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赏析之十五: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钉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过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⑦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⑧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⑨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
虚无之途。

 

●《今生今世的证据》赏析:

第一段,离开家园时候,“我”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第二段,“我”走时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作者虚拟的告别语,是对话,呼那些熟悉的东西为“你”,体现了对家园的眷恋。前两段合成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概括起来是:“我”原先不知道,“我”那自小生长期间的家园中的一切,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实际上,这表达的是:是家园锻造了“我”的人生,“我”对家园无比眷恋。

第三段:意思较前两段更进一层,承上启下,领起第四至第六段。

第四至六段:离开了家园,以往的一切似乎都令人怀疑。作者站在现在看以往,借自己今天的怀疑,用一系列设问句,唤起自己对家园种种情境的深情回忆:大地深处大风劲吹,大鸟在静夜鸣叫,“我”奔逃而残疾的父亲紧追,拴牛的榆木桩为“我”指回家之路,“我”沐浴在恒久明亮的月光中,一场场的风吹过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人的骨缝,一棵草、一根木头,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旧房子和路,与我一同长大的人们和牲畜……作者翻动家园印在心底的历历在目的记忆,抒发了对家园无限的眷恋,抒发了内心的怅惘,证明了家园对“我”人生的塑造。

七八两段:“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这里已面目全非;“我”早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但我不知道家园面目全非后,家园曾有的一切和“我”自小曾有经历体验,对于今天是否变得毫无意义。作者抒发自己看到家园废失后的深深失落、怅惘和疑惑,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对家园无限的眷恋,进一步证明家园对“我”人生的塑造。

末段收束全文,点明:当家园废失,我们就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根,就会陷入迷茫和失落。

在本文,“乡村哲学家”刘亮程以深情的回忆,以奔放而细腻的联想,以极富抒情性的语句,抒发了对故园的无限眷恋,抒发了家园废失后自己的失落、怅惘;更以深沉凝重的哲思,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我们的家园,纵然荒凉、贫瘠,我们自小在家园中的生活,纵然艰辛、痛苦、贫困、单调、平凡,但那正是我们的人生之根;我们的追求和渴望,我们的爱和梦想,我们的坚忍和执著,都来自那里,源自那时;我们家园的一切,哪怕已经废失,我们自小经历的一切,哪怕已经远离,但它们造就了我们的人生,它们就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

                                                    (柳州高中韩建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原文阅读
家庭电视墙设计赏析
刘亮程: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超文学
一个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
谈薮‖刘亮程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