老年人慢性胆囊炎如无并有感染,不必使用抗菌素。
5.老年人慢性胆囊炎很多是在中青年时形成并延续而来,除手术外,迁延难愈,但手术摘除的总效果又未必理想,加上老年人多伴有其他疾病未必能耐受手术。多数情况下,可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或中西医结合的内科治疗,得以长期维持。但如反复剧烈的急性发作加重而又能耐受手术,并坏疽及穿孔,严重的梗塞等应考虑手术治疗。
结语:上文中小编为大家介绍了慢性胆囊炎的疾病知识,相信大家现在对这种疾病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了。因这种疾病出犯是无任何明显疾病特征,所以平时一定要严加防范,饮食要定时,戒烟酒,日常生活中进行饮食也是不错的治疗手段哦。
延伸阅读:
老年朋友们如何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有哪些病因老年朋友们怎样治疗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调理 老年人如何防治肩关节周围炎 怎样进行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治疗如何治疗增生性骨性关节病 防治增生性骨性关节病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正骨疗法外因疾病的治疗 外阴瘙痒和老年性阴道炎
(养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胆囊炎
有了这些中成药,“胆囊炎”再也没犯过!
中医擂台78:慢性胆囊炎
刘渡舟应用柴平汤的经验(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病理
【春季胆囊炎高发期,千万别傻傻当成胃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