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学者张惠言的一首词,被王国维痛批“固执”,读来却有另有深意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清.张惠言

这首词的作者叫张惠言,是清代著名的学者,经学家。他曾编过一本《词选》,并在序言里谈了对词的看法和认知。

他认为“意内而言外谓之词。”意思说“你里边包含很深的意思,而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了,这个就是“词”,你内心的很多含意从语言中表现出来了,这就叫作“词””。

他认为词是“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虽然小众,却有其深意与境界。

叶嘉莹先生也认为“词虽小,却有其大雅”,为此,她在书里列举了张惠言这首词,用以佐证。

这首词,利用春日的景与思,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文字简约,而寓意深后,读来爱不释手。

上片着力于景物。首句“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使人眼前一亮。他说,东风没有刻意做什么事,却装点出万紫千红的花朵。词句简洁,却能引人神思。

东风为何什么也没做,就能装点出万紫千红的花朵?难道真的是东风装点了他们的姿容吗?

这个拟人化的东风,好像突然就有了一种自然造化的能力,如同观音菩萨手中的杨枝甘露,轻轻一点,便能万物复苏。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然而,如此美景,能够以悠闲之心遍赏月下花枝倩影的,只有一弯偏斜的月钩。

既然不能赏遍这月下花枝,那我该怎么办呢?

他说“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他想拥有一支铁质笛子,在繁花似锦的江南,靠着一树芳香弥漫、洁白如雪的梅花,吹奏颂春赞春的笛曲,一直吹到天上仙都的彩云深处,让人间春色与天上仙境沟通交融。

只是,愿望虽好,终究抵不过破碎的现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春光易逝,春花易残,蒙蒙飞絮斩断了他的梦。清丽的花影很快就逝去了,再难寻觅。

上片的基调低沉惆怅,跟普通的伤春感怀没有什么区别。

下片基调开始转变。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既然现实中理想不能实现,那么我和你是不是可以飘然归隐,“乘桴浮于海”,何必要在这泥淖中沉沦,白白浪费大好岁月?

这里开始对人生有了思考,也就是他所说的“意内而言外谓之词。王国维很不赞同张惠言的说法,说他“固执之极”。而叶嘉莹先生则认为“张惠言虽有偏颇,略有其意。”

她觉得“词虽小,却有大雅。”“词”即“歌词”,最初是用来配合曲唱歌的。在当时,这种形式并不流行,主要于青楼歌肆,南国婵娟以及市井口中。

后来南唐后主李煜变“伶工之词”为“仕大夫之词”,又由欧阳修、苏轼等人拓展,成为宋代主流文学。

用于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可言志,可抒情。让这种曾经“小众”的文学形式,不断变得广阔优雅。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东皇是司春之神,掌管着自然大道。他说,你好好想想,难道春意在别人家吗?难道春花落了,东风也去了,美好的春光就真的完结了吗?

不,并非如此。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在花落之后还有春意归来的途径,萋萋芳草是遮不住的。

如同我们的青春一般,时光只能带走那段岁月,却带不走我们深藏心中的美好记忆。

多年以后,四海归来,故地重聚,青春仍旧不曾散场,不曾停歇。

既如此,我们当下的脚步也要像这芳草一样,不管经历多少次花开花落,依旧散发出春的归意,春的盎然与生机。

这大概就是叶嘉莹先生说的“小词大雅”吧。词虽小,却有其修养与境界,启人神思,催人奋进。

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伤春悲秋、闺怨浓愁,背后一定还有一些故事,一些思想,耐人寻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 楷书《人间词二首》,值得欣赏
高考英语 | 40篇英文短文,搞定高考3500词!
让人惊鸿一瞥的绝美诗词
黄氏勉后词
赓续文脉·清华简系列1
叶嘉莹:谈古今成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