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光阴在阅读中快乐地虚度
最近,网上关于阅读的议论多了起来,本不想凑这份热闹。但是,被人告知“阅读浪费时间”后,我如醍醐灌顶般的突然猛醒,自己短暂的生命中还有许多宝贵的光阴被白白地虚度,心里总不是滋味。于是,也对自己的“阅读生涯”作了一个反省。
  说来惭愧,本人绝对不是读书人,谈阅读大有班门弄斧之嫌。我的在校学历只有8年半,说是高中毕业,但在现今,这学历谁信?16、7岁,揣着这一纸文凭便步入了社会,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关于阅读,我的记忆大致如下:第一本中国小说是马烽的《儿女风尘记》、第一本外国小说却是当时并没看懂的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那大概在小学四年级,现在看来也算得上起步较早。接着又读了一些诸如《六十年的变迁》、《高玉宝》、《红岩》,《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小说。不久“文革”开始,书更难找了,几乎所有的文艺书籍都成了禁书。当时禁书也许还有其道理,按说让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目的是要我们学习保尔那种钢铁意志,可是在我,保尔的形象远不于冬尼娅的丰满。至今我脑子里还经常浮现美丽的冬尼娅穿着长统靴在洁白的雪地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显然这不是革命的脚印,但这脚印却相当美丽动人。反而,保尔留给我的主要是那段被大家抄来抄去的豪言壮语,我觉得一点也不生动,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对他,我倒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
  在没有电视电脑的时代,阅读其实不是学习,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看连环画、读小说是我们那时比较高档的娱乐。那时要找一本书相当困难,我大哥是个书迷,经常弄些书回家看,让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其实,他对我设防也森严。一些外国名著和被定为毒草的书籍,他带回家后,总是偷偷地藏在床褥下或者我够不着的柜顶上。尽管这样,我还是在他疏忽时,偷看了《日出》、《安娜.卡列宁娜》等,更有一次,我还将《我的前半生》带到了学校,在上课时偷看被语文老师发现。当时可真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书肯定会没收。谁知下课后,老师却找到我,拿着书问我哪来的,我答是借的。他没有多说,只是很恳求地问能不能也借他看看,我没有敢吱声。他叹了口气,依依不舍地把书还给了我,说了句这样的书不要带到学校,就转身走了。倒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还好几次被他批了90分,让我真以为自己的作文在班里数一数二了。
  中学毕业去了农村,大哥不在身边,我也没有熟人可以借书,那才遇上真正的书荒。带去一本杨朔的《茶花赋》翻来复去地看,直读到有的篇目能背了,才不知从哪找来几本鲁迅文集。那两年就靠这少得可怜的几本书,打发了多少难熬的日日夜夜。再后来,进了工厂,下班后在单身宿舍也无所事事,于是又到处找书来消遣。进入80年代,全国读书风气兴起,我也跟风卷入了学英语大潮。这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会读书,好几个以前并不读书的同事都考大学离开了工厂,自己却屡考不中。于是,下决心一定要弄个文凭离开,下班后常孤身一人在宿舍里去读那些对自己对别人都没用的“许国璋英语”,好不容易才换来了一纸大专文凭。这还不够,接下来又读《高级英语》,参加自学考试,硬是考了个本科文凭才罢休。这中间时断时续,浪费了我几年好光景。
  80年代中,麻将风、跳舞风春潮涌动,读书风终被麻风舞风压倒。可是,本人却站在了二百五的行列,既不会搓麻又不会跳舞,没敢花时间去体验新生活,与新时代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闲来无事也不喜欢看电视,只好借着自己因文凭去读书而形成的惯性作用,还是每天躲进书房里随便乱翻一气。因为没有目的,就没有功利,没有压力,阅读起来倒是既快乐又轻松。我有个坏习惯,如果读了一本感觉好的书,就想找出同类的书来再读下去。比如说,读了威尔士的《世界史纲》,惊讶地发现历史书还有这种写法,如是又找来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这样一本本的读下去,虽然明知这些书都是以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写成,自己还是找来(准确地说是买来)此类图书津津有味地把时光虚掷。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也喜欢一本又一本的找来读。对不感兴趣的就不那么客气了,记得有位大学者的什么碎片,我读了就怎么也消化不了,这碎片老是卡在胃里让人不舒服。有一天,突然觉得他的东西好面熟。想了半天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他的写作路数还是杨朔的路子,只不过是他比杨朔煽情,比他更多点虚情假意。但是他有学者的光环,杨朔没有。哦,原来这就是所谓学者散文了,真的浪费了我的时间,这时我倒是有了感叹。以后,不论他怎么宣称反盗版封笔,封笔后又一本接一本的抛出新的力作时,我就是捂住自己的口袋一本也不买,一本也不看。其实,说句良心话,他的东西还是有诱人的地方。就像港台的那些艳星,嗲声嗲气地向你撒娇,你能不动心吗?但是动心过后,你得到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得到,他还说这是文化。看清了这一点,我对他的大作就总是绕道而行,再也不读。我还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买降价打折书,可能是有过太长时间书荒的体验,现在一进书市就往打折柜上跑,只想淘些便宜点的宝贝,这就和老辈的父母经过饥荒贫穷后总喜欢买便宜货如出一辙。
  到现在我还顽固不化,还没有意识到阅读在浪费我的生命,每天下班后照样躲进书房二、三小时。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从80年代初到现在,我大概平均每天有两小时用在了阅读上,可是读的书并不多,也没有因读书而变为成功人士。不过快乐还是有的,比如说,那年自考《英国文学史》,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回事,考前我恰好背诵了几首英文诗,而考题中有三道就有这些诗,当时我真是心花怒放,原本以为最难的课程,却以高分通过,让我得意了很久很久。前年春天,得知有机会去法国和意大利一转,于是,临时抱佛脚找来《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圣经图录》、《萨特论艺术》以及几本旅游手册快速浏览了一遍。后来,在参观卢浮宫和一些教堂时,我也能对某些画某些事说出个大致因由,加上能和几个法国人、意大利人说上并不比他们差的几句英语,赢得了同行游伴和导游几句夸我知识渊博的话从而洋洋自得。过后我也明白,这些快乐其实也和打麻将小有所获一样,是不会很长久的。阅读有时其实也很苦,很枯燥,特别是只为考试而阅读,那真是苦不堪言,确实浪费时间!
  我读书极慢,每天下班后回家后抽两小时读书,一年下来也只能读5-60本书。这样一算更是觉得浪费,每天两小时,要是用来泡妞,这20多年可以泡多少呀,要是用来搓麻,可以赢得多少银子呀,要是用来跳舞,说不定早就成国际知名国标舞星了。真笨呀,我,把如此多的时间浪费在了这上面!而且,读过的书还老是记不住,有次买书时跟店老板说,他告诉我,当然记不了这么多,你要是都记得,不早就成了知名大学者?哦,学者还要记性好,所以记性不好的,还是不要阅读,大学者是不花什么时间阅读的!
  今天早上出门,发现楼下墙角阴暗的地方有几株极平常的小草开了些浅黄的花朵,觉得很美,中午回家时,却发现这些黄花已化作类似蒲公英样的绒花。真让我惊讶,这小草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花开花谢哪能引人注意?这个季节,我住的院子里到处鲜花盛开,山茶、月季、桃花、梨花开得热火朝天,引来不少美眉在那里留影拍照,也引得路过的行人驻足观赏。我却想,院子里的本木、草本植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需要阳光雨露提供营养花儿才会开放,如果论株数草本远比木本的多,不过草本的太小,太多,太平常,才不会引人注目。某些成功知名大学者就像桃花、梨花,他们通过阅读吸取了营养开出了娇艳的鲜花,招人眼目,惹人喜爱,而大多数普通人就像这小草,一辈子只能开出这点点小花,无人知晓,读书哪怕再多也是浪费时间。不过,你能说这小草的生命就没有过自己的辉煌,没有过自己的快乐,他的生命就真的是浪费时光么?
  现在有些好事之徒,提出要搞什么国家阅读日,浪费不浪费我不管,对我来说无所谓。人为的定什么日,什么节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难得有人认同,就像各地举办的什么桃花节、桔子节、南瓜节,老百姓不认同一样。说到底,阅读是个人的事,读什么也是个人的事,需不需要法定,浪不浪费时间,都没有必要讨论。至于我自己,定不定国家阅读日,我都一样,那就是:让光阴在阅读中快乐虚度吧!
  2007-3-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光阴,简约美好,平淡素净
名言警句---时间篇
杨朔
我们如何不负光阴?
文苑新苗|白中网课:新体诗练笔《春》
选择放弃,需要极大的勇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