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学的易理派与象数派

    □王万顺 (文峰区)

    《周易》在历史的传承中,一些学术流派不断发生分化,衍生出两宗六派。他们在易学这个色彩缤纷的舞台上,演绎出形态各异的角色。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记载:“《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相互攻驳。”两派,指的是易理派和象数派。六宗指的是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实际上六宗可归属于两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偏向于易理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偏向于象数派。人类所能观察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呈现出来的现象、之中的原理和构成事物结构的数据关系。易学对于宇宙自然的研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入手的。

    易理学派侧重阐释《周易》的文义和道理。作为易学的两大要素,是易学的精义名理、哲学思想。易学的文字系统“义”是意义,“理”是道理。义和理需要通过文字和图形的表述显现出来。易理派认为,阴阳之道的“理”早已存在,阴阳之道的“象”与“数”,是用来解说已存在的“道”“理”的。《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其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周易》中的阴阳变化、五行生克关系、卦象及爻位的辩证关系、卦辞的理论依据等,形成了易学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这些统称为《周易》的易理。易理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含义因时因人而异,但它的基本特征可限定为阐释《周易》的文义与道理。就是说,《周易》经文的“易理”是通过卦名和卦爻辞表现的,主要阐发卦爻象数所象征的物象、事理,所以“义理”以哲理观念为主。

    一般认为,易理派的创始人为三国魏时的王弼,继承者为宋朝的胡援、程颐、张载、杨万里。其实,孔子是易理学派最早的奠基人。文王之作《周易》古经,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然而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为解读《周易》作了《易传》,把藏在卜筮外衣后面的哲学思想直接表达出来了。王弼作《周易注》倡导义理而斥象数,易理派大振。晋人韩伯康也发扬易理派易学。唐代孔颖达修《周易正义》,易理派得以发展壮大。北宋程颐作《伊川易传》,把象理统一起来,反对滥用象数。从本质上说,易理派代表了《周易》研究的正确方向。当代以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周易》的专家学者,都批判继承了古代易理派的易学遗产。

    象数派,是指易学史上与易理派相对立的易学派别。象数派侧重对《周易》的卦象、卦变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导人事吉凶的学术类别。象数派认为“象”占主要位置,“数”其次,因此是“象”生“数”的槪念。象数派在先秦时已有表现,到了两汉已达到极盛的地步。汉代象数学代表人物有孟喜、焦延寿、京房、郑玄和三国时期的虞翻。他们特别追求象数,所有经传词语都要从《周易》中找出象数的根源。如果找不到,就脱离《周易》另创新说。他们创出所谓的卦变、互体、八宫、纳甲、爻辰、卦气、飞伏、世应、旁通诸说,繁琐零碎。其末流又将阴阳五行纳入卜筮之中,甚至与谶(指迷信人的预言)纬(指汉代神学附会儒家之书)合流,以谈阴阳灾变为务,把易学引进了死胡同。

    汉易象数派,产生过两大危害:一是无限膨胀象数,导致易学研究陷入神秘主义和繁琐主义的深渊;二是大大助长了占卜问卦迷信的风气,直到现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汉以后,唐代李鼎祚所作《周易集解》,北宋陈抟、邵雍用数来推算未来创立的图书派;清代张惠言、惠栋、焦循等人回头搞汉易,使之更繁琐,其影响力一直到了当代。总的来说,象数派体系是对卜筮迷信部分的发展,又穿凿了《周易》本身根本没有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学的哲思
《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朱熹与《周易本义》和朱熹的《周易》观
感悟《易经》7——《易经》与占卜
〖周易·八卦〗现将8宫64卦之含义概列如下:
历代周易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