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的APS-C片幅数码单眼所配的kit镜,焦段多半是18-55mm,近年有18-135mm这种一镜也能打天下的焦段。双镜组的话就是18-55mm + 55-200mm,到头来kit镜多半配的是标准或标准加望远焦段,或者是等效50mm或75mm左右的大光圈定焦镜。而超广角通常不是初学者会选择的镜头配置,为什么?虽然超广角一次能够容纳非常宽广的角度,但同时也容易塞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在画面中,所以要把超广角掌握得好并不是那么容易。但超广角镜头的宽阔视角与透视感,让拍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充满张力。然而在价位上,超广角镜头通常不会是初学者的选择,它的价格通常会比18-55mm等初级镜头来要贵上数倍,进入障碍本身就高,加上不少人对于数码单眼就要配上“大砲”的错误印象,以至于超广角镜头真的不常在初阶的组合中出现。Canon今年一口气推出了两款超广角镜头,一颗是给全幅机使用的EF 16-35mm f/4L,另一个则是给APS-C机身使用的EF-S 10-18mm f/4.5-5.6,它除了轻量化的设计以外,定价也极具竞争力,可以说是Canon在超广角的最佳诚意之作。


镜头外观


为什么我要说这颗镜头是kit镜?各位从焦段来看,10-18mm的18,不就是刚好跟18-55mm STM接在一起吗?加上55-200mm就成了入门小小三元。再从光圈来看就更合理了,f/4.5-5.6,既非恒定也不是大光圈取向,所以这颗镜头价格绝对不会拉高,在定位上会是一款非常亲民的镜头。


我们先请前辈10-22mm一起出场,它的光圈稍大,是为f/3.5-4.5,跟这次的f/4.5-5.6有一点差距。新一代的10-18mm使用STM步进式马达,而10-22mm则采用了USM超音波马达,两者都能够安静的对焦,但在Live View的情况下,STM马达搭配特定机种能够又快又安静的对焦。


另外有一点要特别提的是,新款的10-18mm是外变焦、内对焦(而且是后镜组对焦)。外变焦的意思就是变焦的时候镜筒的长度会随着焦段改变,但对焦的时候不会,镜头前端镜片亦不会转动;而旧款的10-22mm则是内变焦、内对焦,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镜筒都不会伸长或缩短。

虽然10-18mm是外变焦,但镜筒的长度变化非常的小,放在包包内不会造成空间不足的问题。


镜头真的很轻也很小。72 x 74.6mm的体积,再加上仅仅只有240公克的重量!市面上哪有一颗数码单眼的超广角镜头会这么轻巧的。加上70D总共995公克;如果配上最轻的100D后,重量仅仅只有647公克。如果你想要轻量化的超广角DSLR系统,100D + 10-18mm是最极致的选择。


镜头前端的滤镜接环采用了较小的67mm。滤镜这种东西是一吋宽一吋贵,滤镜大片肯定对荷包没好处。等等,遮光罩呢?10-18mm的盒装里面没有附上,如果要的话需要另外购买。看吧!我们“老佳”为了把镜头价格压在一万以下,连遮光罩都省了!建议各位如果预算还可以的话还是买一个遮光罩EW-73C吧!先不论遮光效果,不小心手滑摔到镜头的时候,这个东西可以保护你的镜头,就当作是买个保险吧。


10-18mm不是一款顶级镜头,这点可以从光圈来看。f/4.5-5.6的最大光圈范围可以说一点都不算大。我们来看看各焦段的最大光圈:
10mm:f/4.5
12mm:f/5.0
14mm:f/5.0
16mm:f/5.6
18mm:f/5.6

基本上只有10mm的时候会使用到f/4.5,其他都是f/5以上。


在镜头的组成结构上,10-18mm含有11组14枚镜片,其中有一枚是UD(Ultra Low Dispersion, 低色散)以及两片非球面镜片。上图中从右边数过来第四片深绿色的就是UD镜片的位置。而用红色框起来的,就是手震补偿系统IS的所在。该组镜片会透过浮动的方式来修正手部所造成的震动,进而抑制画面中模糊的情况发生。


10-18mm支援全时手动对焦,不论在对焦前后都能够立即转动对焦环调整对焦位置。而且对焦环转动感非常滑顺。


虽然上头有写个Marco(微距),不过超广角镜头要达到真正的微距是很困难的啦!最近对焦距离22公分,换算放大倍率为0.15x。放大倍率真的不大,但是0.22的最近对焦距离令人惊艳!这么近的距离搭配超广角镜头可以把东西拍的极具张力,但同时要小心广角的四周拉扯变形。


侧面的两个开关,分别是AF/MF的切换,以及手震补偿的开关。10-18mm的手震补偿可以做到4级,意思就是说在10mm的情况下可以快门速度可以开到2.5秒而不手震--这绝对是骗人的!

防手震的级数对于安全快门来说只能说是参考依据,光用数学运算去求得防手震级数后的安全快门是无意义的。实际使用上来说,10-18mm在1/20秒的快门速度上都还可以保持清晰锐利,而这样的表现才是4级防手震的真正意义,即为稍长的快门速度下依然能够获得高成功率的锐利照片。我认为与其求个1/8秒或1/4秒那种根本是强人所难的快门速度,1/20或1/30秒都能稳稳当当的获得清楚的照片会更来得有实质意义。

另外,这颗镜头具备自动侦测三脚架的能力。所以各位即便开着防手震上三脚架,也不需要担心会让画面模糊啦!


都说是kit等级的,塑胶接环想想也是满合理的。这代表各位要小心点使用囉!不过接环的材质跟画质无直接关系,虽然爽度真的有差,但看你照片的人是不会在乎你使用的镜头接环是金属还是塑胶的。


台湾制造!目前Canon的低阶数码单眼机身与镜头有不少是台湾制造的,使用起来也多了份亲切感呢(有吗?)


STM马达有一个先天限制,就是它不容易推动重的镜片,所以使用STM马达的镜头不是小就是轻。所以10-18mm要使用STM自然不会大。与70D搭配起来可以说是刚刚好。

目前Canon能够使用到STM镜头功能的数码单眼,仅有650D, 700D, 100D, 以及70D,前面三者都是使用Hybrid CMOS AF或者是二代的混合式对焦系统;70D则是Dual Pixel CMOS AF的双像素对焦系统,能够完全发挥STM步进式对焦马达的优势。至于如7D、50D、600D等使用传统对焦系统的机身,依然能够使用安静的STM马达,但是在Live View的时候就会慢许多。


10-18mm并不大,前端的开口比镜筒粗,但也不至于影响到机身放置,装上镜头后依然能够平放。



镜头特点介绍

■■■■■锐利度■■■■■

听说这颗镜头有边缘画质不佳的传言,我们抓最麻烦的四周来看就好了,以下是光圈全开f/4.5,ISO200在画面左下角的表现。

恩...的确是还好。边角的光圈全开画质稍微模糊了一些,车牌有点难以辨认,但你们想不想看看我Nikon 18-35mm f/3.5-5.6D那个看起来有点像是在开玩笑的边角画质XD


■■■■■耀光与鬼影■■■■■
在小编使用过的镜头中,我觉得这颗镜头的鬼影是比较明显的,请见如下影片:

的确是满明显的没错,但影片拍摄与静态照片所产生的光斑通常会有落差。小编挑了一张鬼影最明显的让各位看看:

如果是静态照片的话,10-18mm的表现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张照片最显著,而且也需要调整角度才能拍到的。

这颗镜头面对强光时的光斑相较于测过的其他镜头,感觉起来比较容易拍到。小编没有光学的理论学习基础,但用推理的来解释或许说得通。鬼影是光线在镜头间反射的成果,那么镜头的入光涵盖角度如果越大,那么就越有反射出现的可能。所以高阶的镜头上会有抗反射的镀膜,但Canon 10-18mm没有特别标示这种技术。所以在面对强光时鬼影还满明显的,但耀光并不突出。


■■■■■色散■■■■■
因为是新镜头的关系,所以70D机身根本就不会有这颗镜头的资讯,自然不能够透过机身做任何的像差校正,不仅如此,就连DPP的镜头资料更新中也没有列出这颗镜头,所以目前所测的都是镜头的最原始表现。我们这里不用测多,直接拿一种最极端的环境来测好了:

10-18mm虽然定位像是一款kit镜,但内部也含了一片UD镜片,能够降低色散所产生的紫边。就实际拍摄状况来看,这颗10-18mm在紫边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最大光圈的边角,即便是高反差的情况依然没有明显的紫边,这样的表现相当对得起它的价格。

不过像这种阴暗的环境就是10-18mm的罩门了,f/4.5 1/30s,感光度可是要开到ISO2000的,而且这张照片主体的曝光量还是不够,大光圈的确还是有大光圈的好处,但我们还是可以用技术去弥补啦!ISO开高一点然后用软件去噪声,不然就开闪光灯来补光囉!大光圈不是绝对,相信f/4.5也是可以拍的很棒的照片。


■■■■■桶状变形■■■■■

广角镜头容易出现桶状变形,而超广角镜头更是如此。但小编觉得这样的变形并不算严重,个人觉得高倍变焦镜头的广角桶状变形可能还要来的多一些。


■■■■■边角失光■■■■■

在光圈全开f/4.5的时候就会出现稍微明显的边角失光,即便是将光圈缩2/3来到了f/5.6还是会有些许偏暗的情况发生。如果你想杜绝四周暗角,建议还是将光圈缩到f/7.1以上会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使用心得与建议

直接开门见山好了,这颗镜头就是卖你一个便宜、卖你一个接触超广角的机会。所以各位要看这颗镜头的时候,要考虑的不是光圈有没有f/2.8,或者是它的画质能不能够撑起Canon的2020划素感光元件,他们在定价的时候,心里幻想的应该是:

Canon:“我们最近出了一颗超广角镜头,他的画质还不错,你要不要试试看?”

消费者:“不要,你们的镜头都不便宜,还超广角咧,一定要两三万跑不掉吧!”

Canon:“不会,这颗不到一万块,而且很轻,你没有用过超广角镜头对吧?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拍照不够广以至于退无可退对不对?或者是拍烟火的时候会切到高空烟火,或者是无法拍到地景对吧?”

消费者:“对耶...可是你卖这么便宜,一定会有什么问题吧?而且光圈也不大。”

Canon:“光圈是不大没错,超广角嘛!拍景的多,f/7.1到f/11这样开也是常有的事情啊~而且景深本来就不会比望远镜来的浅,牺牲一点点的光圈来换价格不是很划算吗?而且景深的差异真的不明显啊!画质真的差一点点,但如果你真的要画质就至少要两三万跑不掉,我说的是二手价喔!原厂的顶级镜头绝对不会便宜的。考虑看看嘛!你买闪光灯都不止一万块了,一颗超广角镜头卖你九千多,买个体验啦,就算是到时候没兴趣但又卖不掉的话也不会心疼啊。你去Mobile01查查看,有哪颗数码单眼的超广角原价在一万块以下?没有人卖那么便宜的啦!副厂也不敢开这种价格~如果最后你真的不满意,那你就换全幅机然后再买16-35L嘛,现在这颗一颗不用一万块,假如二手卖不出去也不会那么心疼啊~”

消费者:“好吧!你们有分期吗?”

Canon:“yay~”

以上都是脑补,但现场业务不可以偷抄我话术XD


好啦来正经的!在画质的部分其实我们不要太去计较,从镜头的用料、质感以及光圈来说,这颗10-18mm都是如同kit镜一般的存在。过去如果你想要选Canon的APS-C超广角,网友会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Canon再2004年推出的10-22mm f/3.5-4.5,另一个是霸占C、N两家APS-C超广角首选的Tokina 11-16mm f/2.8II(大家俗称T116)。这两个旧的选择在价格上不会差很多,表现也是平起平坐。但一颗f/3.5-4.5,另一颗是f/2.8恒定光圈,换作是你会选哪个?当然是光圈大的那个啊!

f/4.5与大家常说的大光圈f/2.8是有段差距的,一又三分之一级的光圈可以让快门从1/60秒掉到1/25,也可以让感光度从800冲到2000。如果光圈大小对你来说很重要,小编认为这不会是一颗适合你的镜头。但如果价格是重要考量,轻量化也是你想要追求的目标,而且又想体验超广角的话,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来阻止你下手。各位知道吗?它甚至比先前镜头的二手价还要便宜!锐利度、紫边、广角变形、边角失光等等在数码时代都能够轻易解决,甚至根本不需要进电脑后制,机身就已经将问题先修正了,所以又有什么好担心的理由呢?

我想Canon很清楚,要以相同规格打价格战是玩不过副厂的,既然如此,那就降低规格,然后给消费者合理的售价吧!把规格降低去拉拢低阶的消费族群,先把单眼相机最大的一群人巩固起来,培养忠诚度,在引导他们往高阶的机种走。今年二月小编在日本Canon下丸子总部负责镜头与DSLR的执行长官就说过,未来不会以低价竞争来做为巩固市场占有率的方式,但会依据对手的市场策略来做价格调整,而且今年会推出很多镜头!今年推出EF-S 10-18mm与EF 16-35mm,等效焦段都是16mm起跳的超广角。期待Canon接下来还有更多更棒的镜头产品出现!



实拍照片



















































小编个人很喜欢超广角镜头,会让我这么喜欢的原因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摄影师Joe McNally,他很常使用超广角来替人物表现,每张照片都充满了人物性格与现场气氛。事实上,小编自己上个礼拜才入手了一颗便宜的二手18-35mm f/3.5-4.5D,虽然边角锐利度还真的跟网友们说得一样:“很不怎么样”,但我还是超爱的,希望各位也能够体会使用超广角镜头的乐趣。Canon推出了这款10-18mm,无疑是替初学超广角摄影的朋友们开了一扇大门,希望入手的各位能够在相机板与大家分享超广角的独特之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