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没有这本科幻神作,或许我们此生无缘见到《三体》问世

好书

见字如面,这是小C为你推荐的第87本好书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一本被誉为“摸到了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科幻文学——《2001:太空漫游》

它是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终极构想!

它被大家视为科幻文学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

《2001:太空漫游》

作者: [英]阿瑟·克拉克

译者:郝明义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50年来,它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 《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

它的同名改编小说,由“史上百位伟大导演第四位”的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登顶所有科幻电影榜单

“太空预言家”阿瑟·克拉克

小说的作者是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20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的阿瑟·克拉克。

克拉克一生写过100多部作品,被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超过1亿册。

在他的一生中,拿过包括雨果奖(3次)、星云奖(3次)在内的几十种科幻至高大奖。

2018年,刘慈欣荣获克拉克想象力社会服务奖

就连《三体》作者刘慈欣都说:“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作品的拙劣模仿。

与另外两位科幻大师不同,克拉克因为成功预言了近80年来的科技发展,而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先知”

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宇航员在阅读“新闻板”。正是因为这一画面,2011年,三星起诉苹果iPad的设计抄袭了这部伟大的预言作品。

他曾经预言了通讯卫星、登月计划、视频通话、人体冷冻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技发展。

就连iPod的名称,都是来自克拉克这本《2001:太空漫游》里的一句台词:

Open the pod bay door, Hal

(哈尔,把分离舱的舱门打开)

《2001:太空漫游》的故事围绕一块跨越300年历史的神秘石板展开。

300万年前,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猿猴,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水和食物匮乏,还会受到豹子等猛兽的攻击,同类之间也经常发生资源争夺。

直到一天早上,一块神秘的黑色石板从天而降。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

好奇的猿猴们接触了石板,石板中存储的光影信息开启了这些猿猴的心智。

在石板的指引下,这些猿猴学会了使用骨骼、石头、木棒等工具。

之后,他们战胜了疣猪、豹子,打败了其他的猿猴部落。资源,不再是他们进化的桎梏。

在石板的指引下,人类迎来了由猿到人的大跃进

300万年后,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当人类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另外一块黑色石板TMA-1。

石板的精妙超过了已有的科技,这让人类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不是独一无二的

在人类的探测过程中,石板醒了过来,并向土星发射了一段信号。

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TMA-1

一支由5位科学家和一个时下最强大的电脑 HAL9000 (哈尔)组成的探险队踏上了前往土星的旅程。

发现号飞船的所有活动由哈尔维持,船长大卫·鲍曼和法兰克·普尔为哈尔提供必要的服务,这让他们自嘲自己只是哈尔的“看门狗”

另外三位科学家则一直处于冬眠中,直到抵达目的地。

HAL 9000,有木有想起《流浪地球》里的Moose和《机器人瓦力》里的Auto

旅途中,哈尔告诉鲍曼和普尔,飞船通信系统的AE-35组件将发生故障。

普尔搭乘分离仓替换了新的AE-35组件,但在对换下来的AE-35组件进行测试时,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在发讯息回地球后,地球上返回的信息也表明,这个组件没有任何问题,这让鲍曼和普尔开始对哈尔产生了怀疑。

哈尔发现鲍曼和普尔准备切断自己的电源,于是设计“谋杀”了普尔和冬眠中的另外三位科学家。但当它想进一步杀死鲍曼时被识破了。

一番搏斗之后,鲍曼拔掉了哈尔的中控芯片,夺回了飞船的控制权。

哈尔死了。

人类制造出了第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人工智能,又亲手杀死了它

在早期的训练中,哈尔就已经产生了自己的意识,成为了真正的人工智能。

在旅途中,哈尔肩负的真正任务与鲍曼等人给它的指令背道而驰。在命令冲突中,哈尔出现了一些小错误。

为了掩盖这些错误,防止人类切断电源“杀死”自己,哈尔选择了杀掉飞船上的所有人类。

取得飞船控制权的鲍曼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地和任务真相:接近土卫八,找到TMA-1发射信号的目的地。

接近土卫八的时候,鲍曼发现这颗卫星像一颗眼睛般黑白分明。更诡异的是,这颗眼睛还有瞳孔。

当更靠近时,他发现那个瞳孔是另外一块非常巨大的黑石板,跟TMA-1形状相同但更加巨大的TMA-2。

鲍曼被吸入了TMA-2,这是外星高等文明“银河主宰者”为低等文明制作的“星门”。

穿过“星门”,鲍曼见到了无数的星星。一个无限延伸的宇宙被分成很多小的区块,每个区块中都有一个石板。

他还看到了红巨星、白矮星、废弃的宇宙飞船、未知形态的生命,看到了时间流逝在星辰上留下的痕迹。

终点是布局很像地球的一个房间,在这里面,鲍曼重新经历了自己度过的岁月。

黑石板出现在这个房间中,鲍曼的记忆被石板抽离,蜕变成了一种新的、不朽的意识能量体,可以在太空中生存、旅行。

这就是“星孩”(Star Child),在他的一念之间,数百万吨的核弹灰飞烟灭。


人类,终于成为了自己梦想中的“超人”,或者是“神”。

人类文明到底是自然演化,还是更高级文明的一场实验?

宇宙文明演化的终点又在哪里?

在这本《2001:太空漫游》里,阿瑟·克拉克给了我们一个终极而恢宏的答案。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幻神作《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个啥
《2001:太空漫游》| 怀沙解读
《“太空漫游”四部曲》:电影与文学背后的故事
从《2001:太空漫游》到《机器人总动员》,经典科幻电影的传承
9.3分低了,这部让刘慈欣奉为神作的经典,值得更多人知道!
豆瓣9.1,这部神作摸到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