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瓒《平林远岫图》题跋注释及简析

 倪瓒《平林远岫图》题跋注释及简析

柳州高中  韩建平

 

【画作简介】

   本画纸本,纵103.3公分  81.8公分。著录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文献《石渠宝笈》(初编)的《养心殿》中。




【倪瓒题跋原文

至正辛丑十二月廿四日,德常明公自吴城将还嘉定,道出甫里柁相就语。俯仰十霜,恍若隔世。为留信宿,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者,甚似为仆发也。明日微雪作寒,户无来迹,独与明公逍遥渚际。隔江遥望天平、灵岩诸山,在荒烟远霭中,浓纤出没,依约如画;渚上林枯柳,似我容发萧萧。可怜生不能满百,其所异于草木,犹情好耳。明公复命画江滨寂寞之意,并书相与感慨之情。德常今为嘉定同知,于民有惠政,即昔日良常山人也。

朱阳馆主萧闲仙卿倪瓒言

【注释】

①至正辛丑:至正,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至正辛丑年是公元1361年,时倪瓒已年届花甲。

②德常明公:明公,对官员的尊称。张经,字德常,金坛(今镇江)人。学问渊博,张士诚据苏州后,被举荐为官,颇有政声。明王鏊《姑苏志》(卷四十一)云:张经,字德常,金坛人。博学通才,为一时之望。初任吴县丞。至正丙申,行省以牧字者罕良,遴选而更张之。自经等,令、丞、簿、尉同日命十一人,盛赐遣之。经在任三年,以政最,升知县事。仁恕公廉,教化平易,折狱明慎。时扰攘之余,继以凶疫,民死者半,经焦劳全活,百姓感怀。省又陈荐,擢嘉定州同知。”其父张监、弟张纬(即张德机)与王蒙、倪瓒等交往甚密。其弟张德机号艇斋,收藏家,并以行书名世。

③甫里:古地名。即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该镇系历史文化名镇5500多年历史,小桥流水,古宅深巷,人文荟萃。

④棙柁相就:棙柁(lìtuó)本指船的桨舵,在此指代船;相,偏指一方,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就,到。“棙柁相就”意谓“乘船来到我这里”。

⑤俯仰十霜:俯仰,低头和抬头,形容很短的时间。王羲之《兰亭集序》云:“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十霜,十年。

⑥信宿:连宿两夜。《诗经·豳风·九罭》有“公归不复,于女信宿”句,《毛传》对此注释云:“再宿曰信”。《左传·庄公三年》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后因称连宿三夜以上或三天左右时间为“信次”。

⑦阑:深

⑧秉烛:秉,拿,持;秉烛,持烛照明。

⑨甚似为仆发:(这一切)很像是专为我而发生的。发,产生,发生。

⑩户无来迹:门口没有人来的痕迹。即无其他人来访。

⑾天平、灵岩诸山:天平山位于苏州木渎镇西北约3公里,因其山顶平正而得名天平山。山势险峻,有一线天,鹦鹉石等自然山色,有范仲淹“先忧后乐坊”等古迹。奇石、清泉、古枫为“天平三绝”。灵岩山也位于木渎镇,距市区13公里,向有灵岩秀绝冠江南灵岩奇绝胜天台吴中第一峰等美誉。遗迹众多,有灵岩寺,据说是由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馆娃宫改建。山多奇石,尤以灵芝石最为突出,由此得名。

⑿浓纤出没:或浓或纤,时出时没。

⒀依约:隐隐约约。

⒁疎:音[shū]

⒂犹情好耳:还有情感和喜好罢了。

⒃相与:一同

⒄情悰:情绪。悰,音[cóng]心情,思绪。

⒅同知:明清时期官名。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⒆良常山人:张德常自称。张德常家居时,尝筑室于荆溪,名曰良常草堂,内侍其父,外交朋友。柯九思曾为作《良常草堂记》。

⒇朱阳馆主萧闲仙卿言:朱阳馆主,萧闲仙卿,均系倪迂别号。言,文字。

【参考译文】

至正辛丑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德常明公从吴城要返回嘉定,路过甫里,乘船前来与我交谈。俯仰之间,我俩已相别十年,今番见面,恍若隔世。德常为此停留在此,连宿两夜。夜深时,两人又秉烛相对,这一切如在梦中,极像是专为我而发生的。次日,天落小雪,寒冷顿生,无其他人来访,我独与明公在江边逍遥漫步。隔着江,可远远望见天平、灵岩等山,在荒烟远霭中,这些山或浓或纤,时出时没,隐隐约约,如在画里;江渚上,疏林枯柳,一似我容颜衰萎,白发萧萧。可怜人生不能满百年,人与草木所不同的,是还有情感和喜好罢了。明公又吩咐我画出江滨寂寞的意境,并写出我俩一同感慨的心绪。德常现在担任嘉定同知,对老百姓有惠政,他就是昔日的良常山人。

朱阳馆主萧闲仙卿倪瓒字


【简析】

以上画作,吾深疑其伪:

倪迂构图,疏疏朗朗;而此图简直满眼皆树,太挤。倪迂画山石,用其标志性的“折带皴”;而此画所用,并非“折带皴”法。倪迂画茅屋,均低矮,若画屋门,则屋门居中,或竟无四壁,四柱支起,且都属俯视图;而此画中茅屋是平视图,颇高轩,可及半树,户牖齐备,门偏在一侧。倪迂书法,一笔一划均见柔韧,均分浓纤,且存稚拙之姿,而此画中的书写没有这些特征。

但张德常访倪迂、倪迂为张德常作画并题跋之事定然是真的,这篇跋文,也定然是真的。

倪迂、张德常这一对契友,阔别十年后的这次暂聚,其实质是两颗伟大灵魂之间的一次相互对视,相互勉励。他们的心志,注定了他们的寂寞。在中国,为官,竟能不骄横跋扈,竟能仁恕公廉,造福一方,令百姓感怀,虽非个例,也属异类,是注定寂寞的——张德常如是;在中国,为士者,竟能不趋权贵,竟能持守清高,“只傍清水不染尘”,虽非个例,也属异类,是注定寂寞的——倪迂如是。但这些寂寞的人们,他们若知道彼此的存在,会获得慰藉。若他们能聚在一起,彼此看见,彼此从对方的身上看见了自己,那么,他们获得的慰藉,就是加倍的。从倪迂与张德常“秉烛相对”、相与“逍遥渚际”等情形,我们能品读到这种慰藉。

正如倪迂画作常描绘的,“寂寞江滨”上,两株嘉树遥遥相望。

人生大智之一,是知生命之限、人生之限。而“容发萧萧”的倪迂,早已获此大智,故叹出“可怜生不能满百”之慨。或以为此叹悲凉消沉;某则以为,此叹固然悲凉,但它恰恰是高蹈人生的典型标志。意识到人生苦短者,才会悉心经营人生;意识到物质生命的有限者,才会努力塑造精神生命。倪迂、张德常是悲叹者,但更是高洁人生的经营者,崇高精神生命的塑造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倪瓒的绘画及题跋!
倪瓒《六君子图》
赵孟頫、倪瓒精彩题跋
艺苑掇英 | 《摹古册》题跋(选) 恽寿平书
元代倪瓒小楷题跋六幅
京华忆影(廿五)--千章绿荫翠微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