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詩法舉隅摘要(13)──化靜為動
 
 
  景物有動景,有靜物。詩人筆下的靜物,總是寫得活動跳脫,富有生機。詩中對靜物的這種表現,我們稱之為「化靜為動」。
 
  宋朝林逋《山園小梅》詩有這樣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詩好在哪裡呢?其所以好,不僅在於「水清淺」、「月黃昏」的背景,襯托了梅花清秀高潔的姿質,而且還在於把這種體態風神寫得活動跳脫,因而很富有感染力。「橫斜」,是一種佈局,這種佈局能使人產生流動感。花枝橫斜,這種姿態,在詩中的畫面,屬於斜線的構圖。在繪畫中講究三角形、對角線、曲線的構圖,就是因為斜線和曲線這種形式美帶有流動感。這種形式能使不動的景物顯示出動態。下句「暗香浮動」則直接寫出了動感,因此顯得活動而有精神。這就是客體給予主體的流動感。這一類型,靜物以獨立完整的形象來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
 
  另一類型是主體給予客體的活動感,所寫靜物的活動狀態,是帶有人的主觀色彩的。這種手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一 擬物式

擬物就是以物比人的修辭手法。用靜物比人,物的動,便由無感的動化為有感的動。

 

  例如曹植《吁嗟篇》:

                        吁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

                        長去本根逝,宿夜無休閒。

                        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風起,吹我入雲間。

                        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泉。

 

這詩通篇以轉蓬比人,蓬的根、飄颺、下沉,這一切動態,都是用以比喻曹植自己的遭際;這種動,已不是一般的風吹草動,而是帶有人化的色彩,是主體給予蓬草的動態。不過,這種寫法,有時會比較抽象。

 

二 擬人式

靜物擬人化而表現為動,這是運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

 

如李白《獨坐敬亭山》詩: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雲像人一樣可以來去閒遊,山像人一樣能相互對看。雲和山的動,是人化的動,是詩人主觀感情的象徵。

 

又如辛棄疾《西江月.遣興》後半闋說:

                        星夜松邊醉到,問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這裡也是借助於松的人化活動,把作者那種故作曠達的心理表現得很生動。

 

靜物的這種擬人化的「動」,完全是由人主觀想像外加給對象的。

 

三 帶情式

靜物的自然形態帶有人的感情色彩,使不動如能動,使動者(風吹草動之動)如有情。

 

宋人王禹偁《村行》詩說: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山峰本來就是不能說話的,如果作者筆下的山峰不曾染上主觀色彩,所說「數峰無語」便帶點滑稽意味的大實話;因帶有人的感情,所以雖是無語,卻使人感到有活力,能說話。和上一種「擬人式」的分別是,上一種往往是離開靜物原來的狀態來擬人,而「帶情式」卻是在實物原來的狀態的基礎上染上人的主觀色彩。

 

再舉一例,李德裕《登崖州城作》有句云: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群山環繞郡城,這本來是自然形狀,這裡卻帶有人的感情,環繞的狀態成了挽留人的動作。 

 

四 飛動式

飛動式的化靜為動,是靜物在詩人筆下,具有由力引起的自動狀態。

 

  《文鏡秘府論.地.十體》說:「飛動體者,謂詞若飛騰而動是。詩曰:『流波將月去,湖(潮)水帶星來。』又云:『月光隨浪動,山影逐波流。』此即飛動之體。」

 

  月和山的動,是不動者如能動,是月和山對於人的心理影響,而不是無情者如有情,把情感納入於對象之中,也就是說飛動體不同於帶情體。

 

  僅以山來說,本是不動的,在詩人筆下,卻可以得出動感來,能挺起、能上衝、能奔跑、能下壓等等。如杜甫《詠懷古蹟》:「群山萬壑赴荊門」、韋應物《西塞山》:「勢從千里奔」、戴喻讓有詩云:「夜氣壓山低一尺」……

 

五 疑動式

疑動式是因為心理錯覺,對於靜物,看起來好像能動。

 

  《詩人玉屑》卷六載舒王(王安石)詩:

                        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盡張帆載酒回。

                        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

 

寫行船時所見的景象和感覺,隨着帆船的行駛,兩岸青山,一座接一座逐人而來。

 

  有時人不動,也能感到不動的景物如在作相對運動,如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詩:「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人在室內,兩山的青翠好像「破門而入」,飛來眼底。這是乍一舉頭朝外張望那一殺那間的特殊感覺,也是相對運動造成的極微弱的錯覺。

 

  說來,也有物本在動,卻產生不動的錯覺,如宋朝陳與義《襄邑道中》詩:「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人在船上看雲,雲和船都向東行移,看起來卻不覺得動,這也是相對運動引起的錯覺,看動的反而像不動。杜甫亦有「江平不肯流」之句,這是因為水面平靜,看不見水流的相對運動的標誌,所以感應不到水在流。知其流而寫其不流,並不會失去動感,有時反而會增加了活動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山留胜迹 千古诵华章——《滕王阁序》的景物描写之美
【雅集新銳】楊宗遠
No.1514 無齋先生 | 蓬萊上國的漢方名醫
【教方法】情景交融法
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倒杖十二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