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央视播出合肥市民的美好生活,全国关注“美好榜单”的合肥密码

3月10日晚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播出了

美好生活城市展播合肥篇

在今年的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中

合肥力压北上广深

跻身前三甲

这座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美好生活密码

戳视频获取答案

大调查发现,合肥市民在生活便利、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卫生、治安状况四项的满意度上超过70分,达到很满意的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方面,合肥市民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尤其是医疗服务质量、学校教学质量、财产安全保护、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比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平均水平高出了八分左右。



2012年3月

2011~2012年度十大“中国最幸福城市”发布榜单,合肥以第2名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前十名单为:广州、合肥、枣庄、杭州 、上海、北京、昆明、济南、成都、长沙。

2013年3月

3月7日晚,2012~2013年度十大“中国最幸福城市”再次发布榜单,合肥再次入围,并首次位居榜首。

2014年3月

中央电视台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报告,排出了“中国幸福城市二十强”,合肥以第19名的成绩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均未进入前30名。

2015年3月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国民大数据,在大调查的104个城市、300个县的样本中,合肥继续入选“幸福城市”

2016年2月

2月23日,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颁奖盛典上,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是:长沙、武汉、合肥、郑州、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石家庄、南宁、南京。

2017年3月

3月7日晚,《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之夜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解析大数据等方式,在百余个中国城市样本中,合肥和拉萨、成都、长春、银川、天津、长沙、武汉、海口荣登“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这已是合肥连续第六次捧回这个分量十足的奖杯。

2019年2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的1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榜单,合肥上榜,位列第三位

为什么又是合肥?

“钱袋子”更鼓——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科学岛

“中国美好生活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在这三个维度上,合肥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成就斐然,被誉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20强城市和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由此而带来的是,人们收入提升,生活改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2012年以来,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万元增加到4.1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9万元增加到2万元,跨过两个“万元级”台阶,增速在省会城市中居于前列,居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鸟瞰京东方

    收入要增长,就业打头阵。2018年,全市营造更加优良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科研环境,进一步吸引和支持各类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新增落户高校毕业生及技能人才近10万人。

    要乐业,首要安居,越来越多的人在合肥实现从“住房紧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华丽蜕变。2018年6月,全市首个“绿色回迁”试点项目、蜀山区南七街道馨怡家园顺利完成分房,回迁居民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自主选择装修方案,这不仅满足了老百姓个性化需求,避免了二次装修的浪费和污染,同时也节约了建设资源和成本,一举“三赢”。

     2018年,我市还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住房租赁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就超过2万套,综合整治老旧小区173个,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平方米,与1982年合肥市最早的一次住房普查数据3.7平方米相比,增长了近10倍。

     “城,所以盛民也。”经济强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近年来,合肥的民生投入逐年加大,2018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5%以上。不仅如此,为了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自2017年起,我市每年都会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行动,面向全市征集当年老百姓最想实现的若干项目,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变过去“政府端菜、群众享受”的模式为“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真正做到“干什么、怎么干,老百姓说了算”,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城市交通更畅——拉近时空距离出行更便捷

到南京1小时,到上海、武汉2小时,到济南、杭州3小时,到北京、福州4小时……曾经只有一条支线铁路淮南线的合肥,如今依托高铁迅速拉近与国内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形成“当日往返通勤圈”。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去北京出差,“绿皮车、‘和谐号’都坐过,现在方便多了,坐‘复兴号’中午出发,下午就能到北京,比以往更省时。”市民王军对于自己的赴京之旅感触很深。

    美好生活,需要更为便捷的交通。如今,从合肥引出的高铁线路有7条,初步形成了“时钟型”高铁路网,商合杭高铁和合安高铁也即将通车,到2030年合肥将形成衔接9个方向、13条线路的大型放射状枢纽,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将合肥与国内各大城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桥机场

     不仅铁路网密织,水陆空也全方位发力,助力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合肥新桥机场已经开通了77条国际航线;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实施新改建国省干线101.7公里;2条轨道交通线日均送客超过40万人次,3号线将于今年底开通试运营,远期还规划了10条线路,这些都将极大改善市民群众的出行环境。

    高铁飞驰,高架林立、航线成网……市民出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便捷。“我开车从北城大道到绕城高速口,只要15分钟,真是特别方便,在以前都不敢想象。”在市民江颖看来,周末开车不堵车,带上家人一起,去逛街购物、游园赏景,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既让城市成长,也让每个人的幸福感更强。如今,市民刷手机就可以乘坐地铁、公交;首批12个城市拥堵点治理工程全部完工,让“堵点”不堵,“痛点”不痛;建成公共停车泊位5348个、充电桩9582个,让停车不难,充电便捷。

徽州大道高架

    金寨路高架、中央绿轴、匡河景观等亮化工程顺利完工,“合肥之夜”绚烂多彩;黄山路、金寨路等精品道路建设,合肥街道亮点纷呈;34条慢行系统改造和11723座窨井整治完成,让城市更美好,人们生活更幸福。

公共服务更广——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

下午放学孩子没人接,没有好去处,怎么办?2018年,合肥市推出第一批59所“三点半”课后服务试点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3D打印”课、古诗词、二胡、国画等课程,备受欢迎。不仅如此,为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2018年,全市还建成了27所中小学、56所幼儿园,全市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已超过80%。

     教育、医疗和养老,都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让孩子好上学,生病就医快,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新鲜空气……美好生活,就是让人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如何有效缓解广大老百姓的看病难题?合肥坚持不断探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现在,人们不用跑路、排队,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医保结算;一根网线、两块显示屏就能将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接起来,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让专家医师远程会诊……截至2018年底,全市家庭医生有偿签约对象已超100万人,近四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建成90个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全覆盖,“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初步形成。

     在合肥,义工每天会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送上热腾腾的包子,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县城区20 分钟”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18年,合肥出台了“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致力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努力实现县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全覆盖,让有需求的老人,在合肥不出门就能吃上热乎饭。

瑶海图书城

    公共服务提质,人们从生活的小细节感受到生活之变;而放眼看城市,天更蓝,地更绿,空气也更清新,文化魅力不断释放让人更惬意。2018年,我市继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城区一半以上的存量菜市场完成改造升级;新增城镇绿化近1400万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共绿地达13平方米;建成80个城市阅读空间,计划到明年建成100个以上,平均每5万人就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基本实现“出门见绿、移步见书”,合肥的品质、气质和颜值都有了显著提升,市民生活也更加舒适,美好生活指数大为提升。

细数合肥的美好

还有很多很多

有人说,合肥是绿色的

有人说,合肥是蓝色的

有人说,合肥是黄色的

有人说,合肥是彩色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爆表!合肥入选全国美好生活指数最高城市榜单
2011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666!厦门,全国第一!
“幸福感榜单”如何“榜担”幸福感
“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公布 成都、杭州等城市上榜
上榜“美好生活城市”榜单 青岛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