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叔同的“报缘”

 李叔同(1880至1942),学名文涛,原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诞生于天津一个富贵之家,其父李世珍兼具官吏、学者、商人三重身份。李叔同自幼聪敏,学贯中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音乐家、戏剧家、书画家、诗人和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在诸多文化领域均有不凡建树。他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文艺精英,包括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1918年夏,38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皈依佛门,法号弘一,成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高僧,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传奇的一生中,也与报纸有缘。

1898年10月,18岁的李叔同离开天津,随母亲迁居上海。年少才盛的他一到申城就加入袁希濂组织的文学团体“城南文社”,显露出不凡的才华,在诗文唱和中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等海派名士结成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

除写诗撰文外,李叔同还参加美术活动。1900年3月,他与友人在上海福州路成立“海上书画公会”,每周出书画报一张,随《中外日报》发行。李叔同作为书画报编辑,也在报上刊出他创作的《李庐印谱》、《李庐诗钟》,轰动一时,博得“二十文章惊海内”之誉。

1905年,25岁的李叔同赴日留学,返国后在杭州等地执教,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李叔同兴奋不已,翌年春参加了柳亚子等创办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南社”,并成为南社的骨干成员。

当时上海驻军都督是民主革命志士陈英士(即陈其美),陈很看重舆论宣传,除支持沪上原有报刊外,决定创办一份新报,命名为《太平洋报》。1912年4月1日报纸创刊。陈英士任命姚雨平为社长,朱少屏为总经理,聘请柳亚子、李叔同等南社骨干出任各部主笔或主编。李叔同翰墨造诣深厚,被任命为该报副刊主笔和美术版主编,兼管广告。

在报社,李叔同与小自己7岁的柳亚子朝夕相处,李叔同的多才多艺、勤勉低调令柳亚子印象深刻,柳亚子的激情豪爽、下笔千言也让李叔同赞赏不已。李叔同常在《太平洋报》上刊出自己的诗文和油画作品,并首创漫画形式发布广告,开创了中国报纸广告革新之先河,颇获各界好评,享誉“中国广告画先驱”之称。

在《太平洋报》期间,李叔同结识了许多文化界人士,与苏曼殊、高天梅、叶楚伧等人更是交往甚密。同为诗人、画家的“怪僧”苏曼殊擅长山水画,取材多为古寺闲僧或荒江孤舟,凸显萧瑟孤僻意境,与李叔同雄健遒劲的油画风格反差甚大,两人却结为莫逆之交,苏氏画作频频登上《太平洋报》版面,大受画界赞誉。李、苏遂被称为“南社两畸人”。

李叔同还利用《太平洋报》这个平台,在南社领袖柳亚子和叶楚伧、曾存吴、朱少屏等人协助下,创办了一个联谊性质的艺文团体“文美会”,这“文美会”以研究文学、美术为宗旨,举行艺术交流活动,相互点评作品,很受文艺界人士的欢迎。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太平洋报》虽在社会上影响不小,但由于经济方面的拮据,只营运不到一年,于当年年底停刊了。李叔同只好到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担任艺术教师。6年后的1918年5月,“怪僧”苏曼殊在沪逝世;同年8月,“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的李叔同毅然剃度为僧,号弘一。1942年10月在泉州开元寺圆寂。后人为纪念李、苏两位大师,在杭城孤山北麓和虎跑后山建立“曼殊大师之塔”和“弘一大师之塔”,二塔隔湖遥望,历来凭吊者众,令人平添无限思念与遐想。

(摘自香港《大公报》5月19日,作者:马承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社二僧——苏曼殊与李叔同之间的群而不同
弘一大师的朋友圈丨李叔同与黄宾虹交谊考述
李叔同与苏曼殊:两个诗僧画僧革命僧,为何生在同世却为陌路人
南社那些事:曼殊往事
传奇李叔同
中国书画典库 第16函第92卷-清.李叔同(弘一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