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風·蒹葭》詩旨述評

   《秦風·蒹葭》是《詩經》中具有多重解讀性的一篇詩歌,對其詩旨的詮釋歷來眾說紛紜,不過基本以尊毛鄭孔和尊朱熹兩類為主體,另外還有一部份在此基礎上另創。本文以《毛詩注疏》中毛亨《序》及《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朱熹《詩集傳》作參考,毛鄭孔一派認為《蒹葭》一詩詩旨在於刺襄公未能用周禮,強調用周禮治國的重要性,並且提出要用敬順的態度去禮求懂周禮之賢者。朱熹則認為《蒹葭》一詩詩旨不知所指。

   本文依據《四庫全書》經部詩類所收書的順序,按照作者、書名及卷數、原文、詩旨、淵源對37部書中關於這篇詩歌大旨的詮釋進行提煉概括,比較這些書中的詩旨詮釋接近于毛鄭孔一派還是朱熹一派,以探討《蒹葭》詩旨自漢至宋元歷明至清的發展歷程,並且也可以借此略窺《四庫全書》經部詩類的收書標準。

   茲列毛、鄭、孔、朱觀點如下: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1]

——毛亨《序》

       白露凝戾為霜,然後歲事成,國家待禮然後興。[2]

——毛亨《傳》

       秦取周之舊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為諸侯,未習周之禮法,故國人未服焉。[3]

——鄭玄《箋》

       作《蒹葭》詩者,刺襄公也。襄公新得周地,其民被周之德敎日久,今襄公未能用周禮。以敎之禮者,為國之本,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故刺之也。經三章皆言治國湏禮之事。

       蒹葭之草,蒼蒼然,雖盛而未堪家用,必待白露凝戾為霜,然後堅實中用,嵗事得成以興。秦國之民雖衆,而未順德敎,必待周禮以敎之,然後服從上命,國乃得興。今襄公未能用周禮,其國未得興也。由未能用周禮,故未得人服也。所謂維是得人之道乃逺在大水一邊,大水喻禮樂,言得人之道乃在禮樂之一邊,既以水喻禮樂,禮樂之傍有得人之道,因從水內求之。若逆流遡洄而往從之,則道險阻且長,逺不可得至。言逆禮以治國則無得人道,終不可至。若順流遡遊而往從之,則宛然在於水之中央。言順禮治國則得人之道,自來迎已正近在禮樂之內。然則非禮必不得人,得人必能固國。君何以不求用周禮乎?

       欲求周禮,當得知周禮之人。所謂是知周禮之人,在於何處?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逺,既言此人在水一邊,因以水行為喻,若遡洄逆流而從之,則道阻且長,終不可見。言不以敬順往求之,則此人不可得之。若遡遊順流而從之,則此人宛然在水中央,易得見。言以敬順求之,則此人易得。何則賢者難進而易退?故不以敬順求之則不可得。欲令襄公敬順求知禮之賢人,以教其國也。

       以霜降物成喻得禮則國興,下章未晞未已言其未為霜則物不成,喻未得禮則國不興。此詩主刺未能用周禮。故先言得禮則興,後言無禮不興,所以倒也。[4]

——孔穎達《疏》

       伊人猶言彼人也。一方彼一方也。遡洄,逆流而上也;遡遊,順流而下也。宛然,坐見貌,在水之中央,言近而不可至也。

       言秋水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5]

——朱熹《詩集傳》

 

    在《四庫全書》經部詩類所收書中,一共有37部書對《秦風·蒹葭》這首詩歌的詩旨進行詮釋。通過對這些詮釋的比對分析,可以發現,繼承《毛詩注疏》中毛序、毛傳、鄭箋、孔疏的內容或者加以發揮的書集中在宋代,而根據朱熹《詩集傳》的內容加以詮釋的書則集中在元代,明、清兩代側重于承襲毛鄭孔一派。

   宋代繼承毛鄭孔一派的13部書中,完全胎襲毛《序》的書有7部,分別是李樗、黃櫄《毛詩李黃集解》,範處義《詩補傳》,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林岊《毛詩講義》,輔廣《詩童子問》,段昌武《段氏毛詩集解》,嚴粲《詩緝》,它們都將《蒹葭》詩旨闡釋為“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承襲孔穎達禮求懂周禮之賢者的觀點的書有王質《詩總聞》和戴溪《續呂氏家塾讀詩記》2部。另外,蘇轍《詩集傳》認為“刺襄公也”,承襲毛《序》,蔡卞《毛詩名物解》則提出“國待禮而後固”,承襲孔《疏》,楊簡《慈湖詩傳》則認為“有失徳小人在側,故賢者不肯至”,也有求賢之意。歐陽修《詩本義》雖然不同意鄭《箋》,但是認為“秦襄公雖未能攻取周地,然已命為諸侯,受顯服而不能以周禮變其夷狄之俗,故詩人刺之以詩《蒹葭》”,也是承襲毛《序》思用周禮之意。

   元代繼承朱熹《詩集傳》的4部書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劉瑾《詩傳通釋》、朱公遷《詩經疏義會通》、劉玉汝《詩纘緒》都認為《蒹葭》不知所指,而且《詩傳通釋》和《詩經疏義會通》都明確提出毛《序》為穿鑿之說。

   明代9部書中,朱善《詩解頤》、胡廣《詩傳大全》、姚舜牧《重訂詩經疑問》3部書承襲朱熹之意,皆認為不知所指,《詩解頤》、《詩傳大全》也明確指出毛《序》為附會之語。季本《詩說解頤》則在朱熹詩旨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提出求道之旨。另外5部書年代稍晚,則都是尊毛鄭孔一派,分別是李先芳《讀詩私記》、朱謀?《詩故》、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張次仲《待軒詩記》、朱朝瑛《讀詩略記》,不過對於“伊人”的解釋有所闡發,《讀詩私記》認為是知禮義之人,《詩故》認為是故老,《讀詩略記》則認為是周先王。

   清代的11部書中,有8部書事承襲毛鄭孔一派或有所闡發,僅有3部書尊朱熹之說。承襲毛鄭孔的8部書中,除了陳啟源《毛詩稽古編》力挺毛《序》,極斥朱說以外,其他7部書都承襲孔《疏》,提出求賢之說,且基本都認為賢者指的是明先王之道,通教化之原的周之遺賢,如《禦纂詩義折中》中的“故周之獻民”、李光地《詩所》中的“周之遺賢”、範家相《詩瀋》中的“故老”、薑炳璋《詩序補義》中的“西周遺賢”、顧鎮《虞東學詩》中的“周之遺賢”。值得一提的是錢澄之《田間詩學》,尊毛鄭孔一派通常都認為《蒹葭》刺的是秦襄公,然而錢澄之則言“秦至襄公子文公,始有岐豐之地,此詩當屬之文公。”他認為刺的是秦襄公的兒子文公。除了這8部尊毛鄭孔一派的書,還有3部書尊朱說,黃中松《詩疑辨證》認為“詩人之旨甚遠,固執以求之,抑又遠矣。”《欽定詩經傳說彙纂》和嚴虞惇的《讀詩質疑》則將此詩詩旨定為懷人之作。

   從這個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對《秦風·蒹葭》一詩的詮釋中,宋代學者幾乎全部承襲毛鄭孔一派,惟朱熹《詩集傳》一反眾說,提出不知所指之旨,在元代得到很多學者支持,正如《四庫總目》在《詩經大全》提要中所言“有元一代之說《詩》者,無非朱《傳》之箋疏”[6]。而明代後期至清代,《詩集傳》的學術地位逐漸讓位於毛序鄭箋孔疏,這個發展趨勢也從一個特殊的角度折射出漢學、宋學之間的交替過程。另外,在這37部書中,有26部書尊毛鄭孔一派,我們也可以略窺《四庫全書》經部詩類的收書標準,乃“尊漢學者居多焉”[7]



[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詩類,《詩經注疏》卷十一。

[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詩類,《詩經注疏》卷十一。

[3]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詩類,《詩經注疏》卷十一。

[4]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詩類,《詩經注疏》卷十一。

[5] 《四部叢刊》,三編,《詩集傳》卷六。

[6] 《四庫全書總目》上,[清]永瑢等撰,中華書局,1965年6月第1版,第128頁。

[7] 《四庫全書總目》上,[清]永瑢等撰,中華書局,1965年6月第1版,第119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目錄
近思錄(宋)朱熹 吕祖謙朱熹後序
近思錄 朱熹後序
隋书 经籍志(经)
六艺论
​潘銘基丨論《群書治要·經部》所見唐初經學風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