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毋苟先生《〈书目答问〉笺疏》(笺部旧稿).金石书画艺术目录

 毋苟先生《〈書目答問箋疏(箋部舊稿)
張之洞撰  范希曾補  毋苟先生箋

 

金石第十三

金石之學,今爲專家,依鄭夾漈例,別出一門。無考證者不錄,疏舛者不錄。


01、集古錄跋尾十卷。宋歐陽修。目五卷。歐陽棐。
    三長物齋合刻本,跋尾附集本。
    範補:光緒間吳縣朱記榮金石叢書重刻三長物齋本。何焯校本,未刊,寫本舊藏豐順丁氏持靜齋。  江陰繆荃孫輯宋歐陽棐集古錄目十卷,自刻雲自在龕叢書本。
    毋箋:跋尾有四部叢刊歐陽文忠公全集本,四部備要排印歐陽文忠公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

02、金石錄三十卷。
    宋趙明誠。  雅雨堂本。又三長物齋本。  凡歐錄所有者,旁加墨圈,便於檢核。  歐趙二書,其要在目錄,故列目錄之屬。
    範補:朱記榮重刻三長物齋本。光緒三十一年仁和朱氏結一廬重刻汲古閣本,附江陰繆荃孫劄記一卷,今存碑目一卷。此版今歸吳興劉氏,編入嘉業堂叢書。
    毋箋:趙書有四部叢刊續編本,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古逸叢書三編影印本。

03、金石錄補二十七卷,續跋七卷。
    葉奕包。  涉聞梓舊本。
    範補:朱記榮重刻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04、輿地碑記目四卷。
    宋王象之。  潘氏滂喜齋刻本。
    範補:道光十年上元車氏刻本,永康胡鳳丹刻金華叢書本,粵雅堂續刻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05、蜀碑記一卷。
    宋王象之。  永康胡氏刻金華叢書本。  函海內蜀碑記補,不善。
    毋箋:王書有叢書集成初編本,此書十卷。蜀碑記補十卷,李調元撰,有函海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06、寶刻叢編二十卷。
    宋陳思。  翁刻本。
  範補:道光間海豐吳式芬刻本,光緒間歸安陸心源刻十萬卷樓叢書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07、寶刻類編八卷。
    宋闕名。  劉喜海刻本。
  範補:粵雅堂續刻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08、寰宇訪碑錄十二卷。
    孫星衍、邢澍。  平津館本。
  範補:蘇州局本,朱記榮刻本。  上虞羅振玉寰宇訪碑錄刊謬一卷,自刻本。
  毋箋:孫邢書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09、寰宇訪碑錄補十二卷。
    今人。  自刻本。
    範補:此書五卷,附佚編一卷,會稽趙之謙撰。  朱記榮刻本。  繆荃孫寰宇訪碑續錄不分卷、宜都楊守敬續寰宇訪碑錄十二卷,未刊。海豐吳式芬攈古錄二十卷,自刻本。

10、金石萃編一百二十七卷。
    王昶。  原刻本。  嚴可均編平津館金石萃編正續三十一卷,未刊。
    範補:王書一百六十卷,民國十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小字本。嚴書吳興劉氏希古樓刻,未畢工。  王昶金石萃編未刻稿三卷,民國七年羅振玉石印鈔本。羅振玉金石萃編校字記一卷,光緒十一年自刻本。黃本驥金石萃編補目三卷,貴池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本。大興方履篯金石萃編補正四卷,附澠池、新鄭、鹿邑碑目,光緒甲午石印本,民國十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仁和王言金石萃編補略二卷,光緒八年刻本。武進陸耀遹金石續編二十一卷,太倉陸增祥刻本,上虞羅振玉重刻本,民國十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小字本。歸安陸心源金石續編二百卷,家刻本。太倉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一百三十卷,目錄三卷,附金石劄記四卷、金石祛僞一卷、元金石偶存一卷,民國十四年吳興劉氏刻希古樓叢書本。
    毋箋:王書有中國書店一九八五年影印本。

11、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
    翁方綱。  蘇齋叢書本。  以上二書,兼目錄、文字。
    範補:漢石存目二卷,魏晉石存目一卷,福山王懿榮編,諸城尹彭壽、上虞羅振玉補,羅氏排印雪堂叢刻本。黃本驥元碑存目一卷,聚學軒叢書本。海甯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國朝金文著錄表六卷,雪堂叢刻本,王氏排印觀堂遺書本。

12、潛研堂金石目八卷。
    錢大昕。  潛研堂本。
    範補:光緒間長沙龍氏重刻本。  江陰繆荃孫藝風堂金石目十八卷,光緒三十二年刻本。
    毋箋:錢目有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錢大昕全集第六冊本,陳文和等點校。

13、金石學□卷。
    國朝人。  原刻本。  記近人爲金石之學者。
    範補:國朝人,書目答問原刻後印本改作李遇孫三字。  李書四卷,名金石學錄,乃記古今人爲金石之學者,丹徒劉氏刊行,上海神州國光社有古學彙刊排印本。  陸心源金石學錄補四卷,光緒間家刻本。余杭褚德彜金石學錄續編二卷、拾遺一卷,民國間活字本。

    以上金石目錄之屬

14、考古圖十卷,續圖五卷,釋音五卷。
    宋呂大防。  通行本。
    範補:考古圖一作宋呂大臨撰。續圖宋人撰,闕名。釋文一卷,宋趙九成,此作釋音五卷,誤。  乾隆十八年天都黃晟亦政堂刻本無續五卷,附元朱德潤集古玉圖二卷。歸安陸心源十萬卷樓刻續考古圖五卷、釋文一卷。
    毋箋:考古圖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國庫藝術叢書影印本。續圖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15、宣和博古圖三十卷。
    宋王黼等。  通行本。
    範補:黃氏亦政堂刻本。
    毋箋:考古圖(外六種)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影印本。

16、王複齋鍾鼎款識一卷。
    阮刻本,葉氏重刻本。
  範補:影印阮刻本。
  毋箋:宋薛尚功歷代鍾鼎彜器款識法帖二十卷,清阮元積古齋鍾鼎彜器款識十卷,後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四部叢刊續編本。

17、嘯堂集古錄二卷。
    宋王俅。  明刻本。  摹篆形,故列此。
    範補:嘉慶十七年張蓉鏡醉經堂刻本,附考異一卷,涵芬樓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淳熙刻本。
    毋箋:四部叢刊續編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影印本。

18、西清古鑒四十卷。
    乾隆十四年敕撰。  殿本。
    範補:乾隆十四年敕撰。  日本翻殿本,坊間石印本,銅版仿殿本。  甯壽鑒古十六卷,西清續鑒甲編二十卷,附錄一卷,並乾隆間敕撰。涵芬樓影印清內府寫本,又乙編,未刊。
    毋箋:西清古鑒有商務國學基本叢書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影印本。

19、金石經眼錄一卷。
    褚峻圖,牛運震說。  原刻本。即金石圖上卷。
    範補:金石圖四卷,貴池劉世珩刻本。

20、金石苑。無卷數。
    劉喜海。  自刻本。
    範補:貴池劉世珩刻本,石印本。  瞿中溶漢武梁祠畫像考八卷,吳興劉氏希古樓金石叢書本。

21、錢錄十六卷。
    乾隆十六年敕撰。  殿本。  嚴可均古今錢圖三十卷,錢東垣錢志二卷,錢侗歷代錢幣圖考二十卷、古錢待訪錄二卷,未刊。
  範補:錢錄金壺本,亦附西清古鑒後。  利津李佐賢古泉彙六十卷,續十四卷,補遺二卷,同治三年家刻本。華亭馬昂貨布文字考四卷,道光二十二年金山錢氏蘭隱園刻本,民國十三年上虞羅振玉重印本。元和蔡雲癖談六卷,道光七年蘇州刻本,式訓堂叢書本。楊守敬古泉藪,原拓本。羅振玉四朝寶鈔圖錄一卷,玻璃版影印本。
  毋箋:錢錄及癖談均有叢書集成初編本。古泉彙有石泉書屋全集本。

薛、阮、吳諸家款識,已入經部小學類。

22、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無卷數。
    黃易。  自刻本。
    範補:宜都楊守敬重刻本。

23、隨軒金石文字八種。無卷數。
    徐渭仁。  自刻本。
  範補:錢坫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四卷,嘉慶元年自刻本。海鹽張廷濟清儀閣集,古款識一卷,東武劉氏款識一卷,並涵芬樓影印寫本。嘉興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十六卷,同文書局影印寫本。海豐吳式芬攈古錄金文三卷,自刻本。濰縣陳介祺簠齋吉金錄不分卷,上海神州國光社影印本。吳縣潘祖蔭攀古樓彜器款識不分卷,原刻本。吳縣吳大澄恒軒吉金錄不分卷,光緒十一年刻本。忞齋集古錄附釋文剩稿,涵芬樓影印原拓本。浭陽端方匋齋吉金錄八卷、續錄二卷,上海有正書局影印本。嘉魚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二十卷,影印本。杭縣鄒安周金文存六卷,上海廣倉學宭玻璃版印藝術叢編本。羅振玉殷文存二卷,殷墟古器物圖錄一卷,古器物範圖錄三卷,古明器圖錄四卷,並藝術叢編本。夢郼草堂吉金圖三卷、續編一卷,隋唐以來官印集存三卷,齊魯封泥集存一卷,歷代符牌錄三卷、後錄一卷,古鏡圖錄三卷,並羅氏自印玻璃版本。東莞容庚寶蘊樓彜器圖錄不分卷,燕京大學玻璃版影印拓本。開封關百益新鄭古器圖錄不分卷,二冊,民國十八年玻璃版影印拓本。
  毋箋: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十六卷,補遺三卷,續編三卷,正文一九三〇年,補遺一九三一年,續編一九三四年石印本。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一九三七年原拓影印本,一九八□年重印本。郭沫若金文叢考四卷,金文餘釋之餘一卷,一九三二年日本影印手稿本,一九五二年人民出版社正編,一九八八年郭沫若全集本。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一九三三年影印本,一九五七年科學出版社增訂本,一九八八年郭沫若全集本。容庚頌齋吉金錄一冊,續錄二冊,正錄一九三三年,續錄一九三八年影印本。容庚武英殿彜器圖錄二冊,一九三四年影印本。容庚商周彜器通考二冊,一九四一年哈佛燕京學社鉛印本。容庚、張維特殷周青銅器通論,一九五八年科學出版社版。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圖錄二冊,一九三五年影印本。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一九五二年科學出版社版。楊樹達積微居金文餘說二卷,一九五九年科學出版社增訂本七卷。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六年在考古學報發表。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一冊,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徐中舒殷周金文集錄,收集解放以來至一九八○年底國內銘文,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一九七□年版。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十四卷,一九七四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十冊,一九八三年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發行。

以上金石圖像之屬
縮摹百漢碑硯石刻拓本,較褚圖爲詳,可考漢刻原式,非玩物也。

24、古刻叢鈔一卷。
    明陶宗儀。  平津館本,讀畫齋本。
    範補:知不足齋本,光緒間葛氏學古齋刻金石叢書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古刻叢鈔外十二種附金薤琳琅、石墨鐫華在內,

25、金薤琳琅二十卷。
    明都穆。
    範補:乾隆四十三年盧文弨校刻本,葛氏學古齋刻本。
    毋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古刻叢鈔外十二種。

26、石墨鐫華六卷,附錄二卷。
    明趙崡。  知不足齋本。
    範補:葛氏學古齋刻本。
    毋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古刻叢鈔外十二種。

27、古志石華三十卷。
    黃本驥。  三長物齋本。

28、金石存十六卷。
    吳玉搢。  道光刻本。
  範補:李調元刻在函海內,嘉慶二十四年山陽李宗昉聞妙香室刻本,善。影印嘉慶刻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作十五卷。

29、金石文字記六卷。
顧炎武。  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範補:葛氏學古齋刻本。

30、潛研堂金石跋尾二十五卷。
    錢大昕。  潛研堂本。  錢師征金石文字管見錄二卷,未刊。
    毋箋:錢書有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錢大昕全集第六冊本,陳文和等點校。

31、金石三跋十卷。
    武億。  授經堂本。
    範補:武億授經堂金石續跋十四卷,嘉慶元年授經堂本。

32、鐵橋金石跋四卷。
    嚴可均。  鐵橋漫稿內。
    範補:貴池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本。

33、平津讀碑記八卷,續記一卷,再續一卷,三續二卷。
    洪頤煊。  傳經堂本。
    範補:光緒間德化李氏木犀軒、吳縣朱氏槐廬,皆刻正續九卷。

34、古墨齋金石文跋六卷。
    趙紹祖。  續涇川叢書本。  瞿中溶官印考證□卷,家刻本,未畢工。
    範補:趙書貴池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本。  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證七卷,附符考一卷,光緒十五年刻成,近年東方學會有重印鉛字本。封泥考略十卷,海豐吳式芬、濰縣陳介祺同撰,光緒三十年上海石印本。

35、秦漢瓦當文字一卷。
    程敦。  乾隆丁未刻本。
    範補:此書二卷,又續一卷。  羅振玉秦漢瓦當文字五卷,自刻本。臨海宋經佘磚文考略四卷,上海廣倉學宭排印本。

36、吉金所見錄十六卷。
    祁書齡。  嘉慶己卯刻本。  錢坫鏡銘集錄四卷,錢東垣豐宮瓦當文考一卷,錢師征漢玉剛卯考一卷,未刊。
    範補:吉金所見錄乃錢譜,初尚齡撰,嘉慶己卯初氏家刻本,此作祁書齡,誤。  錢坫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二卷,錢東垣豐宮瓦當文考一卷,並嘉慶間刻本,此雲未刊,誤。鏡銘集錄,近年有海甯陳氏編百一廬金石叢書影印原刻本。  羅振玉殷商貞蔔文字考一卷,宣統二年石印本。王國維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卷、續考一卷,上海廣倉學宭排印本,亦在觀堂集林內。流沙墜簡三卷、考釋三卷、補遺一卷,羅振玉王國維同編釋,宣統間羅氏玻璃版影印本。王國維簡牘檢署考一卷,羅氏雲窗叢刻本,王氏觀堂遺書本。龜甲、竹簡,非金石,附此。

附錄:國朝各省金石書精審者。
    皆舉有刻本者,其止考一碑者不錄,目列後。

37、京畿金石考上下卷。孫星衍。
    範補:岱南閣刻單行本,道光間惜陰軒刻本,光緒間滂喜齋刻本,朱記榮刻本。
38、江左石刻文編□卷。韓履卿。
  範補:十卷。韓氏名崇,字履卿,元和人。此書未刊,稿藏閩侯林氏石廬。  繆荃孫江蘇金石志二十四卷、待訪目二卷,民國十六年石印,江蘇通志稿單行本。
39、兩浙金石志十八卷,補遺一卷。阮元。
    範補:道光間廣州刊本,光緒間杭州局重刻本。  羅振玉兩浙佚金佚石集存一卷,影印拓本。會稽顧燮光兩浙金石別錄三卷,石印本。錢塘丁敬武林金石記十卷,活字本。陸心源吳興金石記十六卷,家刻本。烏程張鑒墨妙亭碑目考五卷,江蘇局本。李遇孫括蒼金石志十二卷、續四卷,同治間刻本,又道光間原刻本無續。海甯鄒伯森括蒼金石志補遺四卷,劉氏聚學軒叢書本。嘉善戴鹹弼東甌金石志十二卷,光緒八年瑞安孫衣言刻永嘉叢書本。臨海黃瑞台州金石錄十三卷、磚錄五卷、闕訪四卷,吳興劉氏嘉業堂叢書本。海甯鄒伯森嚴州金石志二卷,吳興劉氏嘉業堂叢書本。
    毋箋:兩浙金石志有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一九八四年影印本。
39、湖北金石詩一卷。
    嚴觀。  連筠簃叢書。  意在考據。
  範補:蘄州陳詩湖北金石存佚考二十二卷,嘉慶二十四年江漢書院刻本。繆荃孫湖北金石志十四卷,附省志。
  毋箋:嚴書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40、中州金石記五卷。
    畢沅。  經訓堂叢書。
  範補:歸安姚晏中州金石目四卷、補遺一卷,咫進齋本。商城楊鐸中州金石目錄八卷,原刻本,南陵徐乃昌刻積學齋叢書本。祥符常茂徠洛陽石刻錄一卷,羅氏排印雪堂叢刻本。羅振玉洛陽存古閣41、藏石目一卷,雪堂叢刻本。
  毋箋:畢書姚書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42、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
    畢沅、阮元同撰。  文選樓叢書。
  範補:益都段松苓山左碑目四卷,光緒間武進李氏刻聖譯樓叢書本。諸城尹彭壽山左南北朝石刻存目一卷,元和江標刻靈鶼閣叢書本。曲阜孔昭薰至聖林廟碑目六卷,南陵徐氏刻本。曲阜孔祥霖曲阜碑碣考四卷,排印本。
43、關中金石記八卷。
    畢沅。  經訓堂叢書。
  範補:渭南焦氏刻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44、關中金石附記一卷。焦汝霖。
  範補:此書渭南蔡汝霖撰,焦氏刻,附畢沅關中金石記後。  黃本驥隋唐石刻拾遺二卷,補畢書之遺,劉氏聚學軒本。
45、雍州金石記十卷。朱楓。
  範補:原刻本,惜陰軒本。  甘泉毛鳳枝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十二卷,會稽顧氏刻本。侯官林侗唐昭陵石迹考略五卷,粵雅堂續刻本,石埭徐氏觀自得齋叢書本。羅振玉唐昭陵碑錄三卷、校錄雜記一卷、補一卷,自刻本,又番禺沈氏刻晨風閣叢書本。長洲葉昌熾邠州石室錄三卷,劉氏希古樓金石叢書本。
  毋箋:朱書、林書均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46、粵東金石略十二卷。
  翁方綱。  蘇齋叢書。
47、粵東金石略十六卷。
  阮元。  省志內抽印別行。
48、粵西金石略十六卷。
  謝啓昆。  省志內抽印別行。
49、滇南古金石錄二十四卷。阮福。
  範補:單行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50、常山貞石志二十四卷。沈濤。
  範補:聚學軒叢書本,靈溪精舍本。
51、江甯金石考十二卷。嚴觀。
  範補:嚴觀江甯金石記八卷、待訪目二卷,嘉慶間賜書堂刻本,江寧局刻本。此作金石考,誤。  孫彤江甯金石待訪錄四卷,問經堂叢書本。
52、涇縣金石記一卷。
    趙良澍。  續涇川叢書。
  範補:此書趙紹祖撰,聚學軒叢書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53、金石文鈔八卷。趙紹祖。

範補:嘉慶間古墨齋自刻本。續鈔二卷,續刻本。  是書意在續都氏金薤琳琅,所錄不限一地,不應列此。
54、會稽金石志六卷。杜□□。
  範補:山陰杜春生越中金石記十二卷,家刻本。此但著杜氏,未詳其名,書名卷數又異,不知即春生書否。
55、安陽金石錄十六卷。
    武億。  附縣誌。
  範補:止十二卷,抽印本。
56、偃師金石錄□卷。
    武億。  附縣誌。
  範補:二卷。  武別有定本十六卷,號偃師金石遺文補錄,秀水王複續補,單行刻本。
    浚縣金石錄上下卷。熊象階。
  範補:原刻本。
 57、益都金石記□卷。段赤亭。
  範補:四卷,光緒九年丁氏刻本。段氏名松苓,字赤亭。
58、南漢金石志二卷。
    吳蘭修。  嶺南遺書。  趙紹祖安徽金石文編八卷,瞿中溶吳郡金石志,錢大昭嘉定金石文字記四卷,未見傳本。
    範補:吳蘭修南漢金石志,翠琅玕叢書本。  趙紹祖安徽金石略十卷,聚學軒叢書本。瞿中溶湖南金石志二十卷,省志內抽印別行。又光緒重修湖南通志內金石志,視瞿氏有增補,乃太倉陸增祥重纂。天門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四十卷,原刻本。高郵夏保晉山右金石錄二卷,歸安石氏刻本。山右金石記十卷,省志內抽印別行,不著撰人。會稽顧燮光河朔新碑目三卷,附河南古物調查表正誤一卷,石印本。羅振玉芒洛塚墓遺文三卷,玻璃版印雲窗叢刻本。劉喜海三巴金石苑不分卷,來鳳閣原刻本,上海石印本。是書一名三巴孴古志,乃劉撰金石苑全書中之一種,全書未盡刊行,稿藏上海涵芬樓。臨桂況周頤萬縣西南山石刻記三卷,自刻本。馮登府閩中金石志十四卷,吳興劉承幹希古樓刻本。晉江陳棨閩中金石略十五卷,未刊,稿藏閩侯林氏石廬。新城王樹柟新疆訪古錄二卷,排印本。元和江標和林金石錄一卷,自刻靈鶼閣叢書本。程祖慶吳郡金石目一卷,滂喜齋本。羅振玉楚州金石錄一卷,石印本。西陲石刻錄二卷、後錄一卷,羅氏自刻本。三韓塚墓遺文目錄一卷,雪堂叢刻本。海外貞瑉錄一卷,記中國石刻之流傳海外者,雪堂叢刻本。以上三種並羅振玉撰。劉喜海海東金石苑八卷,補遺六卷,附錄二卷,記錄朝鮮金石,吳興劉承幹希古樓刻本。又歙縣鮑康觀古閣刻本,一卷,止刊跋語,未錄金石全文,非完帙。德清傅雲龍日本金石志五卷,載傅氏遊歷日本圖經內。

    考石經者,已入經部石經類,隸釋、隸續、漢隸、字原,已入經部小學類。

    以上金石文字之屬

 

59、金石例十卷。
    元潘昂霄。
    範補:南陵徐乃昌影元至正鄱陽刻本,附劄記一卷。

60、墓銘舉例四卷。
    明王行。  乾隆丙子王穎銳刻本。

61、金石要例一卷。
    黃宗羲。  王穎銳刻本,借月山房本。  以上通名金石三例,雅雨堂合刻本,小玲瓏山館本,嘉慶辛未郝懿行重刻本。
  範補:金石三例,光緒間讀有用書齋刻本,式訓堂叢書本。  以上三種與郭麐金石例補合刻,通名金石四例,道光間李瑤刻本,光緒間馮氏刻本。朱記榮刻金石全例十一種,以上三種亦在其內。
毋箋:黃書有昭代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62、志銘廣例二卷。
    梁玉繩。  清白士集本。
  範補:式訓堂叢書本,坊間易名校經山房叢書。朱氏金石全例本,即式訓堂版。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63、碑版廣例十卷。
    王芑孫。  自刻本。
    範補:金石全例本。

64、金石例補二卷。
    郭麐。  靈芬館集本。
  範補:道光間李瑤刻金石四例本,光緒間馮氏刻金石四例本,式訓堂叢書本,朱氏金石全例本。
  毋箋:校經山房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65、漢石例六卷。
    劉寶楠。  連筠籎本,山東單刻本。
  範補:金石全例本。
  毋箋:槐廬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66、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
    李富孫。  別下齋本。
  範補:金石全例本。
  毋箋:槐廬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67、金石綜例四卷。
馮登府。  自刻本。

68、漢魏六朝志墓金石例三卷,附唐人志墓諸例一卷。
    吳鎬。  道光己酉顧氏玲瓏山館刻本。
    範補:馮書金石全例本。吳書太倉張氏刻本,常熟鮑氏後知不足齋本。  常熟鮑振方金石訂例四卷,後知不足齋本。梁廷柟金石稱例四卷、續一卷,自著有藤花亭十種本,金石全例本。長洲葉昌熾語石十卷,論列古今石刻,極有條理,宣統元年自刻本。

    以上金石義例之屬

右金石類

 

 

藝術第九
舉其典要可資考證者,空談賞鑒不錄。


01法書要錄十卷。
    唐張彥遠。  津逮本,學津本。  梁庚肩吾書品、唐張懷瓘書斷,已收入此書內。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中國美術論著叢刊本,範祥雍點校,啓功、黃苗子參校。

02、墨池編二十卷。
    宋朱長文。  明青州李氏刻本,雍正癸卯朱氏刻本。
    毋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古畫品錄(外二十一種)。

03、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明陶宗儀。續編一卷。明朱謀垔。
    三續百川本。  錢坫篆人錄八卷,未刊。
    範補:陶、朱書明刻本,三續百川本無卷數。
    毋箋:上海書店一九八四年版。

04、書譜一卷。
唐孫虔禮。  百川本。安氏石刻附釋文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虔禮,過庭字。

05、續書譜一卷。
    宋薑夔。  三續百川本。  以上二種,刻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內,通行本。
  範補:廣州局刻白石四種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06、藝舟雙楫六卷,附錄三卷。
    包世臣。  安吳四種之一。  活字版本,又單行本。  此編實是雜文,因內有論書二卷,附此。
    範補:翠琅玕館叢書本,上海有正書局排印本,皆無附錄。又咸豐十一年山陽吳璜觀樂堂單刻本六卷,篇目略有異同。  安吳四種,互見集部。南海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六卷,一名書鏡,專論書法,以北碑爲主,萬木草堂自刻本,有正書局排印本。
    毋箋:祝嘉藝舟雙楫·廣藝舟雙楫疏證,巴蜀書社一九九一年版。
    江注:以上論書。

07、歷代名畫記十卷。
唐張彥遠。  津逮本,學津本,續百川本。  上古至唐會昌。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六三年校刊排印本,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六四年俞劍華校注本。

08、貞觀公私畫史一卷。
    唐裴孝源。  續百川本,唐宋叢書本。

09、圖畫見聞志六卷。
    宋郭若虛。  津逮本,學津本。  唐會昌至宋熙寧。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六三年校刊排印本,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六四年俞劍華校注本。鄧白貞觀公私畫史注,四川美術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10、畫繼十卷。
    宋鄧椿。  津逮本,學津本。  宋熙寧至乾道。
    毋箋: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六三年黃苗子點校本,與元莊肅畫繼補遺合訂一冊。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影印古逸叢書三編本。

11、圖繪寶鑒五卷。元夏文彥。上古至元。續編一卷。明韓昂。
    津逮本。  明初至嘉靖。  又借綠草堂本第六卷,毛大倫增補,至明;七八兩卷,藍瑛、謝彬籑,至國初。又附夏籑補遺一卷。
    範補:上虞羅振玉宸翰樓叢書影印元刻本五卷、附補遺一卷。坊刻本八卷,內有山陰馮仙湜二卷。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附補補遺一卷,共七卷。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影印本。

12、讀畫錄四卷。
周亮工。  自刻本,海山仙館本。  明末國初。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13、畫征錄三卷,續二卷。
    張庚。  通行本。  國初至乾隆初。  以上七書,皆考證歷代畫家大略,相續而成。近人有畫史彙傳,上古至道光,人數不少,考證無多。
    範補: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附錄二卷,長洲彭蘊璨撰,邱氏刻本,掃葉山房刻本。會稽魯駿宋元以來畫人姓氏錄三十六卷,原刻本,博贍勝彭書。

14、南薰殿圖像考一卷。
    胡敬。  自刻四種之一。
    江注:以上論畫。

15、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康熙四十七年敕撰。  內府本。
    範補:坊間石印縮本。  蓋牟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六十卷,卞氏原刻本,民國十年鑒古書社影印本。
    毋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影印四庫藝術叢書本。
    江注:此統論書畫。

16、東觀餘論三卷。
    宋黃伯思。  明項氏萬卷樓仿宋本,津逮本,學津本。
    範補:杭州局邵武徐氏叢書本。
    毋箋: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影印古逸叢書三編本。

17、廣川書跋十卷。
    宋董逌。  津逮本。
  範補:朱氏槐廬叢書本,張氏適園叢書本。  董逌別有廣川畫跋六卷,刻十萬卷樓叢書、翠琅玕館叢書中。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18、法帖譜系二卷。
    宋曹士冕。  百川本,青照堂本。
    範補:嘉善程文榮南村帖考四卷,貴池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本,民國九年北京排印單行本。南海19、吳榮光帖鏡六卷,未刊。
    毋箋:絳帖平(外七種)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影印四庫藝術叢書本。

20、閣帖釋文考正十二卷。
    王澍。  自刻本。
    範補:光緒間常熟鮑氏刻後知不足齋叢書本。

21、虛舟題跋十卷,補原三卷。
    王澍。  乾隆間刻本,海山仙館本四卷。

22、蘇齋題跋二卷。
    翁方綱。  得月簃本。  多考訂。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

23、法帖題跋三卷。
    姚鼐。  惜抱軒集本。
    江注:以上論法帖。

24、學古編一卷。
    元吾邱衍。  學津本,廣百川本,秘笈本,唐宋叢書本。
    範補:此書一名三十五舉。  姚氏咫進齋本,丁氏武林往哲遺書本,顧湘刻篆學叢書本。
    毋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影印四庫藝術叢書本。

25、續三十五舉一卷。
    桂馥。  乾隆已巳重定自刻本,海山仙館本,借月山房本。
    範補:咫進齋本,篆學叢書本,指海續刻本。  黃子高續三十五舉一卷,學海堂叢刻本。

26、印人傳三卷。
    周亮工。  自刻本。
    範補:篆學叢書,翠琅玕館叢書,皆兼有歙縣汪啓淑續八卷。
    江注:以上論印章。

27、琴史六卷。
    宋朱長文。  曹寅刻楝亭十二種本。
    毋箋:琴史(外十種)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影印四庫藝術叢書本。

28、樂府雜錄一卷。
    唐段安節。  續百川本。
    毋箋:學海類編本,守山閣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排印本。
    江注:以上論樂。

    右藝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歷代書法論著一覽
中华再造善本总目录(1)
谈谈季羡林藏书拍卖
书法论著目录:歷代書法論著集萃(三)
儒家4
東觀漢記本書輯佚校注引用書目和簡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